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包括電位器、外體、航空插座、齒扇、軸、大同步輪、軸承、撥桿、齒輪、電動機,外體內部劃分成上腔、前腔、后腔三個區域,軸設置在軸承孔內,大同步輪緊固設置在軸上,電位器固定在外體內上部,大同步輪與電位器通過同步帶連接,電動機設置在所述的前腔內,齒扇設置在所述的后腔內,撥桿與軸上伸出外體的一端連接,航空插座設置在外體外側壁上。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高的輸出轉矩體積比;具有位移信號同步輸出功能;輸出行程可調,結構緊湊,可靠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了柴油機電子控制
,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
技術介紹
車用發動機結構緊湊,空間狹小,要求輸出轉矩體積比盡可能大,同時要輸出位移反饋信號,本專利技術很好解決了該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包括電位器、外體、航空插座、齒扇、軸、大同步輪、軸承、撥桿、齒輪、電動機,外體呈長方體,開口的兩側分別鑄有軸承座孔,中部鑄有豎隔板,上部鑄有條形橫梁,橫梁連接于左側軸承座和豎隔板之間,同時外體內部劃分成上腔、前腔、后腔三個區域,軸設置在所述上腔的兩軸承座孔內的軸承孔內,用于實現位移同步的大同步輪緊固設置在軸上,實現位移電信號的同步輸出作用的電位器固定在外體內上部,大同步輪與電位器通過同步帶連接,電動機設置在所述的前腔內,用于形成轉矩的齒扇設置在所述的后腔內,一端固定在軸上,另一端與電動機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用于調節輸出力大小的撥桿與軸上伸出外體的一端連接,用于給電動機和電位器提供通電的航空插座設置在外體外側壁上。包括復位桿和限位桿,復位桿過渡配合設置在軸上靠近大同步輪的一側,復位桿另一端為片狀的凸耳桿,限位桿設置在外體內壁一側,復位桿與限位桿通過復位彈簧連接,用于使軸恢復初始狀態。所述的大同步輪由同步輪和設置在同步輪兩側的擋邊組成。所述的齒扇呈扇形,一側內部設有減重窩,弧沿上設有與齒輪相配合的漸開線齒,手柄部位端部設有銷孔,齒扇通過銷與軸連接。所述的外體的后腔上部鑄有兩斜三角,其上設置有用于對齒扇擺動工作過程實現限位的限位防撞裝置,所述的限位防撞裝置由固定架、減振塊、螺釘組成,固定架安裝在所述的斜三角上,減振塊安裝在固定架上。所述的撥桿呈z字形,一端設有內花鍵,與軸通過花鍵連接,撥桿頭部設有通槽,將撥桿頭豁成兩半,一半上設有通孔,另一半設有螺紋孔,在桿部設有橢圓長槽。還包括固定塊,所述的電位器通過固定塊固定在外體上。轉角執行器的動力源為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通過齒輪與齒扇進行力矩放大,力矩傳遞到軸上,再通過撥桿輸出。撥桿力臂長度可調,以實現輸出位移或輸出力大小的調整。軸上設有大同步輪,通過同步帶與電位器上的小同步輪同步連接,實現位移電信號的同步輸出。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輸出力矩大,具有高的輸出轉矩體積比;具有位移信號同步輸出功能;輸出行程可調,結構緊湊,可靠性高;2.本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采用稀土永磁直流力矩電機,同體積輸出力矩大,通過齒輪—齒扇傳動對力矩進一步放大,實現了高轉矩體積比;通過同步帶傳動,實現位移信號同步輸出;撥桿力臂長度可調,實現了行程可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剖面線的剖視圖;圖3為圖1的后視圖;圖4為電位器結構示意圖;圖5為大同步輪結構示意圖;圖6為撥桿結構示意圖;圖7為調臂軸結構示意圖;圖8為調整螺釘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外體2為鋁合金殼體,呈長方體,兩側開口,中部鑄有豎隔板,上部鑄有條形橫梁,橫梁連接于前側軸承座和豎隔板之間,同時形成上腔、前腔、后腔。隔板下部設有臺階孔,用于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33的安裝定位,在臺階孔周邊對稱布置兩螺紋孔,通過雙頭螺柱31、壓板32、螺母35將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33固定在外體2上,側壁開有兩光孔,通過固定塊41、螺釘3、平墊4、彈墊5,將電位器1固定在外體2內部,光孔下方裝有航空插座6。在外體2上部兩側設有軸承孔,兩側每側四角設有螺紋孔,通過平墊37、彈墊38、螺釘39,將后蓋板7、前蓋板16、石棉墊30固定在外體2兩側。頂部設有觀察口,四角有螺紋孔,通過平墊37、彈墊38、螺釘39,將頂蓋板14、固定在外體2頂部。外體2另一側壁下部設有螺紋孔,從內部裝有限位桿36,限位桿36一端為螺紋,另一端設有環槽,環槽用于掛接復位彈簧34掛鉤。外體2底部設有4個螺紋孔,用于與外部安裝固定。