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wireless network, the method uses the sam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full duplex technology nodes, to protect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If the eavesdropper at the receiving node near the receiving node i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send signal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of the eavesdropper receives interference signal node on its own transmission has good suppression effect, thus receiving little influence on their signal. As far away from the location of the receiving node, you can send information to other cooperative nodes to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Therefore, even if the location of the eavesdropping is unknown, the invention can als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網絡空間中信息安全的
,尤其是指一種在無線網絡中保護信息傳輸安全的方法。
技術介紹
網絡空間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的網絡安全是建立在以數據加密、密鑰管理、完整性檢測、身份認證和數字簽名等技術為代表的密碼學體制基礎上的,其安全的有效性主要依賴破解密碼學方法的計算復雜度。這類基于密碼學安全的方法一旦存在漏洞且被發現,信息的安全就會被輕易攻破。即使算法沒有漏洞,隨著計算機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也會對這些傳統的加解密方法造成巨大的威脅。特別是在無線網絡的工作環境,無線信號在開放的空間中傳輸容易被截獲,信息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因此除了已有的經典密碼學方法外,有必要結合其他的安全技術。物理層安全是是建立在香農信息論概念意義上的,這種安全的方法可使竊聽者即使截獲到信號,也會因信號不完整而無法得到信息。本專利技術是一種基于物理層安全技術的方案,即通過對竊聽者施加干擾降低其接收信號時信噪比,從而提高安全容量的方法。物理層安全,必須在具有安全容量的情況下通過保密編碼的方法來實現。現有的物理層安全方法,或者假定竊聽者的方位已知,或者假定竊聽信道的特性已知,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也有通過節點間協作,對竊聽者進行干擾的方案,但對于潛伏在接收節點附近的竊聽者,這些方法往往無能為力。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種方法,將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應用于接收節點的安全防護,同時結合協作干擾技術,可使得即便在完全沒有竊聽者的位置和竊聽信道特性等先驗知識的情況下,也能夠對無線傳輸的信息進行有效的保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方法的缺點和不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無線網絡中保護信息傳輸安全的方法,所述無線網絡由多個節點,采用無線傳輸的方式,通過一跳或多跳的無線信道互連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物理層安全技術,通過對竊聽者施加干擾,降低其接收信號時的信噪比,來保證節點間信息傳輸的安全容量;接收節點在接收攜帶信息的信號時,同時發送同頻的信號,對自身周圍區域的潛在竊聽者實施干擾,此時接收節點需要消除的是自干擾信號,而對竊聽者來說這種干擾則是一種隨機干擾;與此同時,還能夠選擇網絡中的節點也協作發送同頻干擾信號,使得網絡中其他區域潛在的竊聽者在接收攜帶信息的信號時信噪比也得到抑制,從而提高信道的安全容量,使得網絡中傳輸的信息得到更好的保護;其情況如下:網絡中一個節點需要向另外一個節點發送信息時,首先選擇傳輸路徑,采用逐跳轉發的方式傳輸信息;源節點是發送節點,目的節點是接收節點,中繼節點既是發送節點也是接收節點;發送節點根據下一跳接收節點的信道特性和傳輸要求確定攜帶信息信號的發送功率;接收節點在接收信號時采用同時同頻全雙工的模式,發送與接收信號同頻的干擾信號,干擾信號的功率綜合根據自身的自干擾抑制能力和希望保護的區域范圍來確定;與此同時,還能夠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無線網絡中保護信息傳輸安全的方法,所述無線網絡由多個節點,采用無線傳輸的方式,通過一跳或多跳的無線信道互連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物理層安全技術,通過對竊聽者施加干擾,降低其接收信號時的信噪比,來保證節點間信息傳輸的安全容量;接收節點在接收攜帶信息的信號時,同時發送同頻的信號,對自身周圍區域的潛在竊聽者實施干擾,此時接收節點需要消除的是自干擾信號,而對竊聽者來說這種干擾則是一種隨機干擾;與此同時,還能夠選擇網絡中的節點也協作發送同頻干擾信號,使得網絡中其他區域潛在的竊聽者在接收攜帶信息的信號時信噪比也得到抑制,從而提高信道的安全容量,使得網絡中傳輸的信息得到更好的保護;其情況如下:網絡中一個節點需要向另外一個節點發送信息時,首先選擇傳輸路徑,采用逐跳轉發的方式傳輸信息;源節點是發送節點,目的節點是接收節點,中繼節點既是發送節點也是接收節點;發送節點根據下一跳接收節點的信道特性和傳輸要求確定攜帶信息信號的發送功率;接收節點在接收信號時采用同時同頻全雙工的模式,發送與接收信號同頻的干擾信號,干擾信號的功率綜合根據自身的自干擾抑制能力和希望保護的區域范圍來確定;與此同時,還能夠選擇其他的節點,協助發送干擾信號來對接收節點難以保護的區域進行保護,達到進一步增強信息傳輸安全的目的;上述在無線網絡中保護信息傳輸安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1:網絡中兩節點需要通信時,選定一條或多條傳輸路徑,根據源節點和目的節點的地址和位置,確定源節點到目的節點的路由,由此確定其中的中繼節點;步驟S102:源節點、中繼節點和目的節點確定之后,各個發送節點根據發送與接收間的距離和/或信道特性,選擇相應的發送功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穗力,廖曉敏,姚劍萍,李金鳳,李勇,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