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4962219 閱讀: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4:2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包括主油箱、進油總管、回油總管,進油總管上設有油泵、調壓閥、冷卻器、油過濾器和球閥,主油箱內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該潤滑冷卻系統的主油箱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與專門配置的齒輪油泵和油脫氣抽真空泵組一起運行來脫出潤滑油中含有的溶解性氣體,能夠保證在低氣壓環境下進行可靠性回油;系統中的冷卻器采用集中油霧潤滑冷卻方案,能連續供給精確霧狀潤滑油,對被潤滑體進行噴霧潤滑、冷卻,調節噴嘴可控制噴霧狀態,達到噴霧細密,霧化均勻,注油精確的目的。同時該潤滑冷卻系統還具有耗油量小,潤滑、冷卻充分,安裝簡單,維修方便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力學環境試驗設備上用到的一種潤滑冷卻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安全生產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特別是高速旋轉機械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汽車發動機飛輪、離心壓縮機葉輪、渦輪增壓器轉子、航空發動機轉子等裝置多采用高速旋轉設備測試其強度和安全性。如在進行航空發動機轉子葉片飛脫試驗時,為減小風阻消耗及空氣摩擦溫升,需要將被試發動機轉子放置在低氣壓艙內進行試驗。將發動機轉子通過支撐架進行支撐固定,發動機轉子可在支撐架上自由旋轉,然后將發動機轉子通過過渡傳動裝置與高速驅動電機連接,由高速驅動電機帶動發動機轉子在真空艙內高速旋轉,來模擬發動機轉子葉片脫離試驗。在模擬發動機轉子葉片脫離試驗時,發動機轉子的轉速非常高,發動機轉子的轉速要達到20000轉每分鐘以上,在發動機轉子高速旋轉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對發動機轉子的驅動系統及支撐架上的軸承進行充分的潤滑、冷卻,軸承很容易出現受熱燒毀的問題,這樣不但試驗無法正常進行,而且很容易使設備產生損傷,使試驗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因此,需要這些軸承進行潤滑及冷卻。但由于這些軸承處于低氣壓艙內,普通的潤滑冷卻裝置很容易將潤滑冷卻液注入到艙內所需位置,卻很難形成有序的循環,既無法帶走熱量,還會產生積液,造成污染,形成安全隱患。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潤滑冷卻系統,能夠滿足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滿足旋轉部件在低壓環境下高速旋轉的潤滑冷卻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所述高速旋轉部件上有數個需要進行潤滑冷卻的潤滑點,其特征在于:該潤滑冷卻系統包括主油箱、進油總管、回油總管,所述進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供油口連接,所述回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連接,所述進油總管還與數個進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支管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點,所述回油總管與數個回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總管上設有油泵、調壓閥、冷卻器、油過濾器和球閥,所述主油箱內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所述冷卻器為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所述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包括潤滑泵、噴嘴、控制器和潤滑附件。優選地,所述油泵為驅動螺桿泵,所述驅動螺桿泵與電動機連接。優選地,該潤滑冷卻系統還包括一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通過連接管道與所述進油總管連接,所述連接管道上設有控制閥組,所述控制閥組與一停車保護裝置連接。優選地,所述進油總管上設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優選地,所述進油支管上設有減壓閥、電磁閥和壓力表。優選地,所述回油支管上設有回油視鏡。優選地,所述主油箱內設有液位計和電加熱器。如上所述,本技術的高速旋轉部件在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潤滑冷卻系統為了能夠使高速旋轉部件在低壓環境下正常旋轉,在主油箱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與專門配置的齒輪油泵和油脫氣抽真空泵組一起運行來脫出潤滑油中含有的溶解性氣體,能夠保證在低壓環境下潤滑系統能夠可靠回油;系統中的冷卻器采用集中油霧潤滑冷卻方案,能連續供給精確霧狀潤滑油給高速旋轉部件,對旋轉部件進行噴霧潤滑、冷卻,通過調節噴嘴可控制噴霧狀態,達到噴霧細密,霧化均勻,注油精確的目的,使旋轉部件在低氣壓環境下能夠正常運行。