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包括奶嘴本體,所述奶嘴本體由底座和吸允部構成,吸允部的頂端設有出奶口,所述吸允部的內壁設有吸囊,吸囊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吸囊、第二吸囊、第三吸囊和第四吸囊構成,第一吸囊的頂端與出奶口相通;第四吸囊的底端與底座的內腔相通;所述第一吸囊、第二吸囊、第三吸囊和第四吸囊的外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因此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的厚度大于各個吸囊外側面所處位置吸允部的厚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對吸囊的所處位置的壁厚進行相應的改造,從而減小吸允部各部位的應力效果,而且當吸允部產生彎折時,由于吸囊外側面的圓弧面結構,使得吸允部內壁在彎折時不會發生貼合現象,因此避免了堵塞的產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母嬰用品領域,具體是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
技術介紹
奶嘴是奶瓶的主要構成部分,一般來說奶嘴采用液態硅膠制成,奶嘴也由吸允部和底部構成,吸允部的頂部設有出奶口,出奶口有圓孔狀結構,也由十字開口狀結構,不同大小的出奶口其流量大小也不同,因此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使用。在寶寶吸奶過程中,奶嘴是通過對奶頭部分的吸吮產生負壓吸食奶水,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寶寶好動和隨意抓握奶瓶,會導致奶頭吸囊發生彎折扭曲變形造成堵塞,從而使得寶寶無法吸入奶水,容易吸入空氣導致嗝奶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包括奶嘴本體,所述奶嘴本體由底座和吸允部構成,吸允部的頂端設有出奶口,所述吸允部的內壁設有吸囊,吸囊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吸囊、第二吸囊、第三吸囊和第四吸囊構成,第一吸囊的頂端與出奶口相通;第四吸囊的底端與底座的內腔相通;所述第一吸囊、第二吸囊、第三吸囊和第四吸囊的外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因此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的厚度大于各個吸囊外側面所處位置吸允部的厚度,從而使得整個吸允部的壁厚產生波狀的變化,從而減小吸允部各部位的應力效果,而且當吸允部產生彎折時,由于吸囊外側面的圓弧面結構,使得吸允部內壁在彎折時不會發生貼合現象,因此避免了堵塞的產生。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壁厚從上至下逐漸增大,從而增加了整體強度,方式出現捏扁的情況。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奶嘴本體采用液態硅膠制成,整體使用更加安全。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吸囊至第四吸囊的寬度依次增大。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設有螺紋口,利用螺紋孔可以實現較為快捷方便的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對吸囊的所處位置的壁厚進行相應的改造,從而減小吸允部各部位的應力效果,而且當吸允部產生彎折時,由于吸囊外側面的圓弧面結構,使得吸允部內壁在彎折時不會發生貼合現象,因此避免了堵塞的產生。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的剖視圖。圖中:1-底座、2-吸允部、3-出奶口、4-第一吸囊、5-第二吸囊、6-第三吸囊、7-第四吸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包括奶嘴本體,所述奶嘴本體由底座1和吸允部2構成,吸允部2的頂端設有出奶口3,所述吸允部2的內壁設有吸囊,吸囊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構成,第一吸囊4的頂端與出奶口3相通;第四吸囊7的底端與底座1的內腔相通;所述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的外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因此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2的厚度大于各個吸囊外側面所處位置吸允部2的厚度,從而使得整個吸允部2的壁厚產生波狀的變化,從而減小吸允部2各部位的應力效果,而且當吸允部2產生彎折時,由于吸囊外側面的圓弧面結構,使得吸允部2內壁在彎折時不會發生貼合現象,因此避免了堵塞的產生。所述底座1的壁厚從上至下逐漸增大,從而增加了整體強度,方式出現捏扁的情況。所述奶嘴本體采用液態硅膠制成,整體使用更加安全。所述第二吸囊5至第四吸囊7的寬度依次增大。所述底座1上設有螺紋口,利用螺紋孔可以實現較為快捷方便的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的外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因此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2的厚度大于各個吸囊外側面所處位置吸允部2的厚度,從而使得整個吸允部2的壁厚產生波狀的變化,從而減小吸允部2各部位的應力效果,而且當吸允部2產生彎折時,由于吸囊外側面的圓弧面結構,使得吸允部2內壁在彎折時不會發生貼合現象,因此避免了堵塞的產生。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包括奶嘴本體,所述奶嘴本體由底座(1)和吸允部(2)構成,吸允部(2)的頂端設有出奶口(3),所述吸允部(2)的內壁設有吸囊,吸囊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構成,第一吸囊(4)的頂端與出奶口(3)相通;第四吸囊(7)的底端與底座(1)的內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的外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2)的厚度大于各個吸囊外側面所處位置吸允部(2)的厚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乳頭吸囊防堵奶嘴,包括奶嘴本體,所述奶嘴本體由底座(1)和吸允部(2)
構成,吸允部(2)的頂端設有出奶口(3),所述吸允部(2)的內壁設有吸囊,吸囊從
上至下依次由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構成,第
一吸囊(4)的頂端與出奶口(3)相通;第四吸囊(7)的底端與底座(1)的內腔相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囊(4)、第二吸囊(5)、第三吸囊(6)和第四吸囊(7)的外
側面均為凸出的圓弧面結構,各個吸囊的連接處的吸允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龍,
申請(專利權)人:王助正,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