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配置培養基,將培養基消毒,滅菌;(2)在培養基中接種鏈霉菌株,發酵培養;(3)對發酵產物進行過濾,取濾液,即得。所述培養基含有終濃度為8~12g/L的玉米淀粉、18~22g/L的豆餅粉、5~8g/L的酵母粉、5~7g/L的氯化鈉、1~1.2g/L的硫酸銨、1.5~2g/L的碳酸鈣以及終濃度為50~150mg/L的5-甲基-脲嘧啶。將培養基在121~130℃高溫下消毒,滅菌30~35min;在培養基中接種鏈霉菌株,在28~30℃下發酵70~72h;培養基中的固形物投加量為1075g時,得到富含多抗霉素的濾液16400mL,所述濾液含有10%的多抗霉素。測定該濾液的生物效價,可達到32000ppm,遠遠高于現有方法所得的濾液效價結果10000ug/ml。此發酵方法對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作用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微生物發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
技術介紹
多抗霉素與幾丁質合成酶的天然合成底物UDP-N-乙酰葡萄糖胺(UDP-N-acetylglucosamine,N-GlcAc)結構相類似,所以多抗霉素作為幾丁質合成酶的強烈競爭性抑制劑,會抑制真菌細胞壁主要成分幾丁質的生物合成,因此其對真菌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多抗霉素的分子結構式現有技術對于多抗霉素的生產方法多采用微生物發酵法,之前是用金色產色鏈霉菌4·896野生型原種,上罐發酵二十幾批,發酵單位不高,而且不穩定?,F有的生產方法普遍存在多抗霉素產率過低的缺陷,且到目前為止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有鑒于此,提出本專利技術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配置培養基,將培養基消毒,滅掉雜菌;(2)在培養基中接種鏈霉菌株,發酵培養;(3)對發酵產物進行過濾,取濾液,即得。其中,本專利技術所述培養基含有終濃度為8~12g/L的玉米淀粉、18~22g/L的豆餅粉、5~8g/L的酵母粉、5~7g/L的氯化鈉、1~1.2g/L的硫酸銨和1.5~2g/L的碳酸鈣。上述培養基可依據實際需求加入一些其他可用的營養成分,但本專利技術優選僅以上述組份作為所述菌株的培養基成分,即可滿足菌株發酵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多抗霉素產量,本專利技術在所述培養基中進一步加入了終濃度為50~150mg/L的5-甲基-脲嘧啶;優選終濃度為80mg/L。本專利技術意外向發酵培養基中加入5-甲基-脲嘧啶后能夠起到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經過大量實驗確定了培養基的組份配比,以及5-甲基-脲嘧啶的合適添加量,進一步確保對多抗霉素的增產作用。本專利技術所述鏈霉菌株為常規的鏈霉菌株,可以市售得到,也可以從煙草中分離得到,分離方法為本領域人員常規使用的方法。也可以以文獻一株高產木聚糖酶的枝鏈霉菌的分離鑒定及產酶(微生物學通報JUN20,2010,37(6):791-797作者李秀婷*孫寶國宋煥祿呂躍鋼佘元莉宋紅霞(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北京100048))中披露的方法得到。更具體而言,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步驟(1)中,將培養基在121~130℃高溫下消毒,滅菌30~35min。在上述條件下,能夠徹底滅除雜菌,否則會有雜菌生長,或存在一些細菌的休眠體的殘留。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步驟(2)中,將鏈霉菌株接種在培養基中,放置在28~30℃、220rpm下發酵培養70~72h。其中,接種量可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具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掌握,本專利技術優選所述接種量為4~5vol%。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方法,步驟(3)中,對發酵產物過濾,取濾液,該濾液即為富含多抗霉素的終產物。采用目前現有發酵方法產多抗霉素,發酵完成后對發酵產物過濾,取濾液,檢測該濾液(富含多抗霉素)的生物效價,一般在10000ug/ml。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發酵方法進行改進,能夠顯著提高發酵產物濾液中的多抗霉素含量,經檢測,濾液的效價普遍高于25000ug/ml,可達到32000ug/ml,實現了對多抗霉素產量的顯著提高。