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屬于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包括殼體、CPU處理器、Flash存儲器、串行接口、網口、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觸摸屏及電源,CPU處理器分別與Flash存儲器、串行接口、網口、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及觸摸屏連接;CPU處理器用于發出從量子密鑰生成器讀取量子密鑰指令及將量子密鑰轉換為二維碼的指令,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從量子密鑰生成器獲得量子密鑰,將量子密鑰保存并轉化為二維碼,用戶通過掃描觸摸屏上顯示的量子密鑰二維碼獲取數據信息,能夠保證移動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量子通信
,特別是涉及到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網絡通信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信息交互安全問題同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確保國家軍事、政務、金融、公安等重要領域,以及個人日常信息交流中信息的安全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基于量子力學原理,提供了迄今為止唯一絕對安全的通信保密方式。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可以保證數據傳輸介質的不可復制性,通信發送方和接收方采用單光子的狀態作為信息載體來建立密鑰,由于光量子是光能量變化的最小單位,它不可再分割,而且不能被復制,因此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就徹底杜絕了數據被復制的安全隱患。量子保密通信技術還使用了“一次一密”的安全加密方式。一次一密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加密技術,它可以在每次雙方通訊可以精確到每秒甚至萬分之一秒的時候隨機產生不同的密碼,這種高頻率密碼數據借助光纖大容量數據吞吐可以輕松實現。現有技術中,未出現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用于承載從外部的量子密鑰生成網絡獲取的量子密鑰,方便用戶快速獲取量子密鑰。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以解決信息在傳輸中的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結構簡單,用于承載從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外部的量子密鑰生成網絡獲取的量子密鑰,方便用戶快速獲取量子密鑰。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殼體、CPU處理器、Flash存儲器、串行接口、網口、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觸摸屏及電源,其中CPU處理器設置在殼體的內部,CPU處理器分別與Flash存儲器、串行接口、網口、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及觸摸屏連接;其中Flash存儲器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其中串行接口設置在殼體的側壁上;其中網口設置在殼體的側壁上,且網口與外網連接;其中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設置在殼體內部,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與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連接;其中觸摸屏設置在殼體上部;其中電源設置在殼體的側壁上,并通過電源輸入口與外部電源連接。進一步,所述CPU處理器為SamsungS3C2440A處理器。通過上述設計方案,本技術可以帶來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該裝置中的CPU處理器用于向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發出讀取量子密鑰的指令及將量子密鑰轉換為二維碼指令,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一端與CPU處理器連接,另一端與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連接,從裝置外部的量子密鑰生成網絡獲取量子密鑰,然后將獲取的量子密鑰保存并轉化為二維碼,觸摸屏設置在裝置殼體上部,觸摸屏用于顯示用戶操作,同時顯示量子密鑰轉化的二維碼,用戶通過掃描觸摸屏上顯示的量子密鑰二維碼獲取量子密鑰。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信息交互原理結構框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殼體、2-CPU處理器、3-Flash存儲器、4-串行接口、5-網口、6-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7-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8-觸摸屏、9-電源。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該裝置將各個器件或模塊有機的集成、整合成一個整體,易于測試、維護和管理。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各個器件或模塊就單體而言,其實現各自應實現功能的具體結構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存在,各個器件和/或模塊進行工作處理時所涉及的協議、軟件或程序也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存在,本領域人員已充分知曉,正如上述所述,本技術并不是對各個器件或模塊的單體做何改進,因此并不涉及軟件的內容,而是提出一種如何將各器件或模塊有機的集成、整合成一個整體,即提供了一種構造方案。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殼體1、CPU處理器2、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觸摸屏8及電源9,其中CPU處理器2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CPU處理器2可以使用SamsungS3C2440A,CPU處理器2是該裝置的控制中心,用于向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發出從外部量子密鑰生成網絡讀取量子密鑰的指令和將量子密鑰轉換為二維碼指令;CPU處理器2分別與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及觸摸屏8連接;其中Flash存儲器3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Flash存儲器3設置在殼體1內部,可以選擇256MNandFlash,具有掉電非易失特點,Flash存儲器3用于存放裁剪后的Linux內核、Linux根文件系統、嵌入式交叉編譯環境以及其他運行環境等;其中串行接口4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串行接口4用于在裝置調試過程,與外部連接,外部將文件從共享目錄下通過串行接口4傳送到裝置,也可以將裝置文件發送到外部;其中網口5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且網口5與外網連接;其中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設置在殼體1內部,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通過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從外部的量子密鑰生成網絡獲取量子密鑰,然后將量子密鑰保存并轉化為二維碼;其中觸摸屏8設置在殼體1上部,觸摸屏8用于顯示用戶操作,同時顯示量子密鑰轉化的二維碼。其中電源9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并通過電源輸入口與外部電源連接,電源9用于給裝置供電。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該裝置中的CPU處理器2用于向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發出讀取量子密鑰的指令及將量子密鑰轉換為二維碼指令,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一端與CPU處理器2連接,另一端與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連接,從裝置外部的量子密鑰生成網絡獲取量子密鑰,然后將獲取的量子密鑰保存并轉化為二維碼,觸摸屏8設置在裝置殼體1上部,觸摸屏8用于顯示用戶操作,同時顯示量子密鑰轉化的二維碼,用戶通過掃描觸摸屏8上顯示的量子密鑰二維碼獲取量子密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殼體(1)、CPU處理器(2)、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觸摸屏(8)及電源(9),其中CPU處理器(2)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CPU處理器(2)分別與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及觸摸屏(8)連接;其中Flash存儲器(3)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其中串行接口(4)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其中網口(5)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且網口(5)與外網連接;其中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設置在殼體(1)內部,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與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連接;其中觸摸屏(8)設置在殼體(1)上部;其中電源(9)設置在殼體(1)的側壁上,并通過電源輸入口與外部電源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移動設備量子密碼承載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殼體(1)、CPU處理器(2)、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觸摸屏(8)及電源(9),其中CPU處理器(2)設置在殼體(1)的內部,CPU處理器(2)分別與Flash存儲器(3)、串行接口(4)、網口(5)、量子密鑰生成網絡連接接口(6)、量子密鑰保存及轉換器(7)及觸摸屏(8)連接;其中Flash存儲器(3)設置在殼體(1)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立軍,朱德新,吳佳楠,李曉輝,魏榮凱,韓家偉,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