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尤其涉及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屬于紡織
技術介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衣物的舒適度和各種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不僅僅局限于衣物蔽體的層面,而是向多功能、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寒冷的天氣里,保暖性好的衣物倍受青睞,但當遇到下雨天或濕度較大的天氣時,這種保暖衣物因吸附水分而變得潮濕,不但起不到保持身體溫暖的效果,反而會陰冷無比,使穿著者感到非常的不舒適。另外人們每天都會穿著衣服在各種場合學習、工作、生活,不自覺間就會接觸到各種細菌,長期累積富集,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另外,傳統的服裝所采用的織物不能有效抵御外界的寒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具有較好的保暖性能和防水性能,延長面料的使用壽命,同時可以提高抗菌效率,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它從內而外依次包括基層、里層、面料層和外層,所述基層由經紗和緯紗相互連接制成,所述經紗和緯紗采用納米銀纖維紡織而成,所述里層為保暖層,所述外層和面料層壓合,其中外層為防風防水透氣膜,面料層為織物;所述防風防水透氣膜為微孔聚氨酯膜,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徑為100-500微米;所述外層外還設置有保護層,所述保護層為聚偏氟乙烯噴涂膜;所述織物從里至外依次由織物層、保暖層、空腔層和表面層共四層緊密復合而成,且所述表面層是由含有導電纖維的紗線和普通纖維紗線交織而成,所述普通纖維為綿、麻、毛、絲或化學纖維,所述保暖層采用海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防水保暖面料,該面料從外到內依次包括防水層、底料層和保暖層,保暖層在內側,貼身穿著,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在外側設置有防水層,可使底料層和保暖層保持干燥,防水效果好,保證衣物的保暖效果;同時基層由經紗和緯紗相互連接制成,所述經紗和緯紗采用納米銀纖維紡織而成,納米銀纖維可以對大腸桿菌、淋球菌、沙眼衣原體等數十種致病微生物都有強烈的抑制和殺滅作用,抗菌效果較好。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織物結構簡單,有效抵御外界的寒冷,防止人體的溫度往外流,通過空腔層將能量集中在一起,結構保暖層直接給人體接觸,保暖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基層1里層2面料層3外層4保護層5。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它從內而外依次包括基層1、里層2、面料層3和外層4,所述基層1由經紗和緯紗相互連接制成,所述經紗和緯紗采用納米銀纖維紡織而成,所述里層2為保暖層,所述外層4和面料層3壓合,其中外層4為防風防水透氣膜,面料層3為織物。所述防風防水透氣膜為微孔聚氨酯膜。所述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徑為100-500微米。所述外層1外還設置有保護層5,所述保護層5為聚偏氟乙烯噴涂膜。所述織物從里至外依次由織物層、保暖層、空腔層和表面層共四層緊密復合而成,且所述表面層是由含有導電纖維的紗線和普通纖維紗線交織而成,所述普通纖維為綿、麻、毛、絲或化學纖維,所述保暖層采用海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從內而外依次包括基層(1)、里層(2)、面料層(3)和外層(4),所述基層(1)由經紗和緯紗相互連接制成,所述經紗和緯紗采用納米銀纖維紡織而成,所述里層(2)為保暖層,所述外層(4)和面料層(3)壓合,其中外層(4)為防風防水透氣膜,面料層(3)為織物;所述防風防水透氣膜為微孔聚氨酯膜,微孔聚氨酯膜的微孔孔徑為100?500?微米;所述外層(1)外還設置有保護層(5),所述保護層(5)為聚偏氟乙烯噴涂膜;所述織物從里至外依次由織物層、保暖層、空腔層和表面層共四層緊密復合而成,且所述表面層是由含有導電纖維的紗線和普通纖維紗線交織而成,所述普通纖維為綿、麻、毛、絲或化學纖維,所述保暖層采用海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抗菌保暖抗寒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從內而外依次包括基層(1)、里層(2)、面料層(3)和外層(4),所述基層(1)由經紗和緯紗相互連接制成,所述經紗和緯紗采用納米銀纖維紡織而成,所述里層(2)為保暖層,所述外層(4)和面料層(3)壓合,其中外層(4)為防風防水透氣膜,面料層(3)為織物;所述防風防水透氣膜為微孔聚氨酯...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