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包括斜角和凹槽,斜角設置在陶瓷插孔板上端的四個邊角處,陶瓷插孔板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凹槽設置在卡塊與陶瓷插孔板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陶瓷插孔板裝配在塑膠面板的陶瓷插孔板槽內,陶瓷插孔板槽的側壁設有與陶瓷插孔板連接的連接塊,連接塊連接在卡塊的上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陶瓷插孔板上端四周邊角處設有斜角,釉不容易在燒制之前堆積;在陶瓷插孔板下端四周做一圈凹槽,即使有少量的釉流下也會流進凹槽里面,不影響尺寸,陶瓷插孔板下端一圈凹槽同相應的塑膠裝配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堆釉引起的裝配干涉現象,使得生產裝配順利,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屬于電工產品
技術介紹
陶瓷排插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安全性能高,深受廣大用戶喜愛。為了增加陶瓷插孔板的光澤度和耐摩擦性,一般陶瓷插孔板表面做上釉工藝處理,上釉是一種特殊的工藝,釉在陶瓷表面四周角容易堆積,影響外觀,更大程度上改變了陶瓷的尺寸,從而產生一定比例的不良率,由于陶瓷的尺寸改變,嚴重影響了生產裝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產高質量、少不良率、低成本、不影響生產裝配的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本技術通過下述方案實現: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包括斜角和凹槽,所述斜角設置在陶瓷插孔板上端的四個邊角處,所述陶瓷插孔板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卡塊與所述陶瓷插孔板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所述凹槽繞著所述陶瓷插孔板的下端圍成一圈,所述陶瓷插孔板裝配在塑膠面板的陶瓷插孔板槽內,所述陶瓷插孔板槽的側壁設有與所述陶瓷插孔板連接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連接在所述卡塊的上端,所述連接塊的下邊角處設有倒角或者圓角,所述連接塊與所述陶瓷插孔板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連接塊的上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塑膠面板的上端所在水平面。所述陶瓷插孔板的上端與所述塑膠面板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斜角的上端與所述陶瓷插孔板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斜角的下端與所述連接塊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連接塊的下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塑膠面板的下端所在水平面。所述倒角連接在所述連接塊的側面和底面之間。所述斜角傾斜面的寬度為0.3-0.5cm。所述塑膠面板設有多個裝配所述陶瓷插孔板的陶瓷插孔板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陶瓷插孔板上端四周邊角上做比較大的斜角,釉不容易在燒制之前堆積,外觀也很獨特,有特殊的線條美;在陶瓷插孔板下端四周做一圈凹槽,即使有少量的釉流下也會流進凹槽里面,不影響尺寸,陶瓷插孔板下端四周的一圈凹槽同相應的塑膠裝配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堆釉引起的裝配干涉現象,使得生產裝配順利,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實施例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的陶瓷插孔板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實施例1的塑膠面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陶瓷插孔板,2為斜角,3為凹槽,4為塑膠面板,5為倒角,6為卡塊,7為陶瓷插孔板槽,8為連接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3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保護范圍不局限所述內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專利技術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做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實施例1: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包括斜角2和凹槽3,斜角2設置在陶瓷插孔板1上端的四個邊角處,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6,凹槽3設置在卡塊6與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凹槽3繞著陶瓷插孔板1的下端圍成一圈,陶瓷插孔板1裝配在塑膠面板4的陶瓷插孔板槽7內,陶瓷插孔板槽7的側壁設有與陶瓷插孔板1連接的連接塊8,連接塊8連接在卡塊6的上端,連接塊8的下邊角處設有倒角5,連接塊8與陶瓷插孔板1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連接塊8的上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上端所在水平面。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與塑膠面板4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上端與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下端與連接塊8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連接塊8的下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下端所在水平面。倒角5連接在連接塊8的側面和底面之間。斜角2傾斜面的寬度為0.3cm。塑膠面板4設有多個裝配陶瓷插孔板1的陶瓷插孔板槽7。實施例2: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包括斜角2和凹槽3,斜角2設置在陶瓷插孔板1上端的四個邊角處,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6,凹槽3設置在卡塊6與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凹槽3繞著陶瓷插孔板1的下端圍成一圈,陶瓷插孔板1裝配在塑膠面板4的陶瓷插孔板槽7內,陶瓷插孔板槽7的側壁設有與陶瓷插孔板1連接的連接塊8,連接塊8連接在卡塊6的上端,連接塊8的下邊角處設有圓角,連接塊8與陶瓷插孔板1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連接塊8的上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上端所在水平面。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與塑膠面板4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上端與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下端與連接塊8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連接塊8的下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下端所在水平面。倒角5連接在連接塊8的側面和底面之間。斜角2傾斜面的寬度為0.5cm。塑膠面板4設有多個裝配陶瓷插孔板1的陶瓷插孔板槽7。實施例3: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包括斜角2和凹槽3,斜角2設置在陶瓷插孔板1上端的四個邊角處,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6,凹槽3設置在卡塊6與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凹槽3繞著陶瓷插孔板1的下端圍成一圈,陶瓷插孔板1裝配在塑膠面板4的陶瓷插孔板槽7內,陶瓷插孔板槽7的側壁設有與陶瓷插孔板1連接的連接塊8,連接塊8連接在卡塊6的上端,連接塊8的下邊角處設有倒角5,連接塊8與陶瓷插孔板1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連接塊8的上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上端所在水平面。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與塑膠面板4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上端與陶瓷插孔板1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斜角2的下端與連接塊8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連接塊8的下端所在水平面低于塑膠面板4的下端所在水平面。倒角5連接在連接塊8的側面和底面之間。斜角2傾斜面的寬度為0.4cm。塑膠面板4設有多個裝配陶瓷插孔板1的陶瓷插孔板槽7。盡管已經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技術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斜角(2)和凹槽(3),所述斜角(2)設置在陶瓷插孔板(1)上端的四個邊角處,所述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6),所述凹槽(3)設置在所述卡塊(6)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所述凹槽(3)繞著所述陶瓷插孔板(1)的下端圍成一圈,所述陶瓷插孔板(1)裝配在塑膠面板(4)的陶瓷插孔板槽(7)內,所述陶瓷插孔板槽(7)的側壁設有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連接的連接塊(8),所述連接塊(8)連接在所述卡塊(6)的上端,所述連接塊(8)的下邊角處設有倒角(5)或者圓角,所述連接塊(8)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斜角(2)和凹槽(3),所述斜角(2)設置在陶瓷插孔板(1)上端的四個邊角處,所述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處連接卡塊(6),所述凹槽(3)設置在所述卡塊(6)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下端的四個邊角之間,所述凹槽(3)繞著所述陶瓷插孔板(1)的下端圍成一圈,所述陶瓷插孔板(1)裝配在塑膠面板(4)的陶瓷插孔板槽(7)內,所述陶瓷插孔板槽(7)的側壁設有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連接的連接塊(8),所述連接塊(8)連接在所述卡塊(6)的上端,所述連接塊(8)的下邊角處設有倒角(5)或者圓角,所述連接塊(8)與所述陶瓷插孔板(1)的側壁之間留有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8)的上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塑膠面板(4)的上端所在水平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陶瓷插孔板的防堆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險峰,
申請(專利權)人:林險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