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組合墻,包括內層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內層墻體兩側的外層墻板,所述外層墻板用于夾持所述內層墻體;所述內層墻體由多個板型的墻體單元拼接而成,所述墻體單元包括兩個側板以及位于兩個側板之間的若干平行設置的肋,在所述墻體單元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置有插板以及插槽用于兩個墻體單元能夠相互拼接。上述技術方案的新型組合墻,安裝方便,施工簡單,自重小,經濟成本低,并具有理想的保溫隔熱隔音、防震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組合墻,屬于建筑設施
技術介紹
歐洲超低能耗建筑是標準高于中國現行標準50%以上的建筑,是中國未來的能效提升的目標,對于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限值都有相應的規定,也是國家財政補貼的主要對象。歐盟出臺了《建筑能效2010指令》(EPBD2010),該指令規定,成員國從2020年12月31日起,所有的新建建筑都是超低能耗建筑;2018年12月31日起,政府使用或擁有的新建建筑均為超低能耗。為了實現歐盟的能效提升目標,各成員國都積極推進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發展。2014年7月,在中國總理和德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中德生態園被動房項目在中國正式簽約,該項目的規劃代表中國將進入實質性發展的新階段。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標準體系的建立將為中國建筑節能標準規劃和預期確立努力的目標,為建筑節能標準的逐步提高提供技術儲備,帶動建筑超低能耗產業智慧化的升級換代,以訊息物理系統CPS,裝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將來接軌并邁向工業4.0大趨勢,促進自動化施工工藝的精細化革命。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從安全角度講,降低能耗、抗震等問題也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然而墻體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圍護或分隔空間;但是現有的墻體自重大,保溫、隔熱效果不理想,能耗較高,增加了建設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安裝方便、施工簡單、自重小、經濟成本低、具有理想的保溫隔熱效果、能耗低的新型組合墻。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新型組合墻,包括內層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內層墻體兩側的外層墻板,所述外層墻板用于夾持所述內層墻體;所述內層墻體由多個板型的墻體單元拼接而成,所述墻體單元包括兩個側板以及位于兩個側板之間的若干平行設置的肋,在所述墻體單元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置有插板以及插槽用于兩個墻體單元能夠相互拼接。所述外層墻板的內部設置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內設置有由若干圓板形支撐體組成的列陣,所述支撐體支撐于所述空腔的兩側壁。所述墻體單元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在水平方向上與其他墻體單元相互拼接設置。所述肋沿著豎直方向延伸設置。所述墻體單元以及所述外層墻板為木屑壓板或塑料板。每個所述外層墻板對應壓在若干所述墻體單元上。所述外層墻板通過膠粘于所述內層墻體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新型組合墻,內層墻體能夠通過若干墻體單元拼接設置,在拼接完成內層墻體后將兩側的外層墻板夾持在內層墻體外側,從而安裝非常方便,施工簡單;通過木屑進行壓制形成墻體單元或者外層墻板,或通過塑料注塑形成墻體單元和或外層墻板,能夠較好地減輕墻體重量,同時在墻體單元以及外層墻板中設置空的腔室,也能夠較好地實現減重,同時還能夠具有較好的隔熱保溫效果;所述墻體單元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僅在水平方向上與其他墻體單元相互拼接設置,能夠在承重方向上(豎直方向)保持較好的結構穩定性,避免在豎直方向上拼接而造成墻體容易受重壓而彎折,因此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也就是一塊完整的墻體單元連接地面與屋頂之間,從而具有良好的承重效果,同時將肋也設置為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結構,也是為了保證良好的承重效果,本技術不僅安裝方便、施工簡單、自重小、具有理想的保溫隔熱效果,而且建設成本低、能耗低,符合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發展的形勢,對國內超低能耗建筑在國內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墻體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型組合墻,包括內層墻體1以及設置于所述內層墻體兩側的外層墻板2,所述外層墻板2用于夾持所述內層墻體1;所述內層墻體1由多個板型的墻體單元11拼接而成,所述墻體單元11包括兩個側板11a以及位于兩個側板11a之間的若干平行設置的肋11b,在所述墻體單元11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置有插板11c以及插槽11d用于兩個墻體單元能夠相互拼接。所述外層墻板2的內部設置有空腔21,在所述空腔21內設置有由若干圓板形支撐體22組成的列陣,所述支撐體22支撐于所述空腔21的兩側壁。所述墻體單元11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在水平方向上與其他墻體單元相互拼接設置。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所述肋11b沿著豎直方向延伸設置。具體的,所述墻體單元11以及所述外層墻板2為木屑壓板或塑料板。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外層墻板2對應壓在若干所述墻體單元11上,所述外層墻板2通過膠粘于所述內層墻體1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新型組合墻,內層墻體能夠通過若干墻體單元拼接設置,在拼接完成內層墻體后將兩側的外層墻板夾持在內層墻體外側,從而安裝非常方便,施工簡單;通過木屑進行壓制形成墻體單元或者外層墻板,或通過塑料注塑形成墻體單元和或外層墻板,能夠較好地減輕墻體重量,同時在墻體單元以及外層墻板中設置空的腔室,也能夠較好地實現減重,同時還能夠具有較好的隔熱保溫效果;所述墻體單元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僅在水平方向上與其他墻體單元相互拼接設置,能夠在承重方向上(豎直方向)保持較好的結構穩定性,避免在豎直方向上拼接而造成墻體容易受重壓而彎折,因此在豎直方向上獨立設置,也就是一塊完整的墻體單元連接地面與屋頂之間,從而具有良好的承重效果,同時將肋也設置為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結構,也是為了保證良好的承重效果,本技術不僅安裝方便、施工簡單、自重小、具有理想的保溫隔熱效果,而且建設成本低、能耗低,符合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發展的形勢,對國內超低能耗建筑在國內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顯然,上述實施例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技術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組合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內層墻體兩側的外層墻板,所述外層墻板用于夾持所述內層墻體;所述內層墻體由多個板型的墻體單元拼接而成,所述墻體單元包括兩個側板以及位于兩個側板之間的若干平行設置的肋,在所述墻體單元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置有插板以及插槽用于兩個墻體單元能夠相互拼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組合墻,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墻體以及設置于所述內層墻體兩側的外層墻板,所述外層墻板用于夾持所述內層墻體;所述內層墻體由多個板型的墻體單元拼接而成,所述墻體單元包括兩個側板以及位于兩個側板之間的若干平行設置的肋,在所述墻體單元的兩個側邊上分別設置有插板以及插槽用于兩個墻體單元能夠相互拼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組合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墻板的內部設置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內設置有由若干圓板形支撐體組成的列陣,所述支撐體支撐于所述空腔的兩側壁。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雪,曾維明,師歌,孫繼征,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鑫申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海南;4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