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魚雷發射初始階段速度測量裝置,具體為安裝在魚雷尾部的一種測速繩解脫構件。該測速繩解脫構件(12)與測速繩固定環(6)以及測速輪(7)配合工作,通過安裝在魚雷尾部的解脫構件(12)中的導向輪(5)和導向桿(4),以及測速繩(10)和測速輪(7)的連動,可以獲得測速輪(7)的旋轉速度,換算出魚雷的出管速度,一方面完成魚雷出管速度的測試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測速繩(10)的解脫工作。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小巧、操作便捷、作用明顯,安裝在魚雷尾部,不會對魚雷的航行形成任何干擾,避免了安全問題,測速繩和該解脫構件(12)可以重復使用,避免了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魚雷發射初始階段速度測量裝置,具體為一種安裝在魚雷尾部用于解脫測速繩的結構件。
技術介紹
目前,在測量魚雷發射初階段速度時,一般用測速繩進行測量換算。具體地說,如圖3如示,魚雷測速裝置測速輪(7)固定安裝在發射管(8)后蓋(9)上。測速繩(10)是一段長約20m的8#鐵絲,盤繞在測速輪(7)上,測速繩(10)的一端從發射管后蓋(9)穿入,連接魚雷(11)的尾部,以打結方式固定在安裝在魚雷(11)尾部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在魚雷發射出管的過程中,測速繩(10)被魚雷(11)牽引,會帶動測速輪(7)旋轉,獲取測速輪(7)的旋轉速度,可以轉換出魚雷(11)的出管速度。然而,這種測速方式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盤繞在測速輪上的測速繩(10)以死結方式聯接在魚雷(11)尾部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它不會自行解脫,會一直隨著魚雷直至魚雷航行結束。一方面,整個航行過程魚雷(11)一直拖著一根長約20m的測速繩(10),一旦測速繩(10)掛到水中異物,必然會影響到魚雷(11)的航行姿態;另一方面,在打撈航行已經結束的魚雷(11)時,如果測速繩掛到撈雷船的底部凸起部位,魚雷(11)就有可能被拉住,無法浮出水面,無法打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安全問題,設計了一個構件,可以讓測速繩(10)從出管的魚雷(11)上自行解脫。本技術的結構主要包括由固定螺桿(1)、緊固螺帽(2)、固定座(3)、測速繩導向桿(4)及導向輪(5),所述的固定座(3)一端固定安裝固定螺桿(1),另一端固定安裝測速繩導向桿(4)和導向輪(5),用于對測速繩導向;所述的固定螺桿(1)通過緊固螺帽(2)與魚雷尾部連接,所述的測速繩導向桿(4)的另一端彎曲,在彎曲部有一孔,供測速繩10穿過。進一步地,該測速繩解脫構件固定安裝在魚雷(11)尾部。進一步地,該測速繩解脫構件與測速繩固定環(6)以及測速輪(7)配合工作,通過安裝在魚雷(11)尾部的解脫構件中的導向輪(5)和導向桿(4),以及測速繩(10)和測速輪(7)的連動,可以獲得測速輪(7)的旋轉速度,換算出魚雷(11)的出管速度,一方面完成魚雷(11)出管速度的測試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測速繩(10)的解脫工作。進一步地,通過將原來的測速繩固定環(6)固定安裝在魚雷(11)尾部,改進安裝在魚雷發射管(8)后蓋(9)上,在魚雷發射脫管時,測速繩(10)一端會固定在發射管后蓋(9)而留在發射管(8)內。工作原理:將盤繞在測速輪(7)上的測速繩(10)的一端,從發射管尾部后蓋(9)進入到發射管(8),再穿過固定在魚雷(11)尾部的解脫結構件的導向桿(4)的孔,然后繞過導向輪(5)回到發射管后蓋(9)處,再固定連接在發射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魚雷(11)從發射管(8)中發射出管過程中,由于測速繩(10)的一端被固定在發射管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繞過安裝在魚雷(11)尾部解脫結構件的測速繩(10)會隨著魚雷(11)前行帶動測速輪(7)轉動,同時帶動解脫構件(12)中的導向輪(5)旋轉,當盤繞在測速輪(7)上的測速繩(10)全部放完后,一端被固定在發射管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內,一端為自由狀態的測速繩(10)會從解脫結構件(12)中脫出,留在發射管(8)內,魚雷(11)帶著解脫結構件(12)繼續航行,直至航行結束。該解脫構件結構小巧、操作便捷、作用明顯,安裝在魚雷尾部,不會對魚雷的航行形成任何干擾,與其它構件配合,一方面完成魚雷(11)出管速度的測試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測速繩(10)的解脫工作。本專利技術的顯著特征就是讓測速繩(10)在完成魚雷(11)出管速度測量后,能夠及時從實航的魚雷尾部解脫,避免給魚雷航行帶來干擾。完成測速任務后,留在發射管內的測速繩(10)可以回收重復使用。附圖說明圖1解脫結構件結構圖;圖2帶解脫構件的測速裝置在發射管上的連接圖;圖3現有測速裝置安裝在發射管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固定螺桿,2-緊固螺帽,3-固定座,4-導向桿,5-導向輪,6-測速繩固定環,7-測速輪,8-發射管,9-發射管后蓋、10-測速繩、11-魚雷,12-測速繩解脫構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安裝測速繩解脫構件12,將盤繞在測速輪7上的測速繩10的一端,從發射管尾部后蓋9進入到發射管8,再穿過固定在魚雷11尾部的解脫結構件的導向桿4的孔,然后繞過導向輪5回到發射管后蓋9處,再固定連接在發射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魚雷11從發射管8中發射出管過程中,由于測速繩10的一端被固定在發射管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繞過安裝在魚雷11尾部解脫結構件的測速繩10會隨著魚雷11前行帶動測速輪7轉動,同時帶動解脫構件中的導向輪5旋轉,當盤繞在測速輪上的測速繩10全部放完后,一端被固定在發射管后蓋9上的測速繩固定環6上,一端為自由狀態的測速繩10會從解脫結構件12中脫出,留在發射管8內,魚雷11帶著解脫結構件12繼續航行,直至航行結束.測試完成后,分別回收測速輪7、測速繩10和解脫結構件12。雖然本技術構件安裝在魚雷11尾部,會一直隨著魚雷11直至航行結束,但比起測速繩10來說,它的尺寸很小,不會給航行的魚雷11帶來干擾,也不會影響魚雷的打撈作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速繩解脫構件,其特征在于:測速繩解脫構件(12)包括由固定螺桿(1)、緊固螺帽(2)、固定座(3)、測速繩導向桿(4)、導向輪(5)以及測速繩固定環(6),所述固定座(3)一端固定安裝固定螺桿(1)上,另一端固定安裝測速繩導向桿(4)和導向輪(5),用于對測速繩導向;所述的固定螺桿(1)通過緊固螺帽(2)與魚雷尾部連接,所述的測速繩導向桿(4)彎曲,在彎曲部有一圓孔,供測速繩(10)穿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測速繩解脫構件,其特征在于:測速繩解脫構件(12)包括由固定螺桿(1)、緊固螺帽(2)、固定座(3)、測速繩導向桿(4)、導向輪(5)以及測速繩固定環(6),所述固定座(3)一端固定安裝固定螺桿(1)上,另一端固定安裝測速繩導向桿(4)和導向輪(5),用于對測速繩導向;所述的固定螺桿(1)通過緊固螺帽(2)與魚雷尾部連接,所述的測速繩導向桿(4)彎曲,在彎曲部有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惠,姚金瑩,張國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五○試驗場,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