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王焱專利>正文

    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5235602 閱讀: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8 16:1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熱水器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包括第一加熱裝置、第二加熱裝置、加熱內膽、定時器和控制電路,所述加熱內膽分別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加熱內膽中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加熱內膽的側壁靠近第一加熱裝置的一側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加熱內膽的側壁靠近第二加熱裝置的一側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進水管的內部設有水流傳感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加熱裝置、第二溫度傳感器和定時器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既能加熱速度快,又無需拉專線,家庭現有的2.5平方線就可以使用,而且還帶有不使用自動關機的功能,無需通電保溫,更節能。

    Electric heat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alternation heating with temperature chan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heat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electric heating system and automatic alternate heating, including the first second heating device, heating device, heating liner, time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 heating lin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a first heating device and the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second in a heating liner, one side wall of the heating tank near the first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one side wall of the heating liner near the heating devic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sensor, the first heating device, a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second heating device,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second the tim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heating speed, no need to pull a special line, the existing 2.5 square lines of the household can be us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not using the automatic shutdow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水器領域,具體為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
    技術介紹
    常見的電熱水器大致分為貯水式和即熱式兩種;貯水式電熱水器設有較大的貯水箱,使用前加熱器要對整箱水加熱,一般都加熱到75℃,加熱時間長,特別是冬天,而且,在不使用時加熱器還要長時間對貯水箱中的水進行加熱保溫,水箱保溫溫度通常為75℃,不但在使用時要耗能加熱,在不使用時還要耗能保溫,因此功耗較大,能源效益低;即熱式電熱水器取消了貯水箱,但是采用高功率加熱器,通常8KW以上,升溫快,能源效益較高,但是如此高的功率對一般家庭的供電電路造成極大負擔,一般家庭要拉6平方以上的專線才能正常使用,不適合現代家庭用電環境的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包括第一加熱裝置、第二加熱裝置、加熱內膽、定時器和控制電路,所述加熱內膽分別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加熱內膽中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加熱內膽的側壁靠近第一加熱裝置的一側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加熱內膽的側壁靠近第二加熱裝置的一側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進水管的內部設有水流傳感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加熱裝置、第二溫度傳感器和定時器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為縱向放置的橢球形結構,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安裝在加熱內膽的下側壁,所述第二加熱裝置安裝在加熱內膽的上側壁,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的內腔頂部。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為臥式的橢球形結構,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均設置在加熱內膽的底部中段,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的內腔頂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條形加熱管,第一加熱裝置設置在加熱內膽的右側壁,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上側,第二加熱裝置設置在加熱內膽的左側壁,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上側。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包含內膽一和內膽二兩個橢球形子內膽,內膽一和內膽二均為橫向設置,內膽一的下側壁和內膽二的上側壁貫通,第二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一的右側壁,第一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二的右側壁,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二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一的內腔頂部。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包含內膽一和內膽二兩個橢球形子內膽,內膽一和內膽二均為縱向設置,內膽一和內膽二的頂部內腔通過連接管連通,第二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一的底部,第一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二的底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二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一的內腔頂部。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包含內膽一和內膽二兩個橢球形子內膽,內膽一和內膽二均為縱向設置,內膽一和內膽二的側壁相互連通,第二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一的底部,第一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二的底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二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一的內腔頂部。優選的,所述加熱內膽包含內膽一和內膽二兩個橢球形子內膽,內膽一和內膽二均為縱向設置,內膽一和內膽二的底部通過連通管連接,連通管的兩個端口均連接有連接管,兩個連接管分別位于內膽一和內膽二內腔頂部,第二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一的底部,第一加熱裝置設置在內膽二的底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一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位于第二加熱裝置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二的內腔底部,出水管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一的內腔頂部。