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實施例1本實施例公開了發酵多抗霉素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驟:(1)配置培養基,將培養基消毒,滅菌;以培養基中的固形物投加量為1075g計,配置含有終濃度為10g/L的玉米淀粉、20g/L的豆餅粉、5g/L的酵母粉、5g/L的氯化鈉、1g/L的硫酸銨和2g/L的碳酸鈣以及終濃度為80mg/L的5-甲基-脲嘧啶的培養基。將所述培養基在121~130℃高溫下消毒,滅菌30~35min。(2)將鏈霉菌株接種在培養基中,發酵培養。所述鏈霉菌株的接種量為5vol%。控制在28~30℃下發酵70~72h。(2)對發酵產物過濾,取濾液,即得。對發酵產物過濾,得到多抗霉素的濾液為16400mL,該濾液即為富含多抗霉素的終產物。所述濾液含有10%的多抗霉素。測定該濾液的生物效價,為32000ppm。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僅在于:所述培養基含有終濃度為8g/L的玉米淀粉、18g/L的豆餅粉、5g/L的酵母粉、5g/L的氯化鈉、1g/L的硫酸銨和1.5g/L的碳酸鈣和終濃度為50mg/L的5-甲基-脲嘧啶。所述鏈霉菌株的接種量為4vol%。培養基中的固形物投加量為1075g,得到富含多抗霉素的濾液15600mL,所述濾液含有7.6%的多抗霉素。測定該濾液的生物效價,為28000ppm。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僅在于:所述培養基含有終濃度為12g/L的玉米淀粉、22g/L的豆餅粉、8g/L的酵母粉、7g/L的氯化鈉、1.2g/L的硫酸銨和2g/L的碳酸鈣和終濃度為150mg/L的5-甲基-脲嘧啶。所述鏈霉菌株的接種量為4.5vol%。培養基中的固形物投加量為1078g,得到富含多抗霉素的濾液15300mL,所述濾液含有4.3%的多抗霉素。測定該濾液的生物效價,為27000ppm。遠遠高于現有方法所得的濾液效價結果10000ug/ml。說明本發明通過對發酵方法的改進實現了所得產物中多抗霉素含量的顯著提高。對比實驗1測定添加各活性成份對多抗霉素產量的影響其中,對照組即空白組,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培養基中不加入5-甲基-脲嘧啶;5-甲基-脲嘧啶組是指實施例1。胸腺嘧啶組是指與實施例1相比,區別點僅在于將其中的5-甲基-脲嘧啶替換為胸腺嘧啶,終濃度與5-甲基-脲嘧啶相同;二氫胸腺嘧啶組是指與實施例1相比,區別點僅在于將其中的5-甲基-脲嘧啶替換為胸腺嘧啶,終濃度與5-甲基-脲嘧啶相同。在以上述實驗對象的培養基中按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接種鏈霉菌株,以相同的發酵方法及發酵產物分離方法獲得濾液,并同時以各組所得濾液為檢測對象確定其生物效果,結果見表1。表1對照組胸腺嘧啶5-甲基-脲嘧啶二氫胸腺嘧啶效價ug/ml24800230003200022800依據表1的數據可知,在培養基中加入終濃度為80mg/L的5-甲基-脲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配置培養基,將培養基消毒,滅菌;(2)在培養基中接種鏈霉菌株,發酵培養;(3)對發酵產物過濾,取濾液,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多抗霉素產量的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驟:
(1)配置培養基,將培養基消毒,滅菌;
(2)在培養基中接種鏈霉菌株,發酵培養;
(3)對發酵產物過濾,取濾液,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
含有終濃度為8~12g/L的玉米淀粉、18~22g/L的豆餅粉、5~8g/L的
酵母粉、5~7g/L的氯化鈉、1~1.2g/L的硫酸銨和1.5~2g/L的碳酸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
養基中還加入了終濃度為50~150mg/L的5-甲基-脲嘧啶;優選終濃
度為80mg/L。
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發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中,將所述培養基在121~130℃高溫下消毒,滅菌30~35min。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發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賢龍,石懷月,劉靜,
申請(專利權)人: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