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包括氣囊本體、氣囊束縛裝置、氣囊內腔、密封體、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所述的氣囊本體外有束縛裝置固定在人體上,氣囊本體內有氣囊內腔,氣囊本體放置有密封體,密封體內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體積小,無高壓高溫的隱患,安全、無毒,反應可控,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生命救援救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
技術介紹
目前,已有的水面活動防護措施包括事先穿戴好的充氣設備,或者借助于現場的救生員。但是對于不適用充氣設備的游泳或潛水愛好者來說,或者對于缺少救生員的戶外水域,溺水的危險比較大。目前全世界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溺水身亡是最主要的死因。傳統上救生用的氣囊使用人工吹氣,或者二氧化碳高壓氣瓶或者三疊氮化合物熱反應作為氣囊的氣體來源,本法與上述方法相比,體積小,無高壓高溫的隱患,安全,無毒,操作簡單自動,反應可控。碳酸氫鹽化合物包含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銨等,無毒無味,呈白色固體粉末狀。碳酸氫鹽化合物與酸,水共同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可作為氣囊的氣體來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自動,體積小,無高壓高溫的隱患,安全、無毒,反應可控,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提供了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包括氣囊本體、氣囊束縛裝置、氣囊內腔、密封體、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所述的氣囊本體外有束縛裝置固定在人體上,氣囊本體內有氣囊內腔,氣囊本體放置有密封體,密封體內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體1為透水紡織物。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體1采用不透水材料制成。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體積小,無高壓高溫的隱患,安全、無毒,反應可控,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使用示意圖;其中,1.氣囊本體,1.1.氣囊內腔,2.密封體,3.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是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請參照圖1至圖3,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的使用示意圖。在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包括氣囊本體1、氣囊內腔1.1、密封體2、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所述的氣囊體1上設有氣囊內腔1.1,氣囊內腔1.1內放置有密封體2,密封體2內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具體的,使用時,使用者先將本氣囊體1束縛在身體上,同時,氣囊體1附著在使用者身體表面,使氣囊體1處于折疊狀態不影響使用者的活動,當使用者正常活動時,該氣囊體1處于無氣狀態,氣囊體1內的密封體2處于密封狀態;當溺水危險發生時,使用者施力使氣囊體1內部的密封體2破裂,能夠使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擴散到氣囊內腔1.1里,同時,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與水共同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該氣體膨脹氣囊體1,使用者因此獲得浮力,從而獲救。其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體積小,無高壓高溫的隱患,安全、無毒,反應可控,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體1為透水紡織物,因此,水能夠滲透到氣囊內腔1.1內與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發生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能夠膨脹氣囊本體1,同時水分子能夠填充在織物的縫隙中,阻止了氣囊體1內氣體的逃逸,因此,能夠使使用者獲得浮力,從而獲救,同時,透水紡織物具有重量較輕和柔性較好的特點,因此,便于使用者的穿戴和折疊。進一步的,所述的氣囊體1采用不透水材料制成,能夠將適量的水和內部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的密封體2分別放入氣囊內腔1.1,使用時,通過擠壓或拉伸氣囊體1使密封體2破裂,水與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發生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能夠膨脹氣囊體1,因此,能夠使使用者獲得浮力,從而獲救,同時,也能夠將水放置在密封體2內部,將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3和裝有水的密封體2分別放入氣囊內腔1.1,因此,當打破密封體2時,實現以上同樣的效果。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包括氣囊本體、氣囊束縛裝置、氣囊內腔、密封體、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本體外有束縛裝置固定在人體上,氣囊本體內有氣囊內腔,氣囊本體放置有密封體,密封體內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溺水救援的碳酸氫鹽化學反應充氣氣囊,包括氣囊本體、氣囊束縛裝置、氣囊內腔、密封體、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本體外有束縛裝置固定在人體上,氣囊本體內有氣囊內腔,氣囊本體放置有密封體,密封體內放置有碳酸氫鹽和酸的混合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曉華,
申請(專利權)人:邱曉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