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有油分離裝置和排氣路徑的供油式壓縮機,特別是抑制排出油分離裝置內部的壓縮空氣時發生的油的起泡(foaming)的供油式壓縮機。
技術介紹
已知有以壓縮機空氣的冷卻、壓縮工作室內的密封性和壓縮機等的潤滑為主要目的,在生成壓縮空氣時使用油的供油式壓縮機。在供油式壓縮機的壓縮機主體內部被壓縮至規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在與潤滑油混合的狀態下排出,利用構成油分離裝置的油箱內的油分離機構(初次分離)和分油器(二次分離)將潤滑油分離后,向機外送出,對用戶的使用場所供給。從壓縮空氣分離潤滑油,較多由初次分離和二次分離這兩個階段構成,初次分離是在油箱內利用潤滑油的離心力和碰撞從壓縮空氣分離潤滑油,二次分離是使用過濾件從壓縮空氣分離潤滑油。另一方面,分離后的潤滑油先被積存在油箱中,被冷卻器冷卻后,再次被供給到壓縮機主體進行循環。用戶側的使用空氣量降低,到達規定壓力(設計壓力)時,進行上述壓縮機的容量控制,以停止供給壓縮空氣。該容量控制通過進行如下所述的控制,實現供油式壓縮機的動力降低(耗電降低)。(1)通過關閉壓縮機吸入側的吸入節流閥,使電動機停止而使壓縮機主體停止。此時,使通過分油器之后的壓縮空氣從排氣路徑向大氣排出,使分油器和油箱內部的壓力降低至大氣壓或大氣壓附近。另外,用戶側的壓縮空氣壓力降低至一定壓力時,再次開始壓縮機主體的運轉,打開上述吸入節流閥,關閉上述排氣路徑,再次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空氣的壓縮機主體;從被該壓縮機主體壓縮后的壓縮空氣分離潤滑油的油分離裝置;用于對用戶側供給通過該油分離裝置之后的壓縮空氣的配管;和用于在壓縮機的容量控制時排放通過所述油分離裝置之后的壓縮空氣的排氣路徑,所述排氣路徑包括流通大流量的路徑和流通小流量的路徑,在所述壓縮機的容量控制時,將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縮空氣從所述排氣路徑向大氣側排出時,使用所述流通大流量的路徑排氣,直到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成為在所述壓縮機主體再起動時不會引起起動遲滯的可再起動壓力以下,在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成為所述可再起動壓力以下、并且成為比使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急速降低時發生起泡的起泡發生壓力高的規定壓力時,使用所述流通小流量的路徑排氣。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0.10 JP 2013-2130501.一種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壓縮空氣的壓縮機主體;從被該壓縮機主體壓縮后的壓縮空氣分
離潤滑油的油分離裝置;用于對用戶側供給通過該油分離裝置之后的
壓縮空氣的配管;和用于在壓縮機的容量控制時排放通過所述油分離
裝置之后的壓縮空氣的排氣路徑,
所述排氣路徑包括流通大流量的路徑和流通小流量的路徑,
在所述壓縮機的容量控制時,將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縮空氣從
所述排氣路徑向大氣側排出時,使用所述流通大流量的路徑排氣,直
到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成為在所述壓縮機主體再起動時不會引起
起動遲滯的可再起動壓力以下,
在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成為所述可再起動壓力以下、并且成
為比使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力急速降低時發生起泡的起泡發生壓力
高的規定壓力時,使用所述流通小流量的路徑排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小流量的路徑以形成不會發生起泡的壓降的斜率的方式
決定其流路截面積,所述流通大流量的路徑的流路截面積比所述流通
小流量的路徑的流路截面積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包括:調整所述壓縮機主體的吸入空氣量的吸入節流閥;用于防
止用戶側的壓縮空氣的回流的止回閥,其設置于用于對用戶側供給通
過所述油分離裝置之后的壓縮空氣的所述配管;和設置于所述排氣路
徑的開閉閥,在將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縮空氣從所述排氣路徑向大
氣側排出時,以打開所述開閉閥并且關閉所述吸入節流閥的方式進行
控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設置檢測用戶側的壓縮空氣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并且設置于所述
\t排氣路徑的開閉閥由電磁閥構成,根據由所述壓力傳感器檢測出的壓
力使所述電磁閥開閉。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小流量的路徑由具有小徑孔口的路徑構成,所述流通大
流量的路徑由具有流路截面積比所述小徑孔口大的大徑孔口的路徑構
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油分離裝置內的壓縮空氣從所述排氣路徑向大氣側排出
時,使用具有所述大徑孔口的路徑和具有所述小徑孔口的路徑兩者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角知之,大城龍亮,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日立產機系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