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婦產科母嬰床,包括床架、滑軌、滑塊、電動推桿、旋轉板、搖板、保暖墊、加熱絲、護欄、定位銷,該婦產科母嬰床,先開啟電動推桿,使旋轉板與床架保持同一水平線,再將嬰兒放在保暖墊上,并打開溫控器,使加熱絲將熱量傳遞給保暖墊,當保暖墊的溫度達到溫控器所設定的標準溫度值時,加熱絲停止工作,使嬰兒處于恒溫的狀態中,同步,醫護人員可手拉護欄,將嬰兒移至產婦的身邊,方便產婦照料嬰兒,當嬰兒吵鬧或需要入睡時,產婦只需將定位銷從定位孔內拔出,再用手按動搖板,使搖板帶動嬰兒左右搖晃,幫助嬰兒入睡,該婦產科母嬰床,可適用于婦產科的各種病床,極大的提高了產婦的使用便捷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母嬰床,尤其涉及一種婦產科母嬰床。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產婦的病床與嬰兒床不是一個整體,因產婦生完小孩后,行動能力不便,當產婦需要為嬰兒進行哺乳或當嬰兒熟睡被驚醒而哭鬧時,此時,產婦身旁又無陪護人員,導致產婦無法立即照料嬰兒,給產婦帶來不便,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婦產科母嬰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婦產科母嬰床,來解決目前傳統的母嬰床結構簡單,功能單一,使產婦無法悉心的照料嬰兒,增加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婦產科母嬰床,包括床架、滑軌、滑塊、電動推桿、旋轉板、搖板、保暖墊、加熱絲、護欄、定位銷,所述的滑軌位于床架右側上端,所述的滑軌與床架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位于滑軌右側,所述的滑塊與滑軌滑動相連,所述的電動推桿位于滑塊底部,所述的電動推桿與滑塊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板位于滑塊右側,所述的旋轉板與滑塊轉動相連,且所述的旋轉板與電動推桿螺紋相連,所述的搖板位于旋轉板頂部,所述的搖板與旋轉板轉動相連,所述的保暖墊位于搖板頂部,所述的保暖墊與搖板膠水相連,所述的加熱絲位于保暖墊內部,所述的加熱絲與保暖墊膠水相連,所述的護欄位于旋轉板前后兩端以及旋轉板右側,所述的護欄與旋轉板螺紋相連,所述的定位銷貫穿護欄左側,所述的定位銷與護欄滑動相連。進一步,所述的床架左側還設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與床架卡扣相連。進一步,所述的控制器前端上側還設有溫控器,所述的溫控器與控制器螺紋相連。進一步,所述的控制器前端下側還設有開關,所述的開關與控制器螺紋相連。進一步,所述的搖板左側還設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為圓形盲孔。進一步,所述的床架底部右側還設有蓄電池,所述的蓄電池與床架螺紋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婦產科母嬰床,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手握控制器,并打開開關,通過開關,開啟電動推桿,電動推桿推動旋轉板使旋轉板從垂直狀態旋轉至水平狀態,當旋轉板在電動推桿的作用下與床架保持同一水平線后,醫護人員再將嬰兒放在保暖墊上,根據實際情況,醫護人員可打開溫控器,通過溫控器,加熱絲開始工作,加熱絲將熱量傳遞給保暖墊,當保暖墊的溫度達到溫控器所設定的標準溫度值時,加熱絲停止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嬰兒時刻處于恒溫的狀態中,對嬰兒起到保護作用,同步,醫護人員可手拉護欄,使滑塊帶動旋轉板以及電動推桿沿著滑軌的方向,從床架的床尾處移至床頭處,即將嬰兒移至產婦的身邊,方便產婦照料嬰兒,同時,護欄有效的避免了嬰兒因脫離旋轉板而發生墜落現象,當嬰兒吵鬧或需要入睡時,產婦只需將定位銷從定位孔內拔出,再用手按動搖板,使搖板帶動嬰兒左右搖晃,其目的是為了安撫嬰兒或幫助嬰兒入睡,當嬰兒安靜后,產婦再將定位銷插入定位孔內,將搖板固定住即可,該婦產科母嬰床,結構巧妙,功能強大,操作簡單,可適用于婦產科的各種病床,極大的提高了產婦的使用便捷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蓄電池是為了給電動推桿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也可正常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婦產科母嬰床的局部主視圖;圖2是搖板的局部主視圖;圖3是婦產科母嬰床的局部俯視圖;圖4是控制器的局部主視圖。