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包括臺體,所述臺體上設置水平的底座,所述底座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兩根電動推桿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所述連桿底面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測距傳感器;所述臺體上還設置有處理器、顯示屏、吸塵裝置,所述處理器的信號接收端與測距傳感器電連接,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電連接;所述吸塵裝置正對底座上表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刀具磨削過程中需要工人手動檢測磨削程度的問題,實現快速高效的對不同高度的刀具厚度進行丈量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磨削丈量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
技術介紹
磨床是利用磨具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的機床。大多數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加工,少數的是使用油石、砂帶等其他磨具和游離磨料進行加工,如珩磨機、超精加工機床、砂帶磨床、研磨機和拋光機等。相較于傳統的人力磨削,磨床能加工硬度較高的材料,如淬硬鋼、硬質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進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強力磨削等。現有的刀具磨削過程中,由于刀具的厚度必須在規定要求以內,因此磨削過程中需要工人經常將刀具從磨床上取下進行丈量,工人需要逐一對刀具使用手動工具如千分尺等丈量其厚度,以判斷磨削是否到位,在此過程中操作繁瑣,人力消耗較大,測量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刀具磨削過程中需要工人手動檢測磨削程度的問題,實現快速高效的對不同高度的刀具厚度進行丈量的目的。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包括臺體,所述臺體上設置水平的底座,所述底座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兩根電動推桿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所述連桿底面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測距傳感器;所述臺體上還設置有處理器、顯示屏、吸塵裝置,所述處理器的信號接收端與測距傳感器電連接,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電連接;所述吸塵裝置正對底座上表面。針對現有技術中,由于刀具的厚度必須在規定要求以內,因此磨削過程中需要工人不停的將刀具從磨床上取下進行丈量,工人需要逐一對刀具使用手動工具如千分尺等丈量其厚度,以判斷磨削是否到位,在此過程中操作繁瑣,人力消耗較大,測量效率低下,工人長期進行重復工作其測量精度會逐漸降低。因此本技術提出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包括臺體,臺體設置于磨床旁邊,水平的底座用于待測量的刀具進行平放。底座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兩根電動推桿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由連桿底面的測距傳感器進行測量。同時由兩側的電動推桿帶動連桿進行上下的移動,使得本技術能夠滿足更多高度的刀具的測量,避免了刀具厚度過大高度過高則無法測量的問題。工人將待測刀具放上底座時,測距傳感器即能立刻測量出其自身與刀具頂面的距離,并將該距離傳輸至處理器,處理器內預設測距傳感器至底座表面的距離,處理器即計算出預設距離與測量距離之間的差值,從而得出被測刀具的厚度,并將該厚度數值傳輸至顯示屏進行顯示,從而工人僅需提前調整好兩側電動推桿的高度,并設置好預設高度,將刀具從磨床上取下,放上底座,即能快速從顯示屏上直觀的得到刀具厚度,避免了需要工人手動使用工具進行丈量的繁瑣工作,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測量誤差,同時避免了工人長期重復單調的測量工作可能逐漸產生的疲勞誤差。同時,通過吸塵裝置對底座上表面始終進行吸塵處理,避免底座上表面的雜物與灰塵抬高被測的刀具、影響測量精度,從而通過吸塵裝置確保底座上面的清潔無雜物。優選的,所述測距傳感器為激光測距傳感器。激光測距傳感器測量精度高,量程廣,能夠滿足電動推桿的各種高度調整。優選的,所述顯示屏為LED顯示屏。優選的,所述測距傳感器嵌于連桿內部,測距傳感器的測距輸出端與連桿底面處于相同水平面上。即是避免了測距傳感器凸出至連桿外部,使得處理器內的預設高度即是連桿底面至底座表面的距離,避免了需要對該預設高度進行重新測量的問題。進一步的,兩根電動推桿同步工作。即是控制兩根電動推桿同步的進行升高或降低,便于始終保持連桿的水平,便于調整測距傳感器的高度。