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978066 閱讀: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0:4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包括換向閥、兩個比例電磁鐵以及兩個壓扭聯軸器;每個比例電磁鐵分別通過壓扭聯軸器與閥芯連接;壓扭聯軸器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兩個第一彈性螺旋件、兩個第二彈性螺旋件以及安裝板;第一彈性螺旋件與第二彈性螺旋件的旋向相反,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一彈性螺旋件、第二彈性螺旋件以及安裝板為一體化結構。實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采用壓扭聯軸器的結構,當銜鐵推動第二連接部朝向閥芯運動時,第一彈性螺旋件與第二彈性螺旋件產生相對扭轉以帶動第一連接部旋轉運動,其具有無摩擦傳遞、柔性好且加工裝配簡便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液比例控制系統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
    技術介紹
    電液比例閥是采用比例控制技術,介于開關型液壓閥和電液伺服閥之間的一種液壓元件。由于電液比例閥能夠與電子控制裝置組合,因而便于對各種輸入、輸出信號進行運算處理,以實現復雜的控制功能。同時,電液比例閥具有抗污染、低成本且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在工業生產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現有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一般可采用直動式和導控型兩種結構的設計方案。直動式電液比例換向閥由比例電磁鐵直接驅動閥芯運動,其結構簡單,且可以在零壓力下工作,但由于受比例電磁鐵輸出推力的限制無法實現大流量控制。導控型電液比例換向閥由導閥控制主閥敏感腔的壓力變化,產生較大的液壓靜壓力驅動主閥芯運動,可以實現大流量控制,但其結構復雜,且無法在零導控壓力下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高壓大流量,且結構簡單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了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包括換向閥、兩個分別連接在所述換向閥兩端的比例電磁鐵,以及兩個壓扭聯軸器;所述換向閥包括閥體,以及安裝在所述閥體內的閥芯;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包括殼體,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內的銜鐵;所述閥芯左端臺肩上開設有徑向對稱分布的兩對左端高壓孔,兩對左端高壓孔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芯右端開設有與兩對左端高壓孔對稱的兩對右端高壓孔,兩對右端高壓孔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體內部開設有左感受通道和右感受通道,所述左感受通道與閥芯左端敏感腔相通,所述右感受通道與閥芯右端敏感腔相通;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處于平衡的初始位置時,所述左感受通道與兩對左端高壓孔形成第一交接面積,所述右感受通道與兩對右端高壓孔形成第二交接面積,第一交接面積與第二交接面積相同;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分別通過所述壓扭聯軸器與所述閥芯連接;每個所述壓扭聯軸器包括與所述閥芯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部、與所述銜鐵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部、兩個第一彈性螺旋件、兩個第二彈性螺旋件,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閥體上的安裝板;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以及所述安裝板為一體化結構;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安裝板之間;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為同軸設置的圓柱體;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的旋向與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的旋向相反;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的旋向相同,且關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軸線呈軸對稱;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的旋向相同,且關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軸線呈軸對稱;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在所述第二連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一投影,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在所述第二連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內;當所述銜鐵推動所述第二連接部朝向所述閥芯運動時,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與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產生相對扭轉以帶動所述第一連接部旋轉運動。在本技術所述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中,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的圈數與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的圈數相同。在本技術所述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中,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的圈數為0.45圈~0.48圈。在本技術所述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中,所述安裝板包括呈正方體的板體,以及開設在所述板體中心的通孔;所述第一連接部可在所述通孔中伸縮運動。在本技術所述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中,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還包括套裝在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的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與所述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與所述殼體連接。在本技術所述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中,所述套筒為方形結構;所述方形結構開設有通孔,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置于所述通孔內。實施本技術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采用壓扭聯軸器的結構,當銜鐵推動第二連接部朝向閥芯運動時,兩個第一彈性螺旋件與兩個第二彈性螺旋件產生相對扭轉以帶動第一連接部旋轉運動,從而將銜鐵的直線運動變為閥芯的旋轉運動,與其它電液比例閥相比,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具有無摩擦傳遞、柔性好,體積小且加工裝配簡便等優點;其次,由于第一彈性螺旋件的旋向與第二彈性螺旋件的旋向相反,能夠起到放大閥芯行程,增加閥的額定流量作用;再者,因為在工作壓力為零或失壓時,由于此時閥芯軸向阻力幾乎為零,完全可以由比例電磁鐵直接推動閥芯,發揮直動閥的特點,故能克服傳統導控級電液比例換向閥需要為導控級單獨提供壓力的缺點,使液壓系統更為簡單;最后,通過改變第一彈性螺旋件螺旋升角正切值和第二彈性螺旋件螺旋升角正切值的比例,能方便設計所需放大位移的倍數。