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車位鎖,包括遙控裝置、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控制箱、設置于所述控制箱內的電源、控制機構、超聲波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控制箱一側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啟閉車位的擋臂以及用于使所述擋臂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減速電機和控制所述減速電機的控制板;所述電源與控制板為電連接;所述控制板與減速電機為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分別與電源和控制板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車離開后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探測到,從而使控制機構控制擋臂自動回復到鎖定狀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車位鎖
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車位鎖。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車位鎖有很多種,以前車位鎖大多為機械手動式,汽車進出停車位時需要下車把車位鎖的撐桿撐起或放下,十分不方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遙控式車位鎖越來越受歡迎,遙控式車位鎖一般通過遙控感應的方式控制車位鎖的開閉,在開啟和鎖死的過程中都需要車主遙控操作,車主開車離開車位時,常常忘記給利用遙控器給車位鎖上鎖,造成他人惡意占用車位。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車位鎖,其能夠在車離開后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探測到,從而使控制機構控制擋臂自動回復到鎖定狀態。本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包括遙控裝置、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控制箱、設置于所述控制箱內的電源、控制機構、超聲波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控制箱一側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啟閉車位的擋臂以及用于使所述擋臂復位的復位彈簧,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減速電機和控制所述減速電機的控制板;所述電源與控制板為電連接;所述控制板與減速電機為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分別與電源和控制板電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電源為電池組。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直角座和第二直角座;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分別套接于所述第一直角座和第二直角座上的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之間且依次鉸接的第一傳動桿、第二傳動桿和第三傳動桿;所述第二傳動軸與減速電機連接;所述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第三傳動桿和擋臂之間。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上還設置外殼鎖。進一步的,所述遙控裝置為遙控器或手機APP。本技術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本技術設置超聲波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為距離傳感器,用于探測與障礙物的距離,可以自動檢測到其上方是否有障礙物,即車主的車是否離開停車位,當車主的車離開停車位后,超聲波傳感器給控制板發出信號,控制減速電機開始運行,從而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擋臂升起,從而將車位鎖定,本技術可以在車主離開后忘記鎖車位的情況下給車位自動上鎖,防止他人惡意占用車位,方便實用。由于車位鎖長期處于在露天場所安裝,容易受到風吹日曬,車位鎖的控制箱和外殼的設置為內部機構提供雙重保護,防水防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使用壽命;外殼鎖可以開啟和鎖定外殼,防止外殼被他人惡意打開,從而損壞內部結構;設置復位彈簧,擋臂升起后,允許擋臂有30°轉動量,超過30°后機械結構將自動卡死,不允許繼續轉動,當外力消失后,車位鎖將自行復位,以起到緩沖作用,提高其防撞性能。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上A部分局部放大圖;附圖3為本技術內部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底座;2-控制箱;3-擋臂;4-復位彈簧;5-第一傳動軸;6-第一傳動桿;7-第二傳動桿;8-第三傳動桿;9-外殼鎖;10-第二傳動軸;11-電池組;12-外殼13-超聲波傳感器;14-減速電機;15-控制板;16-第一直角座;17-第二直角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本技術遙控裝置、底座1、設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控制箱2、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內的電池組11、控制機構、超聲波傳感器13、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一側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啟閉車位的擋臂3以及用于使所述擋臂3復位的復位彈簧4,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減速電機14和控制所述減速電機14的控制板15;所述電源與控制板15為電連接;所述控制板15與減速電機14為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13分別與電源和控制板15電連接;所述遙控裝置為手機APP。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第一直角座16和第二直角座17;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分別套接于所述第一直角座16和第二直角座17上的第一傳動軸5、第二傳動軸10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傳動軸5和第二傳動軸10之間且依次鉸接的第一傳動桿6、第二傳動桿7和第三傳動桿8;所述第二傳動軸10與減速電機14連接;所述復位彈簧4設置于所述第三傳動桿8和擋臂3之間。所述底座1上還設置有外殼12,所述外殼12上還設置外殼鎖9,由于車位鎖長期處于在露天場所安裝,容易受到風吹日曬,車位鎖的控制箱2和外殼12的設置為內部機構提供雙重保護,防水防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使用壽命;外殼鎖可以開啟和鎖定外殼,防止外殼被他人惡意打開,從而損壞內部結構。本技術的使用過程如下:當車主開車進入車位之前,擋臂3處于直立的鎖定狀態,車主開啟手機APP,手機APP與控制板15通過無線電感應作用使控制板15開始工作,控制板15控制減速電機14啟動,從而帶動傳動機構運行,然后擋臂3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開始向下轉動,當轉動到水平狀態時,減速電機14停止工作,擋臂3自動鎖定在該位置,車位鎖處于開啟狀態;當車主的車離開停車位時,超聲波傳感器13探測到與車的距離大于預設值,此時,超聲波傳感器13通過給控制板15發送信號,控制板15控制減速電機14開始反方向轉動,帶動傳動機構運行,擋臂3在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開始向上轉動,當擋臂3轉動到直立狀態,減速電機14停止工作,擋臂3自動鎖定在該位置,車位鎖處于鎖定狀態,從而將車位鎖定。擋臂升起后,允許擋臂有30°轉動量,超過30°后機械結構將自動卡死,不允許繼續轉動,當外力消失后,車位鎖將自行復位,以起到緩沖作用,提高其防撞性能。所述超聲波傳感器13、控制板15以及電池組11的內部電路以及它們之間的電連接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普遍得知的公知常識,在此不再贅述。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車位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遙控裝置、底座(1)、設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控制箱(2)、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內的電源、控制機構、超聲波傳感器(13)、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一側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啟閉車位的擋臂(3)以及用于使所述擋臂(3)復位的復位彈簧(4),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減速電機(14)和控制所述減速電機(14)的控制板(15);所述電源與控制板(15)為電連接;所述控制板(15)與減速電機(14)為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13)分別與電源和控制板(15)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車位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遙控裝置、底座(1)、設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控制箱(2)、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內的電源、控制機構、超聲波傳感器(13)、設置于所述控制箱(2)一側的傳動機構、用于控制啟閉車位的擋臂(3)以及用于使所述擋臂(3)復位的復位彈簧(4),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減速電機(14)和控制所述減速電機(14)的控制板(15);所述電源與控制板(15)為電連接;所述控制板(15)與減速電機(14)為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13)分別與電源和控制板(15)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車位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電池組(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車位鎖,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生,邵新波,羅儀,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覓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