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提高紙板成形效率的紙板成形裝置,包括升降組件和成形組件,成形組件包括安裝框和設在安裝框上的至少一組成形單元,安裝框設在升降組件的活動端,成形單元包括折彎基座、驅動件和推動件,折彎基座和驅動件均安裝在安裝框上,推動件固定在驅動件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件工作帶動推動件做直線往復運動,折彎基座位于推動件運動軌跡線的一側,所述推動件具有第一作業面,折彎基座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第一抵靠面所在平面和第二抵靠面所在平面相交,第一作業面和第二抵靠面平行,第一抵靠面與升降機構的升降方向平行,在與推動件的運動軌跡相垂直的方向上,第一作業面和第二抵靠面之間的最小間距大于紙板的厚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成形紙板的紙板成形裝置。
技術介紹
授權公告號為CN103466199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裝于包裝箱內以保持包裝箱內物品與包裝箱之間間隔距離的支撐架,如圖1所示,其支撐架本體01頂部部位的連接部Ⅰ03、支撐部Ⅱ02以及裙邊Ⅰ04依次彎折后形成凹折結構,同樣,連接部Ⅱ06、支撐部Ⅴ05以及裙邊Ⅱ07依次彎折后形成凹折結構,連接部Ⅲ09、支撐部Ⅷ08以及裙邊Ⅲ010依次彎折后形成凹折結構,這些凹折結構在成形過程相同,均是先從片層結構依次彎折后最終形成凹折結構。以連接部Ⅰ03、支撐部Ⅱ02以及裙邊Ⅰ04依次彎折后形成凹折結構為例,該凹折結構折彎過程中,初始狀態下,連接部Ⅰ03、支撐部Ⅱ02、裙邊Ⅰ04以及支撐架本體01的側邊為一直片層結構上的三個不同部分,成形時,連接部Ⅰ03相對支撐架本體01的側邊彎折,然后支撐部Ⅱ02相對連接部Ⅰ03彎折,最后裙邊Ⅰ04相對連接部Ⅰ03彎折,最終形成凹折結構。在上述彎折操作中,第一次彎折(即連接部Ⅰ03相對支撐架本體01折彎)雖然已經有自動化設備可以自動彎折,但是成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達到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紙板成形效率的紙板成形裝置。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方案:一種紙板成形裝置,包括成形組件,所述成形組件包括安裝框和設在安裝框上的至少一組成形單元,成形單元包括折彎基座、驅動件和推動件,折彎基座和驅動件均安裝在安裝框上,推動件固定在驅動件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件工作帶動推動件做直線往復運動,折彎基座位于推動件運動軌跡線的一側,所述推動件朝向折彎基座的一側具有第一作業面,折彎基座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第二抵靠面位于折彎基座朝向推動件運動軌跡線的一側,第一作業面和第二抵靠面平行,第一抵靠面所在平面和第二抵靠面所在平面相交。該紙板成形裝置在初始狀態下,在沿著推動件的運動軌跡的方向上,推動件處于遠離折彎基座的位置,工作時,將紙板伸入折彎基座和推動件之間,使紙板的待折彎部分位于推動件的運動軌跡上,然后驅動件工作帶動推動件向紙板運動至與紙板的待折彎部分接觸,推動件繼續運動,紙板的主體部分靠在折彎基座具有第一抵靠面上,使紙板的待折彎部分在推動件的推動下彎折。作為優選,所述紙板成形裝置還包括升降組件,安裝框設在升降組件的活動端,第一抵靠面與升降組件的升降方向平行。設置升降組件以后,工作時,升降組件帶動成形組件向紙板所在位置運動使紙板伸入折彎基座和推動件之間,完全自動化操作。作為優選,所述成形單元還包括設在安裝框上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導向面,導向面與升降組件的升降方向傾斜。設置導向板以后,升降組件帶動成形組件向紙板所在位置運動的過程中,紙板在導向板的導向面的導向作用下可以順利的伸入折彎基座和推動件之間。作為優選,所述安裝框上設有三組成形單元,其中兩組成形單元的折彎基座上的第一抵靠面位置相對且相互平行、并且均垂直于另一組成形單元的折彎基座上的第一抵靠面。作為優選,所述驅動件為直線氣缸。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以后,通過折彎基座和推動件相配合,折彎基座擋在紙板的一側,推動件在驅動件的帶動下從紙板的另一側向紙板運動并最終將紙板折彎,能夠提高彎折操作的成功率。附圖說明圖1為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Ⅰ;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Ⅱ;圖4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圖Ⅰ;圖6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圖Ⅱ;圖7為本技術的工作狀態圖Ⅲ;圖8為圖7中A處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至4所示為本技術一種紙板成形裝置的優選實施例,其主要包括升降組件和成形組件。