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現有技術手段如控制模塊等即能實現兩根電動推桿同步工作的效果。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通過兩側的電動推桿帶動連桿進行上下的移動,使得本技術能夠滿足各種高度的刀具的測量,將待測刀具放上底座,測距傳感器即能立刻測量出其自身之刀具頂面的距離,并將該距離傳輸至處理器,處理器內預設測距傳感器至底座表面的距離,處理器即計算出預設距離與測量距離之間的差值,從而得出被測刀具的厚度,并將該厚度數值傳輸至顯示屏進行顯示,從而避免了需要工人手動使用工具進行丈量的繁瑣工作,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測量誤差,避免了工人長期重復單調的測量工作可能逐漸產生的疲勞誤差。同時,通過吸塵裝置對底座上表面始終進行吸塵處理,避免底座上表面的雜物與灰塵抬高被測的刀具、影響測量精度,從而通過吸塵裝置確保底座上面的清潔無雜物。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臺體,2-底座,3-電動推桿,4-測距傳感器,5-處理器,6-顯示屏,7-連桿,8-吸塵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包括臺體1,所述臺體1上設置水平的底座2,所述底座2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3,兩根電動推桿3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7,所述連桿7底面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測距傳感器4;所述臺體1上還設置有處理器5、顯示屏6、吸塵裝置8,所述處理器5的信號接收端與測距傳感器4電連接,處理器5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6電連接;所述吸塵裝置8正對底座2上表面;所述測距傳感器4為激光測距傳感器;所述顯示屏6為LED顯示屏;所述測距傳感器4嵌于連桿7內部,測距傳感器4的測距輸出端與連桿7底面處于相同水平面上;兩根電動推桿3同步工作。本實施例的臺體1設置于磨床旁邊,水平的底座2用于待測量的刀具進行平放,底座2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3,兩根電動推桿3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7,由連桿7底面的測距傳感器4進行測量。同時由兩側的電動推桿3帶動連桿7進行上下的移動,使得本技術能夠滿足更多高度的刀具的測量,避免了刀具厚度過大高度過高則無法測量的問題。工人將待測刀具放上底座2時,測距傳感器4即能立刻測量出其自身與刀具頂面的距離,并將該距離傳輸至處理器5,處理器5內預設測距傳感器4至底座2表面的距離,處理器5即計算出預設距離與測量距離之間的差值,從而得出被測刀具的厚度,并將該厚度數值傳輸至顯示屏6進行顯示,從而工人僅需提前根據本批次的刀具的高度,調整好兩側電動推桿3的高度,并設置好預設高度,將刀具從磨床上取下,放上底座2,即能快速從顯示屏6上直觀的得到刀具厚度,避免了需要工人手動使用工具進行丈量的繁瑣工作,降低人工工作量、降低測量誤差,同時避免了工人長期重復單調的測量工作可能逐漸產生的疲勞誤差。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體(1),所述臺體(1)上設置水平的底座(2),所述底座(2)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3),兩根電動推桿(3)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7),所述連桿(7)底面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測距傳感器(4);所述臺體(1)上還設置有處理器(5)、顯示屏(6)、吸塵裝置(8),所述處理器(5)的信號接收端與測距傳感器(4)電連接,處理器(5)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6)電連接;所述吸塵裝置(8)正對底座(2)上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吸塵式片刀厚度自動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體(1),所述臺體(1)上設置水平的底座(2),所述底座(2)兩側分別設置兩根豎直的電動推桿(3),兩根電動推桿(3)頂部連接水平的連桿(7),所述連桿(7)底面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測距傳感器(4);所述臺體(1)上還設置有處理器(5)、顯示屏(6)、吸塵裝置(8),所述處理器(5)的信號接收端與測距傳感器(4)電連接,處理器(5)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6)電連接;所述吸塵裝置(8)正對底座(2)上表面。2.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鴻春,高興文,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神工鎢鋼刀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