優選的,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分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功率的加熱器組成,且會根據不同溫度的變化自動改變功率進行加熱。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采用兩個分別位于進水端和出水端的兩個加熱裝置進行交替加熱,不需要對整個水箱進行加熱,更加節能,而且不需要較大體積的水箱,節省空間,本技術結合了貯水式和即熱式兩者的優點,既能加熱速度快,又無需拉專線,家庭現有的2.5平方線就可以使用,而且還帶有不使用自動關機的功能,無需通電保溫,更節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四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六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控制方法流程圖。圖中:1第一加熱裝置、2第一溫度傳感器、3第二加熱裝置、4第二溫度傳感器、5水流傳感器、6加熱內膽、61內膽一、62內膽二、7進水管、8出水管、9定時器、10連接管、11連通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7,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包括第一加熱裝置1、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定時器9和控制電路,加熱內膽6分別連接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加熱內膽6中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一加熱裝置1的一側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2,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二加熱裝置3的一側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4,進水管7的內部設有水流傳感器5,第一加熱裝置1、第一溫度傳感器2、第二加熱裝置3、第二溫度傳感器4和定時器9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實施例一加熱內膽6為縱向放置的橢球形結構,第一加熱裝置1安裝在加熱內膽6的下側壁,第二加熱裝置3安裝在加熱內膽6的上側壁,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均為U形的加熱管,第一溫度傳感器2位于第一加熱裝置1的兩個管臂之間,第二溫度傳感器4位于第二加熱裝置3的兩個管臂之間,進水管7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底部,出水管8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頂部。實施例二加熱內膽6為臥式的橢球形結構,進水管7和出水管8均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底部中段,進水管7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底部,出水管8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頂部,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均為條形加熱管,第一加熱裝置1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右側壁,第一溫度傳感器2位于第一加熱裝置1的上側,第二加熱裝置3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左側壁,第二溫度傳感器4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包括第一加熱裝置(1)、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定時器(9)和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膽(6)分別連接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加熱內膽(6)中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一加熱裝置(1)的一側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2),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二加熱裝置(3)的一側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4),所述進水管(7)的內部設有水流傳感器(5),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第一溫度傳感器(2)、第二加熱裝置(3)、第二溫度傳感器(4)和定時器(9)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包括第一加熱裝置(1)、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定時器(9)和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膽(6)分別連接有進水管(7)和出水管(8),加熱內膽(6)中設置有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一加熱裝置(1)的一側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2),加熱內膽(6)的側壁靠近第二加熱裝置(3)的一側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4),所述進水管(7)的內部設有水流傳感器(5),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第一溫度傳感器(2)、第二加熱裝置(3)、第二溫度傳感器(4)和定時器(9)均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膽(6)為縱向放置的橢球形結構,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安裝在加熱內膽(6)的下側壁,所述第二加熱裝置(3)安裝在加熱內膽(6)的上側壁,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2)位于第一加熱裝置(1)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4)位于第二加熱裝置(3)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7)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底部,出水管(8)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頂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膽(6)為臥式的橢球形結構,所述進水管(7)和出水管(8)均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底部中段,所述進水管(7)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底部,出水管(8)的內側端位于加熱內膽(6)的內腔頂部,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均為條形加熱管,第一加熱裝置(1)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右側壁,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2)位于第一加熱裝置(1)的上側,第二加熱裝置(3)設置在加熱內膽(6)的左側壁,第二溫度傳感器(4)位于第二加熱裝置(3)的上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隨溫度變化而自動交替加熱的電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膽(6)包含內膽一(61)和內膽二(62)兩個橢球形子內膽,內膽一(61)和內膽二(62)均為橫向設置,內膽一(61)的下側壁和內膽二(62)的上側壁貫通,第二加熱裝置(3)設置在內膽一(61)的右側壁,第一加熱裝置(1)設置在內膽二(62)的右側壁,所述第一加熱裝置(1)和第二加熱裝置(3)均為U形的加熱管,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2)位于第一加熱裝置(1)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4)位于第二加熱裝置(3)的兩個管臂之間,所述進水管(7)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二(62)的內腔底部,出水管(8)的內側端位于內膽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焱
    申請(專利權)人:王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男人av无码天堂|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