如圖2所示,軸承15裝在外體2軸承孔中,軸10為四級臺階軸,其上依次裝有復位桿13、大同步輪12、齒扇8,軸10、復位桿13、大同步輪12位于外體2的上腔,齒扇8位于后腔,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33位于前腔。復位桿13一端為螺釘夾緊頭,夾緊頭中間為通孔(軸光孔),頭部設有薄厚不同的凸耳,凸耳間設有間隙,并與通孔相連,在薄凸耳一側設有光孔,厚凸耳一側設有螺紋孔,通過螺釘3將復位桿13夾緊在軸10上,軸10和復位桿13的軸光孔安裝前采用過渡配合。復位桿13另一端為片狀桿,頭部設有通孔,用于復位彈簧34的掛接,通過復位彈簧最終將撥桿18處拉向零位。大同步輪12與軸10采用過渡配合,通過螺釘11緊固在軸10上,齒扇8與軸10通過銷9連接。軸10一端為漸開線花鍵,與花鍵配合的是撥桿18。如圖5,大同步輪45由同步輪和兩擋邊46組成,兩者通過擠壓同步輪周沿完成鉚接,兩擋邊46之間為同步齒,同步帶40安裝在擋邊46之間,同步輪中心為軸孔,徑向設有螺紋孔,通過螺釘11限制大同步輪45相對軸10間的轉動。航空插座6通過螺釘19、墊圈20、墊圈21固定在側壁上,通過側壁上通孔,與前腔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33、電位器1電氣連接。永磁直流力矩電動機33軸上裝有齒輪28,通過鍵29連接。齒扇8呈扇形,一側內部設有減重窩,弧沿上設有漸開線齒,手柄部位端部設有軸孔,橫孔與軸孔相交,通過銷9與軸相連。齒輪28與齒扇8嚙合。如圖3所示,外體2后腔上部鑄有兩斜三角,其上各設有螺紋孔,后腔除有齒扇8,還設有兩組限位防撞裝置,限位防撞裝置由固定架23、減振塊24、螺釘22組成,減振塊24為橡膠材質,形狀呈T形;固定架23為鈑金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位置伸出兩個條形叉,條形叉前部折彎,直角角上設有光孔,兩叉插于減振塊24兩側,通過螺釘22固定在外體2上。對齒扇擺動工作過程實現限位。如圖6,撥桿18呈z字形,一端設有內花鍵,與軸10軸頭外花鍵連接,撥桿頭設有通槽,將撥桿頭豁成兩半,一半上設有通孔,另一半設有螺紋孔,通過螺釘17、平墊37、彈墊38將軸10夾緊,在桿部設有橢圓長槽,調整螺釘27和調臂軸25交叉于槽內。如圖7,調臂軸25中部為軸肩、滑塊,兩頭分別為螺紋、光軸,滑塊兩側為平面,中間設有橫螺紋通孔;光軸端部設有卡環槽,兩端有倒角。如圖8,調整螺釘27為長螺紋桿六方螺栓,光桿部位設有限位槽,限位槽為環形槽。撥桿18另一端設有兩對稱布置的銷孔,內裝有銷26,調整螺釘27上的限位槽位于兩銷之間,通過旋轉調整螺釘27,調臂軸25可在橢圓長槽內移動,實現力臂長度(調臂軸25與花鍵中心距)的無級調整,調整后用螺母35、平墊37、彈墊38夾緊。如圖4,固定塊41為直角架,一邊設有對稱的兩螺紋通孔,通過螺釘3、平墊4、彈墊5將固定塊固定在外體2上。另一邊設有臺階孔、銷孔,通過電位器上螺母墊圈將電位器固定在固定塊41上。電位器44軸的頭部設有銷孔,通過銷43將小同步輪42固定在電位器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包括電位器、外體、航空插座、齒扇、軸、大同步輪、軸承、撥桿、齒輪、電動機,其特征是:外體呈長方體,開口的兩側分別鑄有軸承座孔,中部鑄有豎隔板,上部鑄有條形橫梁,橫梁連接于左側軸承座和豎隔板之間,同時外體內部劃分成上腔、前腔、后腔三個區域,軸設置在所述上腔的兩軸承座孔內的軸承孔內,用于實現位移同步的大同步輪緊固設置在軸上,實現位移電信號的同步輸出作用的電位器固定在外體內上部,大同步輪與電位器通過同步帶連接,電動機設置在所述的前腔內,用于形成轉矩的齒扇設置在所述的后腔內,一端固定在軸上,另一端與電動機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用于調節輸出力大小的撥桿與軸上伸出外體的一端連接,用于給電動機和電位器提供通電的航空插座設置在外體外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包括電位器、外體、航空插座、齒扇、軸、大同步輪、軸承、撥桿、齒輪、電動機,其特征是:外體呈長方體,開口的兩側分別鑄有軸承座孔,中部鑄有豎隔板,上部鑄有條形橫梁,橫梁連接于左側軸承座和豎隔板之間,同時外體內部劃分成上腔、前腔、后腔三個區域,軸設置在所述上腔的兩軸承座孔內的軸承孔內,用于實現位移同步的大同步輪緊固設置在軸上,實現位移電信號的同步輸出作用的電位器固定在外體內上部,大同步輪與電位器通過同步帶連接,電動機設置在所述的前腔內,用于形成轉矩的齒扇設置在所述的后腔內,一端固定在軸上,另一端與電動機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用于調節輸出力大小的撥桿與軸上伸出外體的一端連接,用于給電動機和電位器提供通電的航空插座設置在外體外側壁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高輸出比的轉角執行器,其特征是:包括復位桿和限位桿,復位桿過渡配合設置在軸上靠近大同步輪的一側,復位桿另一端為片狀的凸耳桿,限位桿設置在外體內壁一側,復位桿與限位桿通過復位彈簧連接,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敏,
申請(專利權)人:新昌縣儒岙鎮衡翔機械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