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單螺桿壓縮機,其包括壓縮機殼體、螺桿轉子和滑閥,所述滑閥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上的滑閥腔中,所述壓縮機殼體上設有排氣腔,所述排氣腔包括設置在壓縮機殼體上的內腔凹槽和設置在滑閥腔中的排氣口,所述內腔凹槽與所述滑閥腔相通,其中,所述內腔凹槽的第一側壁的至少靠近所述滑閥腔的那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傾斜,并且傾斜的方向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為靠近吸氣側的側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能夠實現在任何負荷下都能降低排氣損失,特別是通過內腔凹槽排氣時的排氣損失,同時減小因排氣損失引起的排氣噪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縮機
,具體涉及一種單螺桿壓縮機。
技術介紹
單螺桿壓縮機工作時,在排氣的初始階段往往存在排氣損失,并因此導致壓縮機產生噪音。對此,專利文獻CN201747603U公開了一種新型節能降噪排氣三角口單螺桿壓縮機,其中,通過將壓縮機殼體內壁的排氣三角口的斜邊設置成與螺桿螺旋槽齒頂曲線完全吻合,從而減小了排氣損失,降低了排氣噪音。然而,這種設置僅適用于無滑閥調節的單螺桿壓縮機。對于有滑閥的單螺桿壓縮機而言,滑閥可沿螺桿的軸線進行移動,若保證某一時刻螺桿的螺旋線與排氣腔的排氣線相吻合,那么當滑閥移動后,壓縮機的排氣線必然隨著滑閥的移動而變化,因此并不能保證在各負荷下都能使螺桿螺旋線與排氣線相吻合,那也就必然存在因排氣線與螺桿螺旋線不吻合而造成的排氣阻力以及排氣噪音。因此,優化具有滑閥的單螺桿壓縮機的排氣腔,對于提升單螺桿壓縮機的性能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現狀,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螺桿壓縮機,其具有不同于現有技術的排氣腔,從而能夠明顯減小壓縮機排氣損失,降低排氣噪音。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單螺桿壓縮機,其包括壓縮機殼體、螺桿轉子和滑閥,所述滑閥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上的滑閥腔中,所述壓縮機殼體上設有排氣腔,所述排氣腔包括設置在壓縮機殼體上的內腔凹槽和設置在滑閥腔中的排氣口,所述內腔凹槽與所述滑閥腔相通,其中,所述內腔凹槽的第一側壁的至少靠近所述滑閥腔的那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傾斜,并且傾斜的方向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為靠近吸氣側的側壁。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的整體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傾斜。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的傾斜部分的槽口邊緣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槽的后側棱邊重合,所述后側棱邊為靠近排氣側的棱邊。優選地,所述內腔凹槽的第二側壁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垂直,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一側壁相對。優選地,所述內腔凹槽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均相連的第三側壁,所述第三側壁與所述滑閥腔相對。優選地,所述第三側壁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平行。優選地,所述滑閥包括位于前部的滑閥頭部和位于后部的導向部,所述滑閥頭部的后端設有排氣控制線,在滑閥的滑動過程中,所述排氣控制線至少部分地遮蔽所述排氣口。優選地,所述排氣控制線的形狀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槽的后側棱邊的形狀相同。優選地,所述滑閥頭部的前端與所述壓縮機殼體的內腔壁之間設置有旁通口,所述滑閥向前滑動至滑閥頭部的前端與所述內腔壁貼合時,所述旁通口被關閉。替代地,所述滑閥頭部的前端未設置旁通口。本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能夠實現在任何負荷下都能降低排氣損失,特別是通過內腔凹槽排氣時的排氣損失,同時減小因排氣損失引起的排氣噪音。進一步地,當應用于可調壓比的單螺桿壓縮機時,本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還能夠增大壓縮機的內壓比,使壓縮機的適用性更廣,能效進一步提升。附圖說明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圖中:圖1為一種典型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示出了滑閥、螺桿轉子、軸承箱組件等組成部分;圖2為現有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示出了排氣腔的結構;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示意地示出了排氣腔結構優化的過程;圖4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示意地示出了排氣腔的一種優選結構;圖5-7示意地示出了本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在能量調節過程中排氣腔與滑閥的對應關系。