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由進氣口、單向氣室、孔板、氣提氣管、過濾器、提升水管、出水口、出氣口和污泥排放口組成。進氣口、單向氣室、孔板和氣提氣管從下而上依次連接,過濾器安裝在氣提氣管下端的外部,提升水管安裝在氣提氣管的上端開口處,污泥排放口、出水口和出氣口分別位于提升水管的下端、中部和上端。壓力空氣在氣提氣管內向上運動,帶動污水運動至提升水管內,然后經排水口排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體積小,便于安裝,無需特定反應池結構,可以直接在污水反應池中安裝;壓力氣體重復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力提升
,涉及氣提裝置,尤其是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生活、生產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為防止污水排放對環境造成危害,政府制定多項法律法規嚴格要求污水排放指標。因此,污水處理成為當今社會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污水提升設備作為污水處理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需要設置一個中間水池進行過度,配備水泵等設施進行提升,并需設置必要的儀表進行連鎖控制。此外,此系列裝置容易出現抽空或滿溢等問題,容易產生事故,降低安全性,提升效率低。而現有的污水提升設備投資大、占地多、能耗大等缺點,污水提升技術亟待改進和提升。申請號201510387924.6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一種污水處理用氣提裝置,包括氣提裝置框架,氣提裝置框架設有氣提隔板,氣提隔板將氣體裝置分隔成氣提區和清水區,氣提區和清水區底部相通;氣提區中心設置有空氣提升器,空氣提升器距離池底0.3~0.5m,空氣提升器外側安裝有填料層,空氣提升器內置有將外部空氣輸入氣提區的空氣管,空氣管底部開設有擴散孔;清水區底部設有便于污泥滑落的斜坡。上述公開的污水處理裝置與傳統裝置相比、維護管理方便,能較好地適應小規模污水處理排放要求,但是同樣需要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并不能應用在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系統中,目前需要開發一種應用場合更為廣泛的氣提裝置,降低污水處理系統改造費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以實現快速應用、降低污水處理系統改造費用的目標。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由進氣口、單向氣室、孔板、氣提氣管、過濾器、提升水管、出水口、出氣口和污泥排放口組成。進氣口、單向氣室、孔板和氣提氣管從下而上依次連接,過濾器安裝在氣提氣管下端的外部,提升水管安裝在氣提氣管的上端開口處,污泥排放口、出水口和出氣口分別位于提升水管的下端、中部和上端。進氣口與外部壓力氣源連接,為提升液位裝置提供動力。單向氣室控制壓力空氣從進氣口流向氣提氣管,以防止氣提氣管中的液體逆向流入進氣口。同時安裝在單向氣室和氣提氣管之間的孔板,可以對單向氣室中的單向閥門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過濾器為橢球殼體結構,并且殼體上均勻分布有過濾孔,過濾污水中的較大體積的雜物。氣提氣管靠近孔板一端四周管壁均布有篩孔,經過濾器后的污水通過篩孔進入氣提氣管內。提升水管內具有擋水板和防濺板。擋水板安裝在氣提氣管的出口正上方,防止液體隨壓力空氣上升后從開口端噴出而堵塞提升水管上端的出氣孔。防濺板在提升水管中的安裝高度略低于氣提氣管開口端,且防濺板為漏斗狀,當液體從氣提氣管口噴出后,先經過擋水板阻擋,后沿防濺板流入提升水管。污泥排放口位于提升水管的底端,進入提升水管后的污水會有部分不溶性雜質沉淀,沉淀后的污泥可以定期通過污泥排放口進行清理。出水口的位置處于提升水管的中部,經過短時間沉淀后的污水可以從排水管排出。氣提氣管上端開口排出的氣體通過排氣管排出。作為優選,排氣管與污水處理池中的曝氣裝置連接,排出的壓力空氣可以為污水處理氧化池提供曝氣源。作為優選,多個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可以并聯使用。本技術的效果和益處是:(1)該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2)體積小,便于安裝,無需特定反應池結構,可以直接在污水反應池中安裝;(3)壓力氣體重復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節能環保;(4)便于污水處理池的升級改造。附圖說明圖1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安裝示意圖。圖中:1進氣口;2單向氣室;3孔板;4氣提氣管;5過濾器;6提升水管;7出水口;8出氣口;9污泥排放口;10供氣總管;41篩孔;51過濾孔;61防濺板;62擋水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如說明書附圖1所示,由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氣提氣管4、過濾器5、提升水管6、出水口7、出氣口8和污泥排放口9組成。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和氣提氣管4從下到上依次連接,過濾器5安裝在氣提氣管4下端的外部,提升水管6安裝在氣提氣管4的上端開口處,污泥排放口9、出水口7和出氣口8分別位于提升水管6的下端、中部和上端。壓力空氣從進氣口1進入,通過單向氣室2和孔板進入氣提氣管4內。污水經過濾孔51進入過濾器5內部,然后經篩孔41進入氣提氣管4內部。氣提氣管4內的污水,在壓力氣體的作用下沿氣提氣管內壁向上運動,從上端出口噴出。噴出的污水被擋水板62阻擋后落在防濺板61上,然后沿防濺板61流入提升水管6內。污水在提升水管6內沉淀下的污泥定期經污泥排放口9排出,沉淀后的污水經出水口7流出,氣提氣管4排出的壓力氣體經出氣口8排出。多個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安裝使用時,如說明書附圖2所示,多個進氣口1分別安裝在供氣總管10上,而供氣總管10與外部壓力氣源裝置連接。多個出氣口8可以與污水處理池中的曝氣裝置連接。說明書附圖只作為產品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實際產品結構和尺寸以專利技術者設計生產圖紙為準。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由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氣提氣管(4)、過濾器(5)、提升水管(6)、出水口(7)、出氣口(8)和污泥排放口(9)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和氣提氣管(4)從下到上依次連接,所述過濾器(5)安裝在氣提氣管(4)下端的外部,所述提升水管(6)安裝在氣提氣管(4)的上端開口處,所述污泥排放口(9)、出水口(7)和出氣口(8)分別位于提升水管的下端、中部和上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壓力空氣提升液位裝置,由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氣提氣管(4)、過濾器(5)、提升水管(6)、出水口(7)、出氣口(8)和污泥排放口(9)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1)、單向氣室(2)、孔板(3)和氣提氣管(4)從下到上依次連接,所述過濾器(5)安裝在氣提氣管(4)下端的外部,所述提升水管(6)安裝在氣提氣管(4)的上端開口處,所述污泥排放口(9)、出水口(7)和出氣口(8)分別位于提升水管的下端、中部和上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洪,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國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