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助行鞋套,包括鞋套本體、助行帶以及抓握把手,所述鞋套本體包括對應于鞋底的套底以及對應于鞋面的套面,所述套面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大小與所述套底的邊緣大小相同,所述套底的邊緣與所述套面的第二開口的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助行帶的一端與所述鞋套本體相連,所述助行帶的另一端與所述抓握把手相連,當使用者行走時,所述抓握把手用于手部抓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助行鞋套。
技術介紹
助行裝置一方面用于協助一些特殊人群,如因偏癱導致腿腳不便或者肢體協調性不好的病人行走,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對這些特殊人群進行功能性鍛煉。現有的助行裝置結構復雜,且主要用于幫助行走,同時在行走過程中達到對腿部的鍛煉,但是對身體的其他部位的鍛煉性不夠,并且結構復雜,價格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助行鞋套,利用鞋套本體以及連接于鞋套本體的助行帶,與助行帶相連的抓握把手等,使使用者抓住抓握把手,通過助行帶提起套設于腳部的鞋套,在助行過程中達到對腳部、腿部以及手部等多個部位的鍛煉。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助行鞋套,包括鞋套本體、助行帶以及抓握把手,所述鞋套本體包括對應于鞋底的套底以及對應于鞋面的套面,所述套面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大小與所述套底的邊緣大小相同,所述套底的邊緣與所述套面的第二開口的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助行帶的一端與所述鞋套本體相連,所述助行帶的另一端與所述抓握把手相連,當使用者行走時,所述抓握把手用于手部抓握。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的長度可調節。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即使用者的手部離腳部的距離不同,調節助行帶的長度,使在鞋套本體套設于腳部時,使用者可以更方便抓握住抓握把手。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的長度通過日字扣調節。日字扣是一種常用的對帶子進行調節的長度調節部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為彈性帶。助行帶為彈性帶,在通過助行帶提起套于鞋套本體的腳時,具有一定的緩沖性。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套面的第一開口對應腳踝,所述第一開口的邊緣設置有松緊帶。第一開口的邊緣設置松緊帶,使第一開口可以擴大,使用者穿上鞋子,再將該鞋套本體穿上使之套在鞋子外部時,需要擴大第一開口,方便穿上。穿上鞋套本體后,在松緊帶作用下,套面的第一開口的邊緣的松緊帶使開口收縮,防止鞋套本體脫落。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鞋套本體的材料為滌綸布料。滌綸布料價格便宜且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用滌綸布料制作鞋套本體更加耐用耐磨。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套底包括與鞋底接觸的內側面以及遠離所述鞋底的外側面,所述套底的外側面設置有防滑橡膠。防滑橡膠的摩擦系數大,在套底外側面設置防滑橡膠,可以有效防滑,并且,防滑橡膠也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使該助行鞋套更經久耐用。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與所述抓握把手可拆卸連接。當抓握把手出現損壞,可將其拆卸,更換其他抓握把手。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與所述鞋套本體可拆卸連接。助行帶與鞋套本體的可拆卸連接性,在其中一個部件如鞋套出現損壞時,另一個部件還可以繼續使用。優選的,上述助行鞋套中,所述助行帶與所述鞋套本體的套底固定連接。助行帶固定連接與鞋套本體的套底,通過助行帶提起穿在腳部的鞋套本體時,腳底的向下的力主要作用于助行帶,避免鞋套本體受一部分受到助行帶向上的拉力,另一部分又受到腳底向下踩的作用力而拉扯損壞。本技術實現的有益效果:該助行鞋套,鞋套本體用于套設在腳部,助行帶的一端與鞋套本體連接,助行帶的另一端與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把手相連。使用者在行走時,抓住抓握把手并上提,抓握把手通過助行帶對鞋套本體施加一個向上的力,從而幫助抬起對應的腳部,在助行的同時有效達到對腳、腿以及手等多個部位的鍛煉,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的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匯總如下:鞋套本體110,助行帶120,抓握把手130,鞋套本體110的套底111,鞋套本體110的套面112,套面112的第一開口113,套面112的第二開口114,第一助行帶121,第二助行帶122,日字扣123。具體實施方式現有的助行裝置結構復雜,只能用用于幫助行走以實現對腿部的鍛煉,對身體其他部位的鍛煉以及對身體協調性的鍛煉效果不理想。鑒于上述情況,研究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實踐,提供了一種助行鞋套以改善現有問題。該助行鞋套需要在手的施力作用下抬起腳或者放下腳實現行走以及功能鍛煉,結構簡單,對腿部和手的鍛煉以及圣體協調性的鍛煉都可以實現。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示出了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如圖1所示,該助行鞋套包括鞋套本體110、助行帶120以及抓握把手130。其中,助行帶120的一端與鞋套本體110相連,助行帶120的另一端與抓握把手130相連,當使用者行走時,抓握把手130用于手部抓握。具體的,鞋套本體110包括套底111以及套面112。其中,請參見圖1,套面11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開口113以及第二開口114,第一開口113對應于腳踝部分,第二開口114對應于套底111邊緣,且第二開口114的大小與套底111的邊緣大小相同,套底111的邊緣與套面112的第二開口114的邊緣固定連接。使用者在穿上鞋子的狀態下使用該助行鞋套,鞋套的套底111對應于鞋底,鞋套的套面112對應于鞋面。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提供的助行鞋套中,可以在套面112的第一開口113的邊緣設置松緊帶,松緊帶使第一開口113可以收縮或擴大。即當第一開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助行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套本體、助行帶以及抓握把手,所述鞋套本體包括對應于鞋底的套底以及對應于鞋面的套面,所述套面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大小與所述套底的邊緣大小相同,所述套底的邊緣與所述套面的第二開口的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助行帶的一端與所述鞋套本體相連,所述助行帶的另一端與所述抓握把手相連,當使用者行走時,所述抓握把手用于手部抓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助行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套本體、助行帶以及
抓握把手,所述鞋套本體包括對應于鞋底的套底以及對應于鞋面的
套面,所述套面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
口的大小與所述套底的邊緣大小相同,所述套底的邊緣與所述套面
的第二開口的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助行帶的一端與所述鞋套本體相
連,所述助行帶的另一端與所述抓握把手相連,當使用者行走時,
所述抓握把手用于手部抓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
帶的長度可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助行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
帶的長度通過日字扣調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
帶為彈性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凌云,
申請(專利權)人:朱凌云,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