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該馳放氣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中,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通過第一氣化管線與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第一火炬,通過第一火炬管線與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氣化設備,通過第二氣化管線與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第二火炬,通過第三火炬管線與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當兩個處理裝置中的一個停車不工作時,可以將馳放氣向另一個處理裝置中的火炬中排放,進而保證馳放氣緩沖罐能夠正常使用,進而保證第二硫回收設備與第二氣化設備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化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馳放氣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1、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中,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3與第一火炬7,第二處理裝置20包括第二硫回收設備5與第二氣化設備4。其中,第二硫回收設備5與馳放氣緩沖罐1通過回收管線01相連接,第一氣化設備3與馳放氣緩沖罐1通過第一氣化管線03相連接,第二氣化設備4與馳放氣緩沖罐1通過第二氣化管線04相連接,第一火炬7與馳放氣緩沖罐1的底端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相連接,第一火炬7與馳放氣緩沖罐1的頂端通過第二火炬管線07相連接。第一火炬管線05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調節閥100,用于調整馳放氣緩沖罐內的壓力,當馳放氣緩沖罐1中的氣體壓力較大時,壓力調節閥100打開,將部分馳放氣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排出到第一火炬7中,以減小馳放氣緩沖罐1中的氣體壓力。第二火炬管線07上設置有安全閥500,同樣也是用來調整馳放氣緩沖罐1內的壓力的,當馳放氣緩沖罐1內的壓力大于其壓力閾值,安全閥500打開,馳放氣通過第二火炬管線07輸送至第一火炬7中。當第一處理裝置停車檢修時,馳放氣無法向第一火炬7放空,進而造成馳放氣緩沖罐1無法正常使用,造成第二硫回收設備5與第二氣化設備4無法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當第一處理裝置停車檢修時,馳放氣無法向第一火炬放空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通過第一氣化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第一火炬,通過第一火炬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上述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氣化設備,通過第二氣化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第二火炬,通過第三火炬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進一步地,上述第一火炬管線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調節閥。進一步地,上述第一火炬管線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進一步地,上述第三火炬管線上設置有第二壓力自調閥和/或第二開關閥。進一步地,上述第三火炬管線將上述第二火炬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的頂端相連接。進一步地,第一火炬通過第一火炬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的底端相連接,上述第一處理裝置中還包括第二火炬管線,上述第二火炬管線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的頂端與上述第一火炬相連接,且上述第二火炬管線上設置有安全閥。進一步地,上述第一氣化管線上設置有第三開關閥。進一步地,上述第一火炬管線與上述第三火炬管線具有公共線路,上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設置在上述公共線路上。進一步地,上述處理系統還包括:第一盲板,當上述第一處理裝置停車時,將上述第一盲板設置在上述第一開關閥處;和/或第二盲板,當上述第一處理裝置停車時,將上述第二盲板設置在上述安全閥處;和/或第三盲板,當上述第一處理裝置停車時,將上述第三盲板設置在上述第三開關閥處。進一步地,上述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硫回收設備,通過回收管線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相連接。應用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當兩個處理裝置中的一個停車不工作時,可以將馳放氣向另一個處理裝置中的火炬中排放,進而保證馳放氣緩沖罐能夠正常使用,進而保證第二硫回收設備與第二氣化設備正常運行。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馳放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申請一種典型實施方式提出的馳放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管線改造前的馳放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4示出了管線改造后的馳放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1、馳放氣緩沖罐;3、第一氣化設備;4、第二氣化設備;5、第二硫回收設備;7、第一火炬;8、第二火炬;9、再生回流罐;01、回收管線;03、第一氣化管線;04、第二氣化管線;05、第一火炬管線;06、第三火炬管線;07、第二火炬管線;09、回流管線;050、第一火炬管線分支;056、公共線路;100、第一壓力調節閥;200、第一開關閥;400、第二開關閥;500、安全閥;600、第三開關閥;700、第四開關閥;800、第五開關閥;201、第一盲板;501、第二盲板;601、第三盲板;701、第四盲板;801、第五盲板。具體實施方式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正如
技術介紹
所介紹的,現有技術中的馳放氣處理系統中只在第一處理裝置中具有一個火炬,當該火炬不工作時,馳放氣無法排放,進而造成第二氣化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為了解決如上的問題,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根據本申請一種典型的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提供了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上述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1、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3與第一火炬7,并且第一氣化設備3通過第一氣化管線03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第一火炬7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上述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氣化設備4與第二火炬8,其中,第二氣化設備4通過第二氣化管線04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第二火炬8通過第三火炬管線06與上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上述的馳放氣系統中包括兩個火炬,分別為第一火炬7與第二火炬8,當兩個火炬中的一個停車不工作時,可以將馳放氣向另一個處理裝置中的火炬中排放,進而保證馳放氣緩沖罐1能夠正常使用,進而保證第二氣化設備4正常運行。為了進一步保證馳放氣緩沖罐1正常工作,進而保證第二氣化設備4正常工作,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述第一火炬管線05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調節閥100。該閥用于調整馳放氣緩沖罐1內的壓力,當馳放氣緩沖罐1中的氣體壓力較大時,第一壓力調節閥100打開,將部分馳放氣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排出到第一火炬7中,以減小馳放氣緩沖罐1中的氣體壓力。本申請的另一種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述第一火炬管線05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200,當第一處理裝置工作時,第一火炬7正常工作,這時,需要將第一開關閥200打開;當第一處理裝置不工作時,第一火炬7也不工作,這時,需要將第一開關閥200關閉。通過第一開關閥200能夠更好地控制馳放氣是否通向第一火炬7,進而能夠進一步保證馳放氣緩沖罐1的正常工作,進而保證其他的馳放氣處理設備,例如第二氣化設備4正常運行。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保證馳放氣緩沖罐的正常工作,本申請的一種實施例中,上述第三火炬管線上設置有第二壓力自調閥。本申請的另一種實施例中,上述第三火炬管線06上設置有第二開關閥400,這樣當第一處理裝置不工作時,將第二開關閥400打開,這樣能夠更高效地將馳放氣緩沖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所述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1)、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3),通過第一氣化管線(03)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第一火炬(7),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所述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氣化設備(4),通過第二氣化管線(04)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以及第二火炬(8),通過第三火炬管線(06)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馳放氣處理系統,所述處理系統包括馳放氣緩沖罐(1)、第一處理裝置與第二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化設備(3),通過第一氣化管線(03)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第一火炬(7),通過第一火炬管線(05)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所述第二處理裝置包括:第二氣化設備(4),通過第二氣化管線(04)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以及第二火炬(8),通過第三火炬管線(06)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炬管線(05)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調節閥(100)。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炬管線(05)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20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火炬管線(06)上設置有第二壓力自調閥和/或第二開關閥(40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火炬管線(06)將所述第二火炬(8)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1)的頂端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炬(7)通過所述第一火炬管線(05)與所述馳放氣緩沖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偉,龐月建,朱清國,葉再興,張利康,袁向平,
申請(專利權)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陜西神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