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渦旋壓縮機及其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包括靜渦旋盤(1)、上蓋(20)及連接靜渦旋盤(1)與上蓋(20)的連接管路結構,上蓋(20)上具有供連接管路結構穿過的通孔(201),靜渦旋盤(1)上具有與連接管路結構連接的靜盤連接孔(1a);連接管路結構上設置有止推結構(211),止推結構(211)向上蓋(20)的投影覆蓋通孔(201),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止推結構(211)遠離靜渦旋盤(1)的上部管段(215)的外徑小于通孔(201)的內徑。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保證焊接安全可靠;降低了通孔201和靜盤連接孔1a之間的安裝定位精度的需求,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了連接管路結構的振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壓縮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渦旋壓縮機及其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
技術介紹
渦旋壓縮機以其具有高效節能、噪音低及可靠性高的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增焓渦旋壓縮機。為了將外部的制冷劑引入壓縮腔內,增焓渦旋壓縮機需要增設獨立的增焓管,連接壓縮機內部的壓縮腔和外部制冷系統。目前,增焓管直接貫穿壓縮機上蓋,增焓管一端直接連接靜渦旋盤的增焓孔中,另一端直接與外部制冷系統連接,增焓管直接焊接在上蓋上。由于增焓管需要連接增焓孔及上蓋上供增焓管穿過的通孔,因此,焊液極易沿增焓管由通孔流入壓縮機的內部;并且,通孔及增焓孔的安裝定位精度的需求較高,尤其是上蓋上還連接有和增焓管連接密封形式類似的軸向布置的吸氣管,大大增加了精度需求,增加了渦旋壓縮機生產成本;并且,若吸氣管或者增焓管安裝不適時,壓縮機內泵體上的振動會通過這些管路傳遞出來,使得管路振動加劇,影響壓縮機的可靠性。因此,如何保證焊接安全可靠,降低精度需求及振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以保證焊接安全可靠,降低精度需求及振動。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渦旋壓縮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包括靜渦旋盤、上蓋及連接所述靜渦旋盤與所述上蓋的連接管路結構,所述上蓋上具有供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穿過的通孔,所述靜渦旋盤上具有與所述連接管路結構連接的靜盤連接孔;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上設置有止推結構,所述止推結構向所述上蓋的投影覆蓋所述通孔,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所述止推結構遠離所述靜渦旋盤的上部管段的外徑小于所述通孔的內徑。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止推結構的上表面為與所述通孔所在的上蓋內表面相互貼合的配合面。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的一端與所述靜盤連接孔的內壁之間具有密封圈。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的一端具有溝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溝槽內。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止推結構與所述上蓋之間的止推配合部件,所述止推配合部件向所述上蓋的投影覆蓋所述通孔;所述止推配合部件具有與所述上蓋的內表面相互貼合的止推面。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止推配合部件的絕熱性能高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的絕熱性能。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為一體式的連接管路。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上部固定部件、中間連接部件及下部密封部件,所述上部固定部件與所述通孔配合,所述下部密封部件與所述靜盤連接孔配合。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中間連接部件的絕熱性能高于所述上部固定部件及所述下部密封部件的絕熱性能。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中間連接部件的柔性高于所述上部固定部件及所述下部密封部件的柔性。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包括相互連接的上部固定部件及下部密封部件,所述上部固定部件與所述通孔配合,所述下部密封部件與所述靜盤連接孔配合。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上部固定部件與所述下部密封部件過盈配合。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上部固定部件及所述下部密封部件的連接處具有隔熱層。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的一端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與所述靜盤連接孔相互配合。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凸起部為球形凸起。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的一端具有溝槽,所述溝槽內具有密封圈;所述溝槽將所述凸起部分為上凸起部和下凸起部。優選地,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中,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為增焓管和/或吸氣管。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所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為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連接管路,連接管路結構連通外部制冷系統(此處為增焓系統)和靜渦旋盤內部壓縮腔體(壓縮腔)。當連接管路結構為增焓管時,連接管路結構將外部低溫低壓的制冷劑重新引入壓縮腔內,實現壓縮機的補氣增焓作用。當連接管路結構為吸氣管時,連接管路結構將外部低溫低壓的制冷劑重新引入壓縮腔內,實現壓縮機的進氣作用。由于止推結構向上蓋的投影覆蓋通孔,有效防止了在焊接上蓋和連接管路時焊液滴入壓縮機的內部,保證焊接安全可靠;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止推結構遠離靜渦旋盤的上部管段的外徑小于通孔的內徑,使得連接管路結構能夠沿通孔傾斜,以便于調節連接管路結構的位置,降低了通孔和靜盤連接孔之間的安裝定位精度的需求,便于加工,降低渦旋壓縮機的生產成本;止推結構具有軸向限位連接管路結構的作用,有效避免了連接管路結構的下端底部與靜盤連接孔的底部接觸的情況,避免了靜渦旋盤產生的振動傳遞到連接管路結構上,降低了連接管路結構的振動。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渦旋壓縮機。由于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渦旋壓縮機也應具有同樣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管路結構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管路結構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管路結構的第二種結構俯視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連接管路結構的傾斜狀態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渦旋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以保證焊接安全可靠,降低精度需求及振動。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的渦旋壓縮機。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包括靜渦旋盤1、上蓋20及連接靜渦旋盤1與上蓋20的連接管路結構,上蓋20上具有供連接管路結構穿過的通孔201,靜渦旋盤1上具有與連接管路結構連接的靜盤連接孔1a;連接管路結構上設置有止推結構211,止推結構211向上蓋20的投影覆蓋通孔201,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止推結構211遠離靜渦旋盤1的上部管段215的外徑小于通孔201的內徑。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靜渦旋盤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包括靜渦旋盤(1)、上蓋(20)及連接所述靜渦旋盤(1)與所述上蓋(20)的連接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0)上具有供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穿過的通孔(201),所述靜渦旋盤(1)上具有與所述連接管路結構連接的靜盤連接孔(1a);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上設置有止推結構(211),所述止推結構(211)向所述上蓋(20)的投影覆蓋所述通孔(201),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所述止推結構(211)遠離所述靜渦旋盤(1)的上部管段(215)的外徑小于所述通孔(201)的內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包括靜渦旋盤(1)、上蓋(20)及連接所述靜渦旋盤(1)與所述上蓋(20)的連接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0)上具有供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穿過的通孔(201),所述靜渦旋盤(1)上具有與所述連接管路結構連接的靜盤連接孔(1a);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上設置有止推結構(211),所述止推結構(211)向所述上蓋(20)的投影覆蓋所述通孔(201),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位于所述止推結構(211)遠離所述靜渦旋盤(1)的上部管段(215)的外徑小于所述通孔(201)的內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結構(211)的上表面為與所述通孔(201)所在的上蓋內表面(202)相互貼合的配合面。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1a)的一端與所述靜盤連接孔(1a)的內壁之間具有密封圈(23)。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伸入所述靜盤連接孔(1a)的一端具有溝槽(213),所述密封圈(23)位于所述溝槽(213)內。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止推結構(211)與所述上蓋(20)之間的止推配合部件(24),所述止推配合部件(24)向所述上蓋(20)的投影覆蓋所述通孔(201);所述止推配合部件(24)具有與所述上蓋(20)的內表面相互貼合的止推面(241)。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配合部件(24)的絕熱性能高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的絕熱性能。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為一體式的連接管路(2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渦旋盤與上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路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上部固定部件(21)、中間連接部件(25)及下部密封部件(21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韻,李芳,康小麗,單彩俠,郭求和,律剛,高曉俊,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