下面以升降組件的升降方向為豎直方向為參照對該紙板成形裝置的結構進行詳細描述。升降組件主要為一個直線升降氣缸6,直線升降氣缸6的缸體固定在機架7上,活塞端朝下作為升降組件的活動端使用。成形組件包括安裝框1和設在安裝框1上的三組成形單元。其中,安裝框1固定在直線升降氣缸6的活塞端,每組成形單元均包括折彎基座4、驅動件2、推動件3和導向板5,折彎基座4、驅動件2和導向板5均安裝在安裝框1上,驅動件2為一個傾斜設置的直線氣缸,其位于折彎基座4的上方,該直線氣缸的缸體與安裝框1固定連接、活塞端作為驅動件2的動力輸出端使用,推動件3固定在該直線氣缸的活塞端,驅動件2工作帶動推動件3做直線往復運動,推動件3為板狀結構,其一側具有第一作業面31,并且第一作業面31與推動件3的運動軌跡線平行。折彎基座4整體上呈長條狀結構,其位于推動件3運動軌跡線的一側,并且在垂直于推動件3的運動軌跡線的方向上,第一作業面31位于推動件3朝向折彎基座4的一側。在安裝框1上設有長槽11,折彎基座4的兩端通過銷軸安裝在長槽11中以使折彎基座4的位置可調,折彎基座4的側表面具有第一抵靠面41和第二抵靠面42,在垂直于推動件3的運動軌跡線的方向上,第二抵靠面42位于折彎基座4朝向推動件3的一側,并且,第一抵靠面41所在平面和第二抵靠面42所在平面相交,第一抵靠面41和第二抵靠面42所成的夾角為銳角,第一抵靠面41和第二抵靠面42的相交部位平滑過渡。導向板5位于折彎基座4的下方,其為一個傾斜設置的板狀結構,導向板5的一側表面形成導向面51,導向面51與升降組件的升降方向傾斜,并且,自上而下,導向面51在水平方向上與驅動件的距離逐漸增大。三組成形單元中,其中兩組成形單元的折彎基座4上的第一抵靠面41位置相對且相互平行、并且二者均垂直于剩余一組成形單元的折彎基座4上的第一抵靠面41。在每組成形單元中,推動件3的第一作業面31位于推動件3朝向折彎基座4上的第二抵靠面42的一側,并且第一作業面31和第二抵靠面42平行,折彎基座4上的第一抵靠面41與升降組件的升降方向平行,并且第一作業面31和第二抵靠面42之間的間距H大于紙板的厚度。當然,針對不同的操作對象間距的大小會不一樣,無論間距相對操作對象的厚度如何調整,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達到彎折操作對象。該紙板成形裝置主要用于彎折如圖1所示的由紙板彎折而形成的支撐架上的一部分紙板,工作過程如下:初始狀態下,升降組件的直線升降氣缸、驅動件2(即直線氣缸)均處于收縮狀態,支撐架的支撐架本體01成形后形成三個側面,每個側面的頂部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紙板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形組件,所述成形組件包括安裝框(1)和設在安裝框(1)上的至少一組成形單元,成形單元包括折彎基座(4)、驅動件(2)和推動件(3),折彎基座(4)和驅動件(2)均安裝在安裝框(1)上,推動件(3)固定在驅動件(2)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件(2)工作帶動推動件(3)做直線往復運動,折彎基座(4)位于推動件(3)運動軌跡線的一側,所述推動件(3)朝向折彎基座(4)的一側具有第一作業面(31),折彎基座(4)具有第一抵靠面(41)和第二抵靠面(42),第二抵靠面(42)位于折彎基座(4)朝向推動件(3)運動軌跡線的一側,第一作業面(31)和第二抵靠面(42)平行,第一抵靠面(41)所在平面和第二抵靠面(42)所在平面相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紙板成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形組件,所述成形組件包括安裝框
(1)和設在安裝框(1)上的至少一組成形單元,成形單元包括折彎基座(4)、
驅動件(2)和推動件(3),折彎基座(4)和驅動件(2)均安裝在安裝框(1)
上,推動件(3)固定在驅動件(2)的動力輸出端,驅動件(2)工作帶動推
動件(3)做直線往復運動,折彎基座(4)位于推動件(3)運動軌跡線的一
側,所述推動件(3)朝向折彎基座(4)的一側具有第一作業面(31),折彎
基座(4)具有第一抵靠面(41)和第二抵靠面(42),第二抵靠面(42)位
于折彎基座(4)朝向推動件(3)運動軌跡線的一側,第一作業面(31)和
第二抵靠面(42)平行,第一抵靠面(41)所在平面和第二抵靠面(42)所
在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中偉,史正,厲大洪,姜鈺,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中亞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