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164052 閱讀: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02:0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所述發酵隧道地板內設有多根分支風管,每根分支風管上設有向地板面延伸的多個氣嘴,所述地板上設有與氣嘴相對應的凹槽,所有的分支風管一端連有主風管,另一端連有排污管,所述主風管上連有風機,所述排污管伸入到發酵隧道外的排污池中,且出口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發酵隧道內還設有溫度監測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向發酵隧道內主動送風,并根據料堆溫度自動調節送風頻率,滿足微生物發酵對氧氣的需求,可以避免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情況,不需要利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堆,實現物料發酵均勻,縮短發酵時間,且管理方便,運營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發酵
    ,具體涉及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
    技術介紹
    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生物有機肥具有營養元素齊全、能夠改良土壤、提高產品品質、改善作物根際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蟲能力、促進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菌渣和秸稈都是常用的用于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原料,但由于其含有的粗纖維比例大,單獨發酵時分解困難,發酵時間長,通常需要與畜禽糞便等易發酵分解的原料混合發酵來提高發酵效率、縮短發酵時間和增加發酵產物養分含量,因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和生產工藝步驟,不利于將菌渣和秸稈大規模用于生物發酵生產生物有機肥。目前,國內也有將秸稈和菌渣混合后直接發酵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技術,但由于能快速分解粗纖維和木質素的微生物多為高溫好氧細菌,因而發酵過程中耗氧量巨大。為滿足發酵過程中微生物代謝所需氧氣,現有發酵工藝中均采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動原料的方法來確保氧氣的足量供應,但在對原料進行翻動時,也會產生如下問題:1、翻動原料的過程會造成發酵溫度的下降,而粗纖維和木質素發酵所需的微生物多為高溫細菌,溫度降低,會降低高溫細菌的活性和對高溫微生物數量造成損失,從而大大延長了發酵時間;2、翻拋機頻繁運行會增加發酵生產成本,且使發酵工藝復雜化,發酵過程控制困難,生物有機肥的質量穩定性差;3、容易出現原料翻動不到位,局部原料沒有氧氣,從而造成發酵不均勻,影響有機肥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在現有堆肥發酵方式中,利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堆的過程會導致發酵時間長、生產成本高和發酵不均勻的問題,提供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物料在該發酵隧道內堆肥發酵過程中不需要利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堆,同時能滿足微生物發酵對氧氣的需求,從而實現物料發酵均勻,縮短發酵時間,而且管理方便,運營成本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所述發酵隧道地板內設有多根分支風管,每根分支風管上設有向地板面延伸的多個氣嘴,所述地板上設有與氣嘴相對應的凹槽,所有的分支風管一端連有主風管,另一端連有排污管,所述主風管上連有風機,所述排污管伸入到發酵隧道外的排污池中,且出口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發酵隧道內還設有溫度監測裝置。通過在發酵隧道內設置多根分支風管,所有分支風管通過主風管與風機相連接,在分支風管上設有多個氣嘴,采用從下向上的送風形式,而氣嘴出風量的大小可以由排污管出口距排污池液面的高度進行調節,同時根據料堆的溫度狀況自動調節送風頻率,滿足微生物對氧氣的需求,可以避免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情況,從而解決了傳統發酵時利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堆的過程會對微生物發酵產生影響的問題,實現物料發酵均勻,縮短發酵時間,而且管理方便,運營成本低。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發酵隧道一端設有移動式保溫門,另一端設有控制室,所述移動式保溫門靠近排污池。通過設置移動式保溫門,既能隔熱保溫使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又能方便進料和出料,通過設置控制室方便操作者對發酵隧道內的情況進行監管。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風機位于控制室內,風機上連有新風通道,所述新風通道延伸至控制室外。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風機連接于主風管的中部,風從主風管的中部進入后,沿主風管向兩端流動。采用這樣的設計可以使風進入主風管后比較均勻地分配至各分支風管,進而流至料堆各處,從而使物料發酵一致。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風機與主風管之間采用軟管連接。由于風機在啟動和停止時振動較大,通過采用軟管與主風管相連,這樣可以減少振動傳遞至主風管上,同時也使兩者安裝連接更加容易。