具體實施方式針對現有的單螺桿壓縮機所存在的在滑閥能量調節過程中排氣腔處排氣阻力較大、排氣噪音較大的問題,本技術經過研究,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概括地說,本技術的解決方法是通過優化排氣腔的結構來減小能量調節過程中壓縮機的排氣損失,進而降低壓縮機的排氣噪音。通過本技術的解決方案,另外還能提高壓縮機的內壓比。如圖1所示,單螺桿壓縮機的一種典型結構包括螺桿轉子6、滑閥4和星輪(圖中未示出)。其中,螺桿轉子6的轉子軸通過轉子主軸承7安裝至轉子主軸承箱71,轉子軸的端部設置主軸承壓蓋72以固定轉子主軸承7的內圈,轉子主軸承7的外圈則由法蘭壓蓋73進行固定。法蘭壓蓋73的外側設置有氣缸,氣缸內設置有活塞8,氣缸端部由氣缸端蓋9進行封閉,活塞桿穿過氣缸端蓋9伸出,并與懸臂桿48固定連接。懸臂桿48的另一端與滑閥4的滑閥導桿45連接,例如,滑閥導桿45的后端穿過懸臂桿48,并采用鎖緊螺母47進行鎖緊。滑閥導桿45的另一端滑動地穿過法蘭壓蓋73,并與滑閥4的后端固定連接。滑閥彈簧46套設在滑閥導桿45上,并被置于懸臂桿48和法蘭壓蓋73之間。當活塞腔中引入壓力流體時,活塞可在兩側壓差的作用下產生滑動,進而通過懸臂桿48帶動滑閥4進行滑動,以實現對單螺桿壓縮機的能量調節。滑閥彈簧46的作用主要是協助滑閥4復位。具體地,現有技術的單螺桿壓縮機的局部結構如圖2所示。圖2中示意地示出了螺桿轉子6、星輪2、星輪支架3、轉子主軸承7、滑閥4、壓縮機殼體以及排氣腔(包括A和B兩部分)。示例地,壓縮機殼體上設有噴油孔17,以用于向壓縮腔噴入潤滑油。在壓縮機的吸氣側(圖中左側)和排氣側(圖中右側)均設置有支承螺桿轉子6的轉子軸的轉子主軸承7(圖中僅示出左側軸承)。典型地,壓縮機殼體分為上下兩個殼體內腔(未示出),星輪組件(包括星輪2和星輪支架3)在上下兩個殼體內腔的隔斷面處插入。螺桿轉子6有六個螺旋槽,并且在吸氣側設置有吸氣倒角63。每個螺旋槽都有兩條棱邊,分別為前側棱邊61和后側棱邊62,其中,靠近吸氣側的棱邊為前側棱邊,靠近排氣側的棱邊為后側棱邊。一個螺桿轉子6與兩個星輪2進行嚙合,并與殼體內腔共同形成封閉的壓縮腔。通常,壓縮機的殼體內腔的吸氣端邊界16與螺桿轉子6的前側棱邊61的曲線形狀相吻合。為實現單螺桿壓縮機的能量調節,滑閥4共設有兩個,且分別安裝于壓縮機殼體的兩個滑閥腔內,滑閥4能沿螺桿轉子6的軸線方向移動。典型地,滑閥4包括位于前部(圖2中為左側)的滑閥頭部和位于后部(圖2中為右側)的導向部43,滑閥頭部和導向部43兩者通過連桿部44固定連接在一起。作為一種示例,滑閥頭部的前端42與壓縮機殼體的內腔壁18之間設置有旁通口,即圖2中所示出的位于滑閥頭部的前端42與該內腔壁18之間的空間。當滑閥4向前滑到最前端時,滑閥頭部的前端42與該內腔壁18貼合(形狀重合),共同組成封閉的壓縮腔,此時該旁通口被關閉,滑閥處于最大負荷(也即,單螺桿壓縮機的負荷最大)。當滑閥4進行能量調節時,滑閥頭部的前端42會與殼體內腔壁18分開并逐漸遠離,滑閥頭部的后端也會隨著滑閥向后(圖中為向右)移動。通常,所述滑閥頭部的后端設有排氣控制線41,并且優選地,滑閥4的排氣控制線41的形狀與螺桿轉子6的螺旋槽的后側棱邊62的形狀相接近,優選二者形狀一致。通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螺桿壓縮機,其包括壓縮機殼體、螺桿轉子和滑閥,所述滑閥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上的滑閥腔中,所述壓縮機殼體上設有排氣腔,所述排氣腔包括設置在壓縮機殼體上的內腔凹槽和設置在滑閥腔中的排氣口,所述內腔凹槽與所述滑閥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凹槽的第一側壁的至少靠近所述滑閥腔的那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傾斜,并且傾斜的方向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側壁為靠近吸氣側的側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單螺桿壓縮機,其包括壓縮機殼體、螺桿轉子和滑閥,所述滑
閥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上的滑閥腔中,所述壓縮機殼體上設有排
氣腔,所述排氣腔包括設置在壓縮機殼體上的內腔凹槽和設置在滑閥腔中
的排氣口,所述內腔凹槽與所述滑閥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凹槽
的第一側壁的至少靠近所述滑閥腔的那一部分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
傾斜,并且傾斜的方向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第一
側壁為靠近吸氣側的側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
的整體相對于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
的傾斜部分的槽口邊緣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螺旋槽的后側棱邊重合,所述后
側棱邊為靠近排氣側的棱邊。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單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
腔凹槽的第二側壁與所述螺桿轉子的軸線垂直,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一
側壁相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中甫,崔中,劉偉健,馮業,胡余生,魏會軍,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