同時該潤滑冷卻系統還具有耗油量小,潤滑、冷卻充分,安裝簡單,維修方便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1、主油箱2、螺桿泵3、電動機4、調壓閥5、冷卻器6、油過濾器7、球閥8、減壓閥9、閥組10、高位油箱11、電磁閥12、壓力表13、油視鏡14、壓力傳感器15、溫度傳感器16、進油總管17、回油總管18、進油支管19、回油支管20、高速電機21、過渡傳動裝置22、轉子試驗件23、液位計24、電加熱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高速旋轉部件可根據需要設置多個需要進行潤滑冷卻的潤滑點,潤滑點的位置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以發動機轉子試驗件葉片飛脫試驗為例,設置的潤滑點包括真空艙內轉子試驗件22上的兩個潤滑點、真空艙外轉子試驗件22上的兩個潤滑點、高速電機20上的兩個潤滑點及過渡傳動裝置21支撐架軸承上的兩個潤滑點。該潤滑冷卻系統主要包括主油箱1、進油總管16、回油總管17,進油總管16與主油箱1的供油口連接,回油總管17與主油箱1的回油口連接,進油總管16、回油總管17組成潤滑油回路。進油總管16還與數個進油支管18連接,進油支管18的一端作用在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點,高速旋轉部件上有幾個潤滑點就需要設置幾路進油支管。回油總管17與數個回油支管19連接,回油支管19與進油支管18的個數相等且一一對應,潤滑油在主油箱1、進油總管16、進油支管18、回油支管19及回油總管17之間循環,實現對高速旋轉部件上潤滑點的潤滑。在進油總管16上設有油泵、調壓閥4、冷卻器5、油過濾器6和球閥7,油泵采用螺桿泵2,螺桿泵2與電動機3連接。油液由電動機驅動螺桿泵2從主油箱1內吸出,進入冷卻器5,同時進入調壓閥4,通過調節調壓閥4,可以設定系統供油壓力為1.6MPa,油液經過冷卻器5后進入過濾器6,之后由球閥7來控制進油總管16的總進油。每路進油支管18上均設有減壓閥8、電磁閥11和壓力表12。設置減壓閥8可獨立調整每路進油支管18上的壓力,壓力表12可用于顯示供油壓力,電磁閥11可以控制每一進油支管18的通斷。油液經過對潤滑點的潤滑后,會通過回油支管19流回主油箱1,在每路回油支管19上設有回油視鏡13,這樣便于觀察回油狀態。對于較重要的供油管道,如進油總管16可以設置壓力傳感器14和溫度傳感器15,通過壓力傳感器14、溫度傳感器15實時采集、顯示系統當前油壓、油溫狀態。由于高速旋轉部件都是在低壓艙內高速旋轉的,低壓艙內處于低氣壓環境,潤滑油中含有的溶解性氣體容易在低氣壓環境下逸出,這樣就會影響潤滑油的潤滑效果,為了保證潤滑油可靠回油,可在主油箱1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并與專門配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所述高速旋轉部件上有數個需要進行潤滑冷卻的潤滑點,其特征在于:該潤滑冷卻系統包括主油箱、進油總管、回油總管,所述進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供油口連接,所述回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連接,所述進油總管還與數個進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支管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點,所述回油總管與數個回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總管上設有油泵、調壓閥、冷卻器、油過濾器和球閥,所述主油箱內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所述冷卻器為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所述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包括潤滑泵、噴嘴、控制器和潤滑附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所述高速旋轉部件上有數個需要進行潤滑冷卻的潤滑點,其特征在于:該潤滑冷卻系統包括主油箱、進油總管、回油總管,所述進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供油口連接,所述回油總管與所述主油箱的回油口連接,所述進油總管還與數個進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支管的一端作用在所述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點,所述回油總管與數個回油支管連接,所述進油總管上設有油泵、調壓閥、冷卻器、油過濾器和球閥,所述主油箱內設有脫氣塔和油氣分離器,所述冷卻器為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所述集中油霧潤滑冷卻器包括潤滑泵、噴嘴、控制器和潤滑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氣壓環境下高速旋轉部件的潤滑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為驅動螺桿泵,所述驅動螺桿泵與電動機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素敏徐曼丁奕斌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東菱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av|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大胆日本无码裸体日本动漫|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