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提供的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圖3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兩個壓扭聯軸器分別與閥芯、銜鐵連接的結構圖;圖4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壓扭聯軸器的立體結構圖;圖5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壓扭聯軸器的另一立體結構圖;圖6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壓扭聯軸器的內部結構圖;圖7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壓扭聯軸器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圖1所示的電液比例換向閥中的第二彈性螺旋件的擾度簡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左端”、“右端”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以及圖7所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其包括換向閥1、比例電磁鐵2、壓扭聯軸器3,以及套筒4。具體地,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該換向閥1包括閥體11,以及安裝在閥體11內的閥芯12。該閥芯12左端臺肩上開設有徑向對稱分布的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兩對左端高壓孔121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A口和B口分別為工作油口,T口為回油油口。該閥芯12右端開設有與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對稱的兩對右端高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換向閥(1)、兩個分別連接在所述換向閥(1)兩端的比例電磁鐵(2),以及兩個壓扭聯軸器(3);所述換向閥(1)包括閥體(11),以及安裝在所述閥體(11)內的閥芯(12);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2)包括殼體(21),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21)內的銜鐵(22);所述閥芯(12)左端臺肩上開設有徑向對稱分布的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兩對左端高壓孔(121)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芯(12)右端開設有與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對稱的兩對右端高壓孔(123),兩對右端高壓孔(123)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體(11)內部開設有左感受通道(122)和右感受通道(124),所述左感受通道(122)與閥芯(12)左端敏感腔相通,所述右感受通道(124)與閥芯(12)右端敏感腔相通;所述電液比例換向閥處于平衡的初始位置時,所述左感受通道(122)與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形成第一交接面積,所述右感受通道(124)與兩對右端高壓孔(123)形成第二交接面積,所述第一交接面積與所述第二交接面積相同;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2)分別通過所述壓扭聯軸器(3)與所述閥芯(12)連接;每個所述壓扭聯軸器(3)包括與所述閥芯(12)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部(31)、與所述銜鐵(22)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2)、兩個第一彈性螺旋件(33)、兩個第二彈性螺旋件(34),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閥體(11)上的安裝板(35);所述第一連接部(31)、所述第二連接部(32)、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以及所述安裝板(35)為一體化結構;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部(3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32)之間,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二連接部(32)與所述安裝板(35)之間;所述第一連接部(31)與所述第二連接部(32)為同軸設置的圓柱體;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的旋向與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的旋向相反;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的旋向相同,且關于所述第一連接部(31)的軸線呈軸對稱;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的旋向相同,且關于所述第一連接部(31)的軸線呈軸對稱;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在所述第二連接部(32)靠近所述第一連接部(31)的端面形成第一投影,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在所述第二連接部(32)靠近所述第一連接部(31)的端面形成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內;當所述銜鐵(22)推動所述第二連接部(32)朝向所述閥芯(12)運動時,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與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產生相對扭轉以帶動所述第一連接部(31)旋轉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大流量型電液比例換向閥,其特征在于:包括換向閥(1)、
    兩個分別連接在所述換向閥(1)兩端的比例電磁鐵(2),以及兩個壓扭聯軸
    器(3);所述換向閥(1)包括閥體(11),以及安裝在所述閥體(11)內的閥
    芯(12);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2)包括殼體(21),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21)
    內的銜鐵(22);所述閥芯(12)左端臺肩上開設有徑向對稱分布的兩對左端
    高壓孔(121),兩對左端高壓孔(121)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芯(12)
    右端開設有與兩對左端高壓孔(121)對稱的兩對右端高壓孔(123),兩對右
    端高壓孔(123)與系統壓力口P口相通;所述閥體(11)內部開設有左感受
    通道(122)和右感受通道(124),所述左感受通道(122)與閥芯(12)左端
    敏感腔相通,所述右感受通道(124)與閥芯(12)右端敏感腔相通;所述電
    液比例換向閥處于平衡的初始位置時,所述左感受通道(122)與兩對左端高
    壓孔(121)形成第一交接面積,所述右感受通道(124)與兩對右端高壓孔(123)
    形成第二交接面積,所述第一交接面積與所述第二交接面積相同;
    每個所述比例電磁鐵(2)分別通過所述壓扭聯軸器(3)與所述閥芯(12)
    連接;每個所述壓扭聯軸器(3)包括與所述閥芯(12)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
    部(31)、與所述銜鐵(22)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2)、兩個第一彈性螺旋
    件(33)、兩個第二彈性螺旋件(34),以及固定安裝在所述閥體(11)上的安
    裝板(35);所述第一連接部(31)、所述第二連接部(32)、所述第一彈性螺
    旋件(33)、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以及所述安裝板(35)為一體化結構;
    兩個所述第一彈性螺旋件(33)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部(31)與所述第二
    連接部(32)之間,兩個所述第二彈性螺旋件(34)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二連接

    \t部(32)與所述安裝板(35)之間;
    所述第一連接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強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博憶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熟妇无码AV|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