床架1滑軌2滑塊3電動推桿4旋轉板5搖板6保暖墊7加熱絲8護欄9定位銷10控制器101溫控器102開關103蓄電池104定位孔601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婦產科母嬰床,包括床架1、滑軌2、滑塊3、電動推桿4、旋轉板5、搖板6、保暖墊7、加熱絲8、護欄9、定位銷10,所述的滑軌2位于床架1右側上端,所述的滑軌2與床架1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3位于滑軌2右側,所述的滑塊3與滑軌2滑動相連,所述的電動推桿4位于滑塊3底部,所述的電動推桿4與滑塊3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板5位于滑塊3右側,所述的旋轉板5與滑塊3轉動相連,且所述的旋轉板5與電動推桿4螺紋相連,所述的搖板6位于旋轉板5頂部,所述的搖板6與旋轉板5轉動相連,所述的保暖墊7位于搖板6頂部,所述的保暖墊7與搖板6膠水相連,所述的加熱絲8位于保暖墊7內部,所述的加熱絲8與保暖墊7膠水相連,所述的護欄9位于旋轉板5前后兩端以及旋轉板5右側,所述的護欄9與旋轉板5螺紋相連,所述的定位銷10貫穿護欄9左側,所述的定位銷10與護欄9滑動相連,所述的床架1左側還設有控制器101,所述的控制器101與床架1卡扣相連,所述的控制器1前端上側還設有溫控器102,所述的溫控器102與控制器螺101紋相連,所述的控制器101前端下側還設有開關103,所述的開關103與控制器101螺紋相連,所述的搖板6左側還設有定位孔601,所述的定位孔601為圓形盲孔,所述的床架1底部右側還設有蓄電池104,所述的蓄電池104與床架1螺紋相連。該婦產科母嬰床,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手握控制器101,并打開開關103,通過開關103,開啟電動推桿4,電動推桿4推動旋轉板5使旋轉板5從垂直狀態旋轉至水平狀態,當旋轉板5在電動推桿4的作用下與床架1保持同一水平線后,醫護人員再將嬰兒放在保暖墊7上,根據實際情況,醫護人員可打開溫控器102,通過溫控器102,加熱絲8開始工作,加熱絲8將熱量傳遞給保暖墊7,當保暖墊7的溫度達到溫控器102所設定的標準溫度值時,加熱絲8停止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嬰兒時刻處于恒溫的狀態中,對嬰兒起到保護作用,同步,醫護人員可手拉護欄9,使滑塊3帶動旋轉板5以及電動推桿4沿著滑軌2的方向,從床架的床尾處移至床頭處,即將嬰兒移至產婦的身邊,方便產婦照料嬰兒,同時,護欄9有效的避免了嬰兒因脫離旋轉板而發生墜落現象,當嬰兒吵鬧或需要入睡時,產婦只需將定位銷10從定位孔601內拔出,再用手按動搖板6,使搖板6帶動嬰兒左右搖晃,其目的是為了安撫嬰兒或幫助嬰兒入睡,當嬰兒安靜后,產婦再將定位銷10插入定位孔601內,將搖板6固定住即可,同時,蓄電池104是為了給電動推桿4提供能量供應,該裝置無需外界電源也可正常使用。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婦產科母嬰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滑軌、滑塊、電動推桿、旋轉板、搖板、保暖墊、加熱絲、護欄、定位銷,所述的滑軌位于床架右側上端,所述的滑軌與床架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位于滑軌右側,所述的滑塊與滑軌滑動相連,所述的電動推桿位于滑塊底部,所述的電動推桿與滑塊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板位于滑塊右側,所述的旋轉板與滑塊轉動相連,且所述的旋轉板與電動推桿螺紋相連,所述的搖板位于旋轉板頂部,所述的搖板與旋轉板轉動相連,所述的保暖墊位于搖板頂部,所述的保暖墊與搖板膠水相連,所述的加熱絲位于保暖墊內部,所述的加熱絲與保暖墊膠水相連,所述的護欄位于旋轉板前后兩端以及旋轉板右側,所述的護欄與旋轉板螺紋相連,所述的定位銷貫穿護欄左側,所述的定位銷與護欄滑動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婦產科母嬰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滑軌、滑塊、電動推桿、旋轉板、搖板、保暖墊、加熱絲、護欄、定位銷,所述的滑軌位于床架右側上端,所述的滑軌與床架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位于滑軌右側,所述的滑塊與滑軌滑動相連,所述的電動推桿位于滑塊底部,所述的電動推桿與滑塊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板位于滑塊右側,所述的旋轉板與滑塊轉動相連,且所述的旋轉板與電動推桿螺紋相連,所述的搖板位于旋轉板頂部,所述的搖板與旋轉板轉動相連,所述的保暖墊位于搖板頂部,所述的保暖墊與搖板膠水相連,所述的加熱絲位于保暖墊內部,所述的加熱絲與保暖墊膠水相連,所述的護欄位于旋轉板前后兩端以及旋轉板右側,所述的護欄與旋轉板螺紋相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燕妮,張俊茹,尼春萍,馮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