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壓力鍋蓋,其包括有固定設置于鍋蓋的鋼蓋和活動設置于鋼蓋上的蓋板,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設有彈性墊環,所述彈性墊環具有貫穿孔;所述鋼蓋上設置有一活動固定蓋板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包括有設置于鋼蓋上穿過貫穿孔的鋼柱及設置于鋼柱上且勾扣于彈性墊環底面的鉤部;借助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壓力鍋蓋的鋼蓋和蓋板之間的固定結構更牢固,且固定結構不受彈性墊環受熱膨脹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壓力鍋,尤其是指一種電壓力鍋蓋。
技術介紹
電壓力鍋已經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電器,是人們煮米飯或對食物進行蒸、煮、燉、煨等多種操作功能,而且還具有保溫、定時及微電腦控制等特點,可以定時自動做飯、做菜,省時省力。現有電壓力鍋的鍋蓋上設置有與鍋蓋固定設置的鋼蓋和活動設置于鋼蓋上的蓋板,所述鋼蓋與鍋蓋固定設置不能拆卸清洗,而設置的蓋板可防止米飯或其他食物在沸騰時向上漫時而污染到鋼蓋;但是電壓力鍋工作時受熱的鋼蓋和蓋板兩者之間的固定結構不牢固,現有的鋼蓋上設置有一鋼柱,而蓋板上對應設置有一通孔,通孔上套設有彈性墊環,所述鋼蓋和蓋板通過鋼柱和彈性墊環的彈性配合固定,而在電壓力鍋工作時,彈性墊環受熱膨脹后自動脫離鋼柱,蓋板直接掉落于鍋內,影響到鍋內的食物,而且使用不方便。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電壓力鍋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壓力鍋蓋,該鋼蓋和蓋板之間的固定結構牢固,且固定結構不受彈性墊環受熱膨脹影響。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電壓力鍋蓋,其包括有固定設置于鍋蓋的鋼蓋和活動設置于鋼蓋上的蓋板,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設有彈性墊環,所述彈性墊環具有貫穿孔;所述鋼蓋上設置有一活動固定蓋板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包括有設置于鋼蓋上穿過貫穿孔的鋼柱及設置于鋼柱上且勾扣于彈性墊環底面的鉤部。所述鉤部向外延伸長度大于所述貫穿孔內壁到通孔內壁的距離。所述鋼柱包括有穿過貫穿孔且可圍成一套筒的兩弧形板及套設于弧形板內的按壓桿,所述按壓桿的頂端圓周分布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三角凸塊,每一所述弧形板的內環設置有傾斜凸塊,所述傾斜凸塊具有與三角凸塊的一側面配合的傾斜面及位于頂端的水平面,所述弧形板的底端設置有頂掣彈性墊環的貫穿孔內壁的凸臺,且所述鉤部成型于所述凸臺下方。所述按壓桿在位于所述三角凸塊下方位置設置有兩可勾扣于傾斜凸塊的水平面的凸塊,且所述凸塊相對兩三角凸塊的中心線位置。兩所述弧形板上分別設置有向按壓桿方向延伸的兩凸柱,所述凸柱上套設有彈簧。所述按壓桿的頂端中心向上延伸有一延伸桿,且所述延伸桿的頂端設置有可勾扣于傾斜凸塊的水平面的水平部。所述按壓桿的底端設置有可蓋住兩弧形板底端面的封閉環。所述弧形板的頂端設置有一擴徑臺階環,所述鋼蓋上形成一供臺階環勾扣的環形凹槽。所述臺階環設置有兩滑塊,所述環形凹槽設置有供滑塊活動的滑槽。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電壓力鍋蓋通過在鋼柱上設置勾扣于彈性墊環底面的鉤部,在電壓力鍋工作過程中,鍋內的壓力和熱量上升,所述彈性墊環受到熱量而膨脹,但是所述彈性墊環受鋼柱側壁和鉤部限制,避免彈性墊環受熱膨脹后自動脫離鋼柱,可使得蓋板與鋼蓋之間的固定結構更牢固,避免電壓力鍋工作時蓋板直接掉落至鍋內,使用更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電壓力鍋蓋的鋼蓋和蓋板組裝的剖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電壓力鍋蓋的鋼蓋和蓋板拆解的剖視示意圖。鋼蓋1蓋板2通孔21彈性墊環22貫穿孔23鉤部11弧形板12按壓桿13三角凸塊131傾斜凸塊121傾斜面122水平面123凸臺14凸塊132凸柱124彈簧15延伸桿133水平部134封閉環135臺階環125環形凹槽16滑塊126滑槽161。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請參閱圖1、圖2,本技術揭示了一種電壓力鍋蓋,其包括有固定設置于鍋蓋的鋼蓋1和活動設置于鋼蓋1上的蓋板2,所述蓋板2上開設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套設有彈性墊環22,所述彈性墊環22具有貫穿孔23;所述鋼蓋1上設置有一活動固定蓋板2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包括有設置于鋼蓋1上穿過貫穿孔23的鋼柱及設置于鋼柱上且勾扣于彈性墊環22底面的鉤部11。