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三維掃描連接部件的技術領域,提供連接件,包括承接本體,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形成凸緣,凸緣形成用于承放掃描儀的凹槽,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連接的連接端部。這樣,先將掃描儀放置于凹槽中,由于凸緣沿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而形成凹槽,因此,凸緣將環繞掃描儀的周向,以穩固掃描儀。此外,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連接端部,這樣,再將連接端部與機械手臂連接,從而實現了用上述連接件來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的目的。綜上所述,將上述連接件應用于現有三維掃描技術中時,其很好地解決了機械手臂對掃描儀的抓取難以實現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三維掃描連接部件的
,尤其涉及連接件。
技術介紹
隨著技術的發展,三維掃描技術已經應用于各種領域,如: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研究文物,對文物進行三維數據采集及三維重建;為了使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能夠批量生產或再設計,對藝術品或設計品進行的三維重建;另外,三維掃描技術還應用于虛擬物體演示和動畫電影的三維模型的設計中。現有三維掃描技術中,有一種是采用機器人平臺進行掃描的方式,其采用機械手臂和掃描儀,并通過研發功能復雜的掃描程序來控制機械手臂的動作,以使掃描儀對物品進行自動三維掃描。然而,現有的機器人平臺中仍存在這樣的問題:其掃描儀直接設置于機械手臂上,機械手臂對掃描儀的抓取仍難以實現,從而影響三維掃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連接件,旨在解決現有三維掃描技術中難以實現機械手臂對掃描儀抓取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連接件,用于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其包括承接本體,所述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形成凸緣,所述凸緣形成用于承放掃描儀的凹槽,所述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連接的連接端部。進一步地,所述承接本體的相對兩側的所述凸緣分別延伸形成用于夾持掃描儀的側翼。進一步地,兩所述側翼形成夾口,所述夾口呈漸縮狀。進一步地,兩所述側翼之間的一側所述凸緣形成尾翼,所述尾翼與掃描儀相對的表面為用于將掃描儀導向所述凹槽底部的斜面。進一步地,與所述尾翼相對的一側所述凸緣形成用于抵靠掃描儀的抵靠緣部。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設有用于定位掃描儀的凹面。進一步地,所述凹面設于所述凹槽的中心,兩所述側翼關于所述中心對稱。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于所述凹面的兩側開設有用于散發掃描儀熱量的通風口。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端部的形狀呈半圓柱狀,所述連接端部開設有用于供機械手臂插接的半圓槽孔。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端部的端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定位接合的凸點。本技術提供的連接件的有益效果:上述連接件采用承接本體,承接本體形成凸緣,凸緣形成凹槽。這樣,先將掃描儀放置于凹槽中,由于凸緣沿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而形成凹槽,因此,凸緣將環繞掃描儀的周向,以穩固掃描儀。此外,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連接端部,這樣,再將連接端部與機械手臂連接,從而實現了用上述連接件來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的目的。綜上所述,將上述連接件應用于現有三維掃描技術中時,其很好地解決了機械手臂對掃描儀的抓取難以實現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側視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另一側視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俯視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仰視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7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較佳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當部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部件。當一個部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部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部件。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連接件10,用于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其包括承接本體11,承接本體11的周緣朝一側延伸形成凸緣111,凸緣111形成用于承放掃描儀的凹槽112,承接本體11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連接的連接端部113。如圖1所示,上述連接件10采用承接本體11,承接本體11形成凸緣111,凸緣111形成凹槽112。這樣,先將掃描儀放置于凹槽112中,由于凸緣111沿承接本體11的周緣朝一側延伸而形成凹槽112,因此,凸緣111將環繞掃描儀的周向,以穩固掃描儀。此外,承接本體11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連接端部113,這樣,再將連接端部113與機械手臂連接,從而實現了用上述連接件10來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的目的。綜上所述,將上述連接件10應用于現有三維掃描技術中時,其很好地解決了機械手臂對掃描儀的抓取難以實現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地使得掃描儀穩固于承接本體11的凹槽112中,如圖1所示,承接本體11的相對兩側的凸緣111分別延伸形成用于夾持掃描儀的側翼114。這樣,將掃描儀放置于凹槽112后,兩側翼114將對掃描儀施以相對的夾持力,以夾緊掃描儀。如圖1至圖3所示,為了更進一步地使得兩側翼114夾緊掃描儀,兩側翼114形成夾口1141,夾口1141呈漸縮狀。細化地,側翼114具有彈性。這樣,將掃描儀置于夾口1141中,兩側翼114將對掃描儀施以彈性作用力,以夾緊掃描儀。在將掃描儀從兩側翼114的夾口1141放置于凹槽112內的過程中,為了便于將掃描儀導向凹槽112底部,如圖1至圖3所示,兩側翼114之間的一側凸緣111形成尾翼115,尾翼115與掃描儀相對的表面為斜面1151。這樣,當掃描儀與尾翼115的斜面1151相抵時,其將沿斜面1151滑向凹槽112的底部。如圖1至圖3所示,由于斜面1151對掃描儀導向作用的存在,因此,為了對斜面1151導向距離進行限位,與尾翼115相對的一側凸緣111形成用于抵靠掃描儀的抵靠緣部1111。這樣,在掃描儀沿斜面1151滑動,并完全與凹槽112的底部吻合時,掃描儀將與抵靠緣部1111相抵,因此,在抵靠緣部1111和尾翼115斜面1151的相互配合下,便于掃描儀的安裝和穩固。如圖1至圖3所示,為了方便掃描儀與凹槽112底部的配合,凹槽112的底部設有用于定位掃描儀的凹面116。細化地,凹面116設于凹槽112的中心,兩側翼114關于中心對稱。這樣,在安裝掃描儀時,先將掃描儀與凹槽112中心的凹面116相對,置于兩側翼114之間,安裝方便,且穩固。如圖1所示,由于掃描儀工作時會產生熱量,因此,為了更好地散發掃描儀熱量,凹槽112的底部于凹面116的兩側開設有通風口117。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連接件,用于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本體,所述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形成凸緣,所述凸緣形成用于承放掃描儀的凹槽,所述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連接的連接端部。
【技術特征摘要】
1.連接件,用于連接掃描儀和機械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本體,所
述承接本體的周緣朝一側延伸形成凸緣,所述凸緣形成用于承放掃描儀的凹槽,
所述承接本體的與掃描儀相背對的側面上設有用于與機械手臂連接的連接端
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本體的相對兩側的
所述凸緣分別延伸形成用于夾持掃描儀的側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兩所述側翼形成夾口,所述
夾口呈漸縮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兩所述側翼之間的一側所述
凸緣形成尾翼,所述尾翼與掃描儀相對的表面為用于將掃描儀導向所述凹槽底
部的斜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與所述尾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甲成,黃惠,龍品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