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漆包線濕蒸烘干裝置。
技術介紹
一般的漆包線外表面需要刷兩到三道漆才能滿足漆包線的耐電暈、耐高溫等性能要求。在刷漆時,每刷一道漆,都必須經過晾干后才能進行下道油漆的涂刷。一般的廠家在進行刷漆晾干時,大多數采用的是自然的時效處理,然而自然時效處理比較浪費時間和生產場地,造成產品的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另外,漆包線經過染色工藝后,存在一定的濕度,為了保證固色率,不能具有很高的溫度,而且又不能立即進行蒸發水分式的烘干,蒸發水分式的烘干會帶走部分油漆,從而導致著色不勻,次品率高,所以需要在一定濕度情況下進行烘干干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漆包線濕蒸烘干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漆包線濕蒸烘干裝置,包括烘筒、增濕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烘筒、增濕器均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線路連接,烘筒為并排密封相通連接的第一烘筒、第二烘筒和第三烘筒,三個增濕器分別安裝在第一烘筒、第二烘筒和第三烘筒的內壁上,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控制烘筒內溫度為: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控制烘筒內濕度為: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進一步地,增濕器的濕氣出口朝向烘筒中央的漆包線,保持漆包線表面的濕度,防止油漆迅速揮發,使得表面油漆逐漸烘干。進一步地,第三烘筒連接有排風機,排風機連接有尾氣處理裝置,散發的部分油漆氣體被排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漆包線濕蒸烘干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烘筒、增濕器(4)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烘筒、增濕器(4)均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線路連接,烘筒為并排密封相通連接的第一烘筒(1)、第二烘筒(2)和第三烘筒(3),三個增濕器(4)分別安裝在第一烘筒(1)、第二烘筒(2)和第三烘筒(3)的內壁上,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控制烘筒內溫度為: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控制烘筒內濕度為: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漆包線濕蒸烘干裝置,其特征是:包括烘筒、增濕器(4)和可編
程邏輯控制器(5),烘筒、增濕器(4)均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線路連接,
烘筒為并排密封相通連接的第一烘筒(1)、第二烘筒(2)和第三烘筒(3),三
個增濕器(4)分別安裝在第一烘筒(1)、第二烘筒(2)和第三烘筒(3)的內
壁上,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控制烘筒內溫度為: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盛,時宏華,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洋線纜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