本技術電壓力鍋蓋通過在鋼柱上設置勾扣于彈性墊環22底面的鉤部11,在電壓力鍋工作過程中,鍋內的壓力和熱量上升,所述彈性墊環22受到熱量而膨脹,但是所述彈性墊環22受鋼柱側壁和鉤部11限制,避免彈性墊環22受熱膨脹后自動脫離鋼柱,可使得蓋板2與鋼蓋1之間的固定結構更牢固,避免電壓力鍋工作時蓋板2直接掉落至鍋內,使用更方便。本技術的所述鉤部11向外延伸長度大于所述貫穿孔23內壁到通孔21內壁的距離,所述鉤部11和蓋板2的側壁可上下夾住彈性墊環22,可進一步穩固鋼蓋1和蓋板2之間的固定結構。本技術的所述鋼柱包括有穿過貫穿孔23且可圍成一套筒的兩弧形板12及套設于弧形板12內的按壓桿13,所述按壓桿13的頂端圓周分布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三角凸塊131,每一所述弧形板12的內環設置有傾斜凸塊121,所述傾斜凸塊121具有與三角凸塊131的一側面配合的傾斜面122及位于頂端的水平面123,所述弧形板12的底端設置有頂掣彈性墊環22的貫穿孔23內壁的凸臺14,且所述鉤部11成型于所述凸臺14下方;按壓所述按壓桿13,當所述三角凸塊131與傾斜凸塊121齒合時,兩傾斜凸塊121勾扣于兩三角凸塊131的其中一側面上,所述凸臺14和鉤部脫離彈性墊環22,所述蓋板2可從鋼蓋1上拆下;或按壓所述按壓桿13,當所述三角凸塊131與傾斜凸塊121不齒合時,三角凸塊131向上運動且頂推兩傾斜凸塊121帶動弧形板12向外運動,且所述凸臺14頂掣彈性墊環22和所述鉤部11勾扣彈性墊環22,所述蓋板2和鋼蓋1牢固固定;本技術通過在弧形板12和按壓桿13之間設置有可方便組裝、拆解蓋板和鋼蓋的結構,可使得蓋板2和鋼蓋1組裝、拆解方便。本技術的所述按壓桿13在位于所述三角凸塊131下方位置設置有兩可勾扣于傾斜凸塊121的水平面123的凸塊132,且所述凸塊132相對兩三角凸塊131的中心線位置;當按壓按壓桿13后,三角凸塊131向上運動且頂推兩傾斜凸塊121帶動弧形板12向外運動,而所述凸塊132向上運動勾扣于傾斜凸塊121的水平面123,可防止按壓桿13自動向下運動而無法頂掣住兩弧形板12,導致鉤部11脫離彈性墊環22,影響鋼蓋1和蓋板2之間的固定結構。本技術的兩所述弧形板12上分別設置有向按壓桿13方向延伸的兩凸柱124,所述凸柱124上套設有彈簧15,當弧形板12向外運動時,所述彈簧15也可提供向外的推力,使得鉤部11與彈性墊環22牢固結合,提高鋼蓋1和蓋板2的固定結構。本技術的所述按壓桿13的頂端中心向上延伸有一延伸桿133,且所述延伸桿133的頂端設置有可勾扣于傾斜凸塊121的水平面123的水平部134,當所述傾斜凸塊121和三角凸塊131齒合時,所述三角凸塊131和水平部134可將傾斜凸塊121固定,可起到限位作用。本技術的所述按壓桿13的底端設置有可蓋住兩弧形板12底端面的封閉環135。本技術的所述弧形板12的頂端設置有一擴徑的臺階環125,所述鋼蓋1上形成一供臺階環125勾扣的環形凹槽16,可將弧形板12固定于鋼蓋1上;所述臺階環125設置有兩滑塊126,所述環形凹槽16設置有供滑塊126活動的滑槽161,所述滑塊126和滑槽161之間的配合結構,可使得弧形板12的運動更順暢,且弧形板12和鋼蓋1的固定結構更牢固。上述實施例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壓力鍋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設置于鍋蓋的鋼蓋和活動設置于鋼蓋上的蓋板,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設有彈性墊環,所述彈性墊環具有貫穿孔;所述鋼蓋上設置有一活動固定蓋板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包括有設置于鋼蓋上穿過貫穿孔的鋼柱及設置于鋼柱上且勾扣于彈性墊環底面的鉤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壓力鍋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設置于鍋蓋的鋼蓋和活動設置于鋼蓋上的蓋板,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設有彈性墊環,所述彈性墊環具有貫穿孔;所述鋼蓋上設置有一活動固定蓋板的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包括有設置于鋼蓋上穿過貫穿孔的鋼柱及設置于鋼柱上且勾扣于彈性墊環底面的鉤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電壓力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鉤部向外延伸長度大于所述貫穿孔內壁到通孔內壁的距離。3.如權利要求1所述電壓力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柱包括有穿過貫穿孔且可圍成一套筒的兩弧形板及套設于弧形板內的按壓桿,所述按壓桿的頂端圓周分布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三角凸塊,每一所述弧形板的內環設置有傾斜凸塊,所述傾斜凸塊具有與三角凸塊的一側面配合的傾斜面及位于頂端的水平面,所述弧形板的底端設置有頂掣彈性墊環的貫穿孔內壁的凸臺,且所述鉤部成型于所述凸臺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文藝,
申請(專利權)人:鄭文藝,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