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研磨器,具體涉及一種兩用研磨器。
技術介紹
研磨器的功能就是把胡椒粒和鹽粒等小顆粒調味品研磨成粉狀,以便調味使用。為了提高菜肴的可口度、保證所使用食材的新鮮度,能夠對調味料進行現磨現用的家用研磨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而現有的研磨器通常只有一個瓶體,只能放置一種物料,如果需要對多種物料進行研磨,則需要配備多個研磨器,占用存儲空間多。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研制出了一種能同時存放多種物料的研磨器,該類研磨器包括一個瓶體,該瓶體內設有隔板將瓶體分隔為多個相互間隔的空腔,每個空腔內放置一種物料,各空腔內的物料共用一套研磨頭組件進行研磨。由于物料通常是研磨成小顆粒或粉狀使用,所以,研磨后的顆粒或粉末不可避免地會殘留在研磨頭組件的表面上。這樣在轉換研磨另外一種物料時,該種物料就會與殘留在研磨頭組件上的其它物料混合,相互串味,使味道不純,影響口感。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用研磨器。本實用新型的兩用研磨器能夠同時盛放兩種不同的調味料,使用時,不會串味。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兩用研磨器,該兩用研磨器包括上蓋、上殼體、下殼體、轉軸、驅動片和研磨裝置等零部件。上述上蓋遮蓋在上殼體的上端,所述上蓋上均布有若干個出料孔,所述上蓋的中部固連有旋轉螺母;所述上殼體的上端中部設置有用于安裝上蓋的上蓋沉槽。上述上殼體內凹設有環形容置槽,上述若干個出料孔與環形容置槽內腔相通,以r>便倒出環形容置槽內盛放的調味料;所述上殼體的中部設置有轉軸穿孔;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套合部,上述套合部為設置在上殼體底部的凸緣環,所述套合部與下殼體的上端口套合;所述上殼體下側還設置有驅動片。上述驅動片為沖壓件,其周部沖壓有多個舌片,所述驅動片經舌片固定在上殼體的下端中部。上述下殼體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的底部設置有研磨裝置。上述轉軸設置在下殼體和上殼體的內腔中,所述轉軸為多邊形轉軸,所述驅動片中部對應設置有多邊形孔。所述轉軸的下端與研磨裝置傳動連接,以便帶動研磨裝置進行研磨作業。所述研磨裝置包括內研磨齒和外研磨環,所述內研磨齒經安裝片固定在筒狀體的底部,所述外研磨環與轉軸的下端傳動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依次穿過驅動片和上殼體后與旋轉螺母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兩用研磨器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緊湊等優點,其上殼體環形容置槽可以用于盛放較細的不需要研磨的調味料,例如細鹽等。本技術的下殼體的內腔可用于盛放待研磨的調味品,例如胡椒粒等。上殼體環形容置槽內的調味料從上蓋的出料孔排出,而下殼體內腔的調味品經過研磨后從下殼體的下部排出,兩種不同調味料的排出方式不同,不會串味。轉動上殼體,上殼體底部的驅動片帶動轉軸轉動,而轉軸下端帶動研磨裝置工作,下殼體內的調味品經研磨后排出,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中兩用研磨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上蓋的俯視圖。圖3為實施例中上殼體的仰視圖。圖4為實施例中下殼體的仰視圖。標號說明:1-上蓋2-上殼體3-下殼體4-轉軸5-驅動片6-研磨裝置7-出料孔8-環形容置槽9-套合部10-四邊形孔11-安裝片12-旋轉螺母13-舌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上述
技術實現思路
和構造特點能更容易地被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技術要點對本申請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的兩用研磨器,該兩用研磨器包括上蓋1、上殼體2、下殼體3、轉軸4、驅動片5和研磨裝置6等零部件。上述上蓋1遮蓋在上殼體2的上端,所述上蓋1上均布有六個出料孔7,所述上蓋的中部鉚接有旋轉螺母12。所述上殼體2的上端中部設置有用于安裝上蓋1的上蓋沉槽。上述上殼體2內凹設有環形容置槽8,上蓋1的六個出料孔7均與環形容置槽8內腔相通,以便倒出環形容置槽8內盛放的調味料。所述上殼體2的中部設置有轉軸穿孔;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套合部9,上述套合部9為設置在上殼體底部的凸緣環,所述套合部與下殼體的上端口套合;所述上殼體2下側還設置有驅動片5。上述驅動片5為沖壓件,其周部沖壓有三個舌片13,所述驅動片5經舌片13固定在上殼體2的下端中部。上述下殼體3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的底部設置有研磨裝置6。上述轉軸4設置在下殼體3和上殼體2的內腔中,所述轉軸4為四邊形轉軸(方軸),所述驅動片中部對應設置有四邊形孔10。所述轉軸4的下端與研磨裝置6傳動連接,以便帶動研磨裝置進行研磨作業。所述研磨裝置包括內研磨齒和外研磨環,所述內研磨齒經安裝片11固定在筒狀體的底部,所述外研磨環與轉軸的下端傳動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依次穿過驅動片和上殼體后與旋轉螺母相連接。本技術的工作方式如下:在上殼體的環形容置槽內放置一種比較細的不需要研磨的調味品,而在下殼體中放置待研磨的調味品,將上殼體套合在下殼體上端,蓋上上蓋,通過旋轉螺母將上蓋壓緊在上殼體的上端,整個兩用研磨器安裝完成。如果需要用到上殼體內的調味品,只需將兩用研磨器傾斜倒置,并抖動,以便上殼體內的調味品能夠從出料孔中掉出。如果需要用到下殼體內的調味品時,轉動上殼體,上殼體底部的驅動片帶動轉軸轉動,而轉軸下端帶動研磨裝置工作,下殼體內的調味品經研磨后排出。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兩用研磨器,包括上蓋、上殼體、下殼體、轉軸、驅動片和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遮蓋在上殼體的上端,所述上蓋上均布有若干個出料孔,所述上蓋的中部固連有旋轉螺母;所述上殼體內凹設有環形容置槽,上述若干個出料孔與環形容置槽內腔相通,所述上殼體的中部設置有轉軸穿孔;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套合部,所述套合部與下殼體的上端口套合;所述上殼體下側還設置有驅動片;所述下殼體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的底部設置有研磨裝置;所述轉軸設置在下殼體和上殼體的內腔中,所述轉軸的下端與研磨裝置傳動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依次穿過驅動片和上殼體后與旋轉螺母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兩用研磨器,包括上蓋、上殼體、下殼體、轉軸、驅動片和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蓋遮蓋在上殼體的上端,所述上蓋上均布有若干個出料孔,所述上蓋的中部固
連有旋轉螺母;
所述上殼體內凹設有環形容置槽,上述若干個出料孔與環形容置槽內腔相通,所述上
殼體的中部設置有轉軸穿孔;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套合部,所述套合部與下殼體的上
端口套合;所述上殼體下側還設置有驅動片;
所述下殼體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的底部設置有研磨裝置;
所述轉軸設置在下殼體和上殼體的內腔中,所述轉軸的下端與研磨裝置傳動連接,所
述轉軸的上端依次穿過驅動片和上殼體后與旋轉螺母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