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牲畜飼料,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20%-35%的蛋白質源、50%-69%的碳水化合物源、10%-12%的益生菌、1%-3%的復合維生素。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的飼料,牲畜可以直接吸收,不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吸收利用率更高。同時營養物質配比均衡,牲畜食用后糞便少,一方面有效改牲畜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有效促進牲畜的生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飼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牲畜飼料及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豬、牛、羊等牲畜大量飼養,給廣大農牧民帶來實惠的同時也使飼料的消耗量迅速增加。目前,喂養牲畜的飼料品種繁多,但多存在配置飼料的品質差,吸收差,利用率低,成本高等問題。飼料存在的問題也造成牲畜飼養成本高,增重慢,肉質差,從而影響牲畜飼養業的快速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牲畜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用于牲畜日常飼喂,補充維生素和營養物質,促使牲畜良好生長。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牲畜飼料,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20%-35%的蛋白質源、50%-69%的碳水化合物源、10%-12%的益生菌、1%-3%的復合維生素。優選地,所述蛋白質源為氨基酸和/或小分子肽。優選地,所述碳水化合物源為單糖和/或低聚糖。優選地,所述益生菌為質量比為3:2:1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或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中的任意一種。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牲畜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取蛋白質原材料經粉碎、蛋白酶酶解、分離、滅活蛋白酶、濃縮、干燥得到蛋白質源;S20,取碳水化合物原材料經粉碎、熟化、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淀粉酶二次酶解、分離、除渣之后,再進行濃縮、干燥得到碳水化合物源;S30,分別稱取設定比例范圍內的蛋白質源、碳水化合物源、益生菌、復合維生素,混合均勻;S40,滅菌后分袋包裝。優選地,步驟S10中所述蛋白質原材料為動物內臟、肌肉、花生、大豆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步驟S20中所述碳水化合物原材料為谷物、瓜果、植物莖葉中的一種或幾種。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牲畜飼料能有效克服現有飼料存在的品質差,吸收差,利用率低、成本高等問題,提供一種高品質的牲畜飼料。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牲畜飼料,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20%-35%的蛋白質源、50%-69%的碳水化合物源、10%-12%的益生菌、1%-3%的復合維生素。具體地,本實施例中,蛋白質源為氨基酸和/或小分子肽,碳水化合物源為單糖和/或低聚糖。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益生菌為質量比為3:2:1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或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中的任意一種。益生菌成分添加到牲畜飼料中后,能增強牲畜本身的體質和健康,減少或避免獸藥的應用,使肉、奶等畜牧制品在人類食用后,體現在養生、美味、健康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復合維生素由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組成。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抗不育維生素,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結構相似的酚類化合物。其可以作為牲畜體內的抗氧劑,與硒協同作用,阻止細胞內、外不飽和脂肪酸和其他易氧化物的氧比,防止肝組織壞死和肌肉受損。同時,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抗應激作用等。維生素A:為環狀不飽和一元醇。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維持一切上皮組織的完整,促進結締組織中粘多糖的合成、維持正常的視覺等。當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組織會產生增生,角質化等影響。維生素D:屬固醇類衍生物,為無色晶體。其主要生理功能為調節鈣、磷代謝,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調節腎臟對鈣、磷的排泄。牲畜缺乏維生素D會表現為僵拘和衰弱、心率加快、消化紊亂等癥狀。具體實施方式中,蛋白質源為富含蛋白質的原材料(包括動物性蛋白和/或植物性蛋白)經過粉碎、蛋白酶酶解、分離、滅活蛋白酶、濃縮之后再進行濃縮、干燥所得的產物。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富含蛋白質的原材料粉碎,按原材料與水的重量比為1:18—25的比例加入水,攪拌均勻,制成漿液;b,用氫氧化鈣將漿液的pH值調至7.0,按漿液與蛋白酶的重量比為50:1的比例加入活性為1000—2000U/克的蛋白酶,升溫至40—60℃,保溫酶解6—8小時,得蛋白酶解液;c,將蛋白酶解液分離,取濾液放入高壓滅菌鍋中,升溫至120℃,維持30分鐘,殺菌并使蛋白酶失活;d,殺菌失活后蛋白酶濃縮、干燥,即得蛋白質源,其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和/或小分子肽。優選地,動物性蛋白為動物肌肉、血液、內臟中的一種或多種,植物性蛋白為花生、大豆中的一種或兩種。在具體實施方式中,碳水化合物源為富含淀粉或者纖維素的原材料(谷物、莖葉、根莖或者瓜果中的一種或幾種)經過粉碎、熟化、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淀粉酶二次酶解、分離、除渣之后,再進行濃縮、干燥所得的產物。具體包括如下步驟:a,將富含淀粉或者纖維素的原材料粉碎,按原材料與水的重量比為1:30—65的比例加入水,攪拌均勻,制成漿液;b,將漿液升溫至60—120℃,維持65—80分鐘,充分熟化,得糊化液;c,將糊化液降溫至40℃,用乳酸或者檸檬酸將糊化液的pH值調至5.0,按漿液與纖維素酶的重量比為140:1的比例加入活性為4000—5000U/克的纖維素酶,在攪拌下維持30—35℃,保溫酶解5—10小時,得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液;d,用氫氧化鈣溶液將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液的pH值調至7.0,按漿液與淀粉酶的重量比為100:1的比例加入活性為1500—2800U/克的淀粉酶,在攪拌下維持40—60℃,保溫酶解5—10小時,得淀粉酶二次酶解液;e,將淀粉酶二次酶解液離心分離,得濾液;f,取濾液放入高壓滅菌鍋中,升溫至120℃,維持30分鐘,殺菌并使纖維素酶、淀粉酶失活;g,將殺菌滅活后的濾液濃縮、干燥,即得碳水化合物源,其主要成分為單糖和/或低聚糖。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上述牲畜飼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10,取蛋白質原材料經粉碎、蛋白酶酶解、分離、滅活蛋白酶、濃縮、干燥得到蛋白質源;S20,取碳水化合物原材料經粉碎、熟化、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淀粉酶二次酶解、分離、除渣之后,再進行濃縮、干燥得到碳水化合物源;S30,分別稱取設定比例范圍內的蛋白質源、碳水化合物源、益生菌、復合維生素,混合均勻;S40,滅菌后分袋包裝。實施例1:S10,取雞胸肉、小雜魚、花生經粉碎、蛋白酶酶解、分離、滅活蛋白酶、濃縮、干燥得到蛋白質源;S20,取大米、玉米經粉碎、熟化、纖維素酶初步酶解、淀粉酶二次酶解、分離、除渣之后,再進行濃縮、干燥得到碳水化合物源;S30,稱取蛋白質源220g、碳水化合物源650g、益生菌110g、復合維生素20g,混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20%?35%的蛋白質源、50%?69%的碳水化合物源、10%?12%的益生菌、1%?3%的復合維生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20%-35%的蛋白
質源、50%-69%的碳水化合物源、10%-12%的益生菌、1%-3%的復合維生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源為氨基酸和/
或小分子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水化合物源為單糖和
/或低聚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為質量比為3:2:
1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或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
桿菌中的任意一種。
5.一種牲畜飼料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上述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
牲畜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雪嬌,
申請(專利權)人:程雪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