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屬于顯示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基板和設置在顯示基板出光面側的液晶透鏡;其中,顯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第一基底上的多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均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液晶透鏡包括多個透鏡單元,透鏡單元與像素單元對應設置,用于調節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由于無機發光二極管具有尺寸小、高亮度、高對比度、輕薄、低功耗、高色域、效率高、壽命長、響應快等優點,因此該顯示基板具有分辨率高、顯示效果佳等效果。同時,由于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顯示基板的出光面側,還設置有用于調節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透鏡單元,故該顯示面板可以實現不同視角的顯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顯示
,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發展,顯示面板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高分辨率、柔性&透明、高亮度、高對比度、輕薄、低功耗、高色域等成為顯示面板的發展方向。目前常用的平板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裝置(LiquidCrystalDisplay:簡稱LCD)和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裝置。但是,專利技術人發現LCD顯示面板很難制作柔性、高色域的顯示面板,并且功耗較高;OLED顯示面板很難制作高分辨率、高透過率的顯示面板并且發光壽命受限。無機發光二極管(miro-OLED)由于其具有高透過率、輕薄、低功耗、高色域等優點,隨之應運而生了一款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但是現有技術中這種顯示面板的是不可調的,而對于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一款視角可調的無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是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多視角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解決本專利技術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基板和設置在所述顯示基板出光面側的液晶透鏡;其中,所述顯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均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所述液晶透鏡包括多個透鏡單元,所述透鏡單元與所述像素單元對應設置,用于調節所述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優選的是,在所述顯示基板與所述液晶透鏡之間設置有平坦化層;每個所述透鏡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平坦化層背離所述顯示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相對設置的第二基底,設置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電極一側的第二電極,以及位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層。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電極為板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孔狀電極。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電極為板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條狀電極。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材料均為ITO。進一步優選的是,任意兩相鄰的第二電極之間設置有黑矩陣。優選的是,每個所述像素單元還包括薄膜晶體管和驅動電極,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通過驅動電極與所述無機發光二極管的第一極連接。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薄膜晶體管包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無機發光二極管包括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極、P型重摻雜層、發光層、N型重摻雜層、第二極。解決本專利技術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無機發光二極管具有尺寸小、高亮度、高對比度、輕薄、低功耗、高色域、效率高、壽命長、響應快等優點,因此在本專利技術中將通過轉印的方式將無機發光二極管應用至顯示基板中,可以使該顯示基板具有分辨率高、顯示效果佳等效果。而該顯示基板作為顯示面板中的顯示部件,故本專利技術的顯示面板同樣具有分辨率高、顯示效果佳等效果。同時,由于在本專利技術的顯示基板的出光面側,還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透鏡單元,故該顯示面板可以實現不同視角的顯示。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中的一個像素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第一基底;2、第二基底;3、平坦化層;10、像素單元;20、透鏡單元;11、無機發光二極管;12、薄膜晶體管;21、第一電極;22、第二電極;23、液晶層;111、第一極;112、第二極;113、發光層;114、P型重摻雜層;115、N型重摻雜層。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基板和設置在顯示基板出光面側的液晶透鏡;其中,顯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設置在第一基底1上的多個像素單元10;每個像素單元10均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11;液晶透鏡包括多個透鏡單元20,透鏡單元20與像素單元10對應設置,用于調節像素單元10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出光方向。由于無機發光二極管11具有尺寸小、高亮度、高對比度、輕薄、低功耗、高色域、效率高、壽命長、響應快等優點,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將通過轉印的方式將無機發光二極管11應用至顯示基板中,可以使該顯示基板具有分辨率高、顯示效果佳等效果。而該顯示基板作為顯示面板中的顯示部件,故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同樣具有分辨率高、顯示效果佳等效果。同時,由于在本實施例的顯示基板的出光面側,還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像素單元10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出光方向透鏡單元20,故該顯示面板可以實現不同視角的顯示。其中,無機發光二極管11可以包括紅光無機發光二極管R、綠光無機發光二極管G、藍光無機發光二極管B,當然還可以包括其他顏色的無機發光二極管11,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設置。具體的,在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所述顯示基板與所述液晶透鏡之間設置有平坦化層;每個所述透鏡單元20包括:設置在所述平坦化層背離所述顯示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21,與所述第一電極21相對設置的第二基底2,設置所述第二基底2靠近所述第一電極21一側的第二電極22,以及位于第一電極21和第二電極22之間的液晶層23。此時,可以通過調節第一電極21和第二電極22上所施加的電壓的大小,以實現液晶層23中的液晶分子不同方向的偏轉,從而調整顯示基板上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出光方向,進而實現顯示面板不同視角的顯示。其中,每個透鏡單元20中的第一電極21為板狀電極,第二電極22為孔狀電極。此時給板狀電極和孔狀電極施加電壓后所形成的電場,可以控制該透鏡單元20的液晶層23中的液晶分子呈半球形排布,也即形成微透鏡的形態,從而可以實現顯示基板上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出光方向呈現多個角度。當然,也可是每個透鏡單元20中的第一電極21為板狀電極,第二電極22為條狀電極。只要保證在第一電極21和第二電極22被施加電壓后能夠使得液晶層23的液晶分子發生偏轉即可。其中,第一電極21和第二電極22的材料均可以采用ITO(氧化銦錫),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導電材料。其中,在任意兩相鄰的第二電極22之間設置有黑矩陣,該黑矩陣能夠防止兩相鄰的第二電極22在電壓不同時,產生電場影響下方的液晶層23的偏轉,造成無效偏轉而影響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出光方向。作為本實施例中一種具體的顯示基板結構,其可以包括基底,設置在基底上多條柵線和多條數據線,像素單元10限定在柵線和數據線的交叉位置;每個像素單元10不僅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11,還包括:薄膜晶體管12和驅動電極;其中,薄膜晶體管12的漏極通過驅動電極與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第一極111連接,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第二極112與一電極線連接;薄膜晶體管12的源極與數據線連接,柵極與柵線連接。具體的,當柵線輸入掃描信號時,與該柵線連接的薄膜晶體管12被選通,此時數據線上所加載的數據電壓則通過薄膜晶體管12和驅動電極輸出至相應的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第一極111,相應的通過電極線為該無機發光二極管11的第二極112輸入參考電壓(參考電壓與數據電壓的電壓值不相等),以驅動無機發光二極管11進行發光。其中,上述的薄膜晶體管12優選為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當然也可以多晶硅薄膜晶體管、非晶硅薄膜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基板和設置在所述顯示基板出光面側的液晶透鏡;其中,所述顯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均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所述液晶透鏡包括多個透鏡單元,所述透鏡單元與所述像素單元對應設置,用于調節所述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基板和設置在所述顯示基板出光面側的液晶透鏡;其中,所述顯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多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均包括無機發光二極管;所述液晶透鏡包括多個透鏡單元,所述透鏡單元與所述像素單元對應設置,用于調節所述像素單元中的無機發光二極管的出光方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顯示基板與所述液晶透鏡之間設置有平坦化層;每個所述透鏡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平坦化層背離所述顯示基板一側的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相對設置的第二基底,設置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電極一側的第二電極,以及位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液晶層。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極為板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孔狀電極。4.根據權利要求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曉玲,王延峰,邱云,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