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氣嘴呈錐形。將氣嘴設置呈錐形,可以防止氣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堵塞,同時發酵時多余的液體可以通過氣嘴流入分支風管內進行排除。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有分支風管相互平行且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在發酵隧道的地板中,其連接主風管的一端高于連接排污管的一端,所述分支風管的傾斜角度為5°~10°。采用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發酵時料堆多余的液體在流入分支風管后自動流向排污管,進而流入排污池內。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分支風管的數量為10-15根。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排污池中設有排污口,該排污口距離排污管出口的垂直距離為0.8-1.2m。通過這樣的設計使排污管出口與排污池液面之間形成高度差,這樣可以實現對分支風管中氣壓的調整。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溫度監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料堆內的溫度傳感器及與此溫度傳感器相連的控制裝置。通過設置在料堆內的溫度傳感器來采集料堆發酵溫度數據,從而實時向控制裝置反饋料堆內的溫度信息,根據溫度反饋作為風機啟動與停止實現切換的依據。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在發酵隧道內設置多根分支風管,所有分支風管通過主風管與風機相連接,在分支風管上設有多個氣嘴,采用從下向上的送風形式,而氣嘴出風量的大小可以由排污管出口距排污池液面的高度進行調節,同時根據料堆的溫度狀況自動調節送風頻率,滿足微生物對氧氣的需求,可以避免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情況,從而解決了傳統發酵時利用翻拋機每天進行翻堆的過程會對微生物發酵產生影響的問題,實現物料發酵均勻,縮短發酵時間,而且管理方便,運營成本低;2、通過將分支風管傾斜設置在發酵隧道的地板中,可以使發酵時料堆多余的液體在流入分支風管后自動流向排污管,進而流入排污池內;3、通過設置在料堆內的溫度傳感器來采集料堆發酵溫度數據,從而實時向控制裝置反饋料堆內的溫度信息,根據溫度反饋作為風機啟動與停止實現切換的依據。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發酵隧道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發酵隧道的地板俯視圖。圖3為圖1中的A-A截面視圖。圖4為圖3中M處的放大視圖。圖中標記:1-排污池,2-排污管,3-分支風管,4-主風管,5-風機,6-控制室,7-新風通道,8-支撐管,9-覆蓋膜,10-氣嘴,11-凹槽,12-地板,13-軟管,14-排污口,15-墻體,16-天窗。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本技術提供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發酵隧道的地板12內設有多根相互平行的分支風管3,每根分支風管3上設有向地板面延伸的多個氣嘴10,所述地板12上設有與氣嘴10相對應的成排的凹槽11,所有的分支風管3一端連有主風管4,另一端連有排污管2,所述主風管4上連有風機5,所述排污管2伸入到發酵隧道外的排污池1中,且出口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發酵隧道內還設有溫度監測裝置。通過在發酵隧道內設置多根分支風管,所有分支風管通過主風管與風機相連接,而且在分支風管上設有向上的多個氣嘴,采用從下向上的送風形式,并根據料堆的溫度狀況自動調節送風頻率,滿足微生物對氧氣的需求,可以避免料堆在發酵時內部的厭氧情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所述發酵隧道地板內設有多根分支風管,每根分支風管上設有向地板面延伸的多個氣嘴,所述地板上設有與氣嘴相對應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分支風管一端連有主風管,另一端連有排污管,所述主風管上連有風機,所述風機連接于主風管的中部,風從主風管的中部進入后,向主風管兩端流動,所述排污管伸入到發酵隧道外的排污池中,且出口位于液面以下,所述排污池中設有排污口,該排污口距離排污管出口的垂直距離為0.8~1.2m,所述發酵隧道一端設有移動式保溫門,另一端設有控制室,所述移動式保溫門靠近排污池一側,所述發酵隧道頂部設有用于自動換氣的天窗,所述發酵隧道內還設有溫度監測裝置,所述溫度監測裝置包括設置在料堆內的溫度傳感器及與此溫度傳感器相連的控制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發酵隧道,所述發酵隧道地板內設有多根分支風管,每根分支風管上設有向地板面延伸的多個氣嘴,所述地板上設有與氣嘴相對應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分支風管一端連有主風管,另一端連有排污管,所述主風管上連有風機,所述風機連接于主風管的中部,風從主風管的中部進入后,向主風管兩端流動,所述排污管伸入到發酵隧道外的排污池中,且出口位于液面以下,所述排污池中設有排污口,該排污口距離排污管出口的垂直距離為0.8~1.2m,所述發酵隧道一端設有移動式保溫門,另一端設有控制室,所述移動式保溫門靠近排污池一側,所述發酵隧道頂部設有用于自動換氣的天窗,所述發酵隧道內還設有溫度監測裝置,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蘭順明鄭強蘭嵐覃怡
    申請(專利權)人:德陽市明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无码专区HEYZO色欲AV|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91嫩草国产在线无码观看|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