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備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涉及中藥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以如下中藥材原料制得中藥組合物:馬齒莧、郁金、茵陳、雞內金、黃芩、厚樸、金錢草、白術。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可以減輕膽囊術后綜合征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手術后病人的健康狀況,從而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是申請人王雪雁提出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專利技術名稱為:一種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申請號為:2014100476183,申請日為:2014年2月11日)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醫藥
,涉及一種制備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
技術介紹
急慢性膽道疾患如膽石癥、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是普外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多需手術切除膽囊,但是很多患者于手術切除膽囊后會出現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發病率占膽囊切除術后的l0%-27%,臨床主要癥狀有心窩部脹滿、惡心、噯氣、吐苦水、食欲減退、食量減少、黃疸、低燒、肝功能異常等,多于膽囊切除術后數周或數月內發生,女性多于男性,癥狀可由精神刺激、酒精、進食油膩性食物等因素所誘發。在其發病機理上與膽汁淤積、膽道感染及膽固醇代謝失調密切相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經過對藥物組分的大量篩選、重組、嘗試、又通過大量實驗研究作出的。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傳統中藥材的藥理進行研究后重新組方,提供一種療效穩定、復發率低、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莧17-24份、郁金9-16份、茵陳9-16份、雞內金15-22份、黃芩17-24份、厚樸15-22份、金錢草6-13份、白術6-13份;優選地,如上所述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莧19-21份、郁金11-13份、茵陳11-13份、雞內金17-19份、黃芩19-21份、厚樸17-19份、金錢草8-10份、白術8-10份;進一步優選地,如上所述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馬齒莧20份、郁金12份、茵陳12份、雞內金18份、黃芩20份、厚樸18份、金錢草9份、白術9份;本專利技術所述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優選制備的劑型為口服制劑,進一步優選該口服制劑為顆粒劑。通過大量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療效穩定,復發率低,基本無毒副作用。因此,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產品用途,即:上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藥物中的應用。將上述各中藥材制備成本專利技術的復方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稱取清洗干凈的馬齒莧17-24份、郁金9-16份、茵陳9-16份、雞內金15-22份、黃芩17-24份、厚樸15-22份、金錢草6-13份和白術6-13份,合并,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1.5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減壓濃縮至65℃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浸膏,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達75%(v/v),攪拌,靜置24小時,過濾,濾液在0.07MPa、65℃條件下減壓濃縮成至65℃時相對密度為1.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100℃,出風溫度為80℃,物料溫度為80℃,霧化壓力為0.2兆帕,噴霧速度為5ml/s。),粉碎過80目篩,得到清膏粉;按照清膏粉:糊精1:1-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適量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將清膏粉與糊精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5-75℃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所述的顆粒劑。通過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防御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改善微循環、調節體液電解質平衡、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等作用,可以減輕膽囊術后綜合征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手術后病人的健康狀況,從而促進患者膽囊切除術后的恢復。另外,由于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療效較為理想,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具有廉價、有效、毒副作用低的優點,能節約有限的衛生資源,減輕社會和家庭經濟負擔。具體實施方式根據中醫藥史料記載,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中藥材原料的藥理活性和來源如下: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淋等功效;主治急性、亞急性皮炎和腸炎、細菌性痢疾、療瘡腫毒、蟲蛀咬傷、濕疹、闌尾炎、鉤蟲病、帶狀孢疹及功能性子宮出血;選用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幼嫩莖葉;郁金: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選用姜科植物姜黃的干燥塊根;茵陳:清濕熱,退黃疸。用于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選用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雞內金: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選用雉科動物家雞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內壁;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選用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厚樸:主溫中,益氣,消痰下氣,治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逆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止煩滿,厚腸胃;選用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金錢草:清利濕熱,通淋,消腫。用于熱淋,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選用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選用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莖;以下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實施例1中藥顆粒劑的制備稱取清洗干凈的馬齒莧20份、郁金12份、茵陳12份、雞內金18份、黃芩20份、厚樸18份、金錢草9份和白術9份,合并,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清洗干凈的馬齒莧20份、郁金12份、茵陳12份、雞內金18份、黃芩20份、厚樸18份、金錢草9份和白術9份;(2)將以上原料合并,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1.5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減壓濃縮至65℃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浸膏,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達75%v/v,?攪拌,靜置24小時,過濾,濾液在0.07MPa、65℃條件下減壓濃縮成至65℃時相對密度為1.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100℃,出風溫度為80℃,物料溫度為80℃,?霧化壓力為0.2兆帕,噴霧速度為5ml/s,粉碎過80目篩,得到清膏粉;(3)按照清膏粉:糊精1:3的重量比稱取清膏粉、糊精與適量55%乙醇,其中55%乙醇是指體積濃度為55%的乙醇水溶液,將清膏粉與糊精投入槽型混合機中,攪拌20分鐘,邊攪拌邊緩緩加入55%乙醇,至制成軟材,用12目不銹鋼篩制粒,65?75℃干燥2小時,取出,放涼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備治療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
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清洗干凈的馬齒莧20份、郁金12份、茵陳12份、雞內金18份、黃芩20
份、厚樸18份、金錢草9份和白術9份;(2)將以上原料合并,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藥
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1.5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
0.07MPa、60-70℃下減壓濃縮至65℃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浸膏,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達
75%v/v,攪拌,靜置24小時,過濾,濾液在0.07MPa、65℃條件下減壓濃縮成至65℃時相對密
度為1.25,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紅梅,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華之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