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混料機
,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
技術介紹
混料機是由一個水平旋轉的容器和旋轉的立式攪拌葉片等組成,成型料攪拌時,容器向左轉,葉片向右轉,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顆粒間運動方向交叉,互相接觸的機會增多,逆流混料機對料的擠壓力小,發熱量低,攪拌效率高,混料較為均勻。傳統的物料混合工序是人工稱重配料,然后投入混合機進行混合操作,人工配料易出錯,稱重配料是一個機械枯燥的重復動作,工人很容易出現疲勞,而出現配錯料的情況,導致產品質量低,不合格。而且人工配料,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人工投料時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影響工人的健康,據檢索,發現如下專利文獻與本申請相關,具體公開內容如下:CN201813819U公開一種翻轉式混合機,包括桶體和位于桶內的攪拌裝置,所述混合機還包括用于翻轉桶體的翻轉裝置,以及限制桶體上下翻轉位置的限位裝置,所述混合機設置于料倉中,所述料倉上端設有進料口、下端設有出料口。上述混合機在混合染料這樣的輕型物料時,沒有密封,會影響工人健康;同時由于其結構特征限制,整體規格較小,不能滿足大規模的混合需要。因此,專利技術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去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包括機座和混料倉,所述混料倉位于機座上方,所述機座上端一側設有電機,所述電機一端連接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貫穿混料倉的內壁,且延伸至混料倉內,所述攪拌桿上設有攪拌葉,所述混料倉上端設有儲料倉,所述儲料倉上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包括機座(1)和混料倉(2),所述混料倉(2)位于機座(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1)上端一側設有電機(3),所述電機(3)一端連接有攪拌桿(4),所述攪拌桿(4)貫穿混料倉(2)的內壁,且延伸至混料倉(2)內,所述攪拌桿(4)上設有攪拌葉(5),所述混料倉(2)上端設有儲料倉(6),所述儲料倉(6)上端設有進料口(7),所述進料口(7)上端設有儲料倉蓋(8),所述混料倉(2)內部設有通過鉸鏈(9)鉸接的稱量裝置(10),所述稱量裝置(10)內設有重量傳感器(11),所述稱量裝置(10)下端鉸接有電動伸縮桿(12),所述電動伸縮桿(12)固定連接在混料倉(2)內壁上,所述混料倉(2)底端一側設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上設有閥門(14),所述出料口(13)上端設有PLC控制器(15),所述PLC控制器(15)通過導線與重量傳感器(11)電性連接,所述PLC控制器(15)通過導線與電動伸縮桿(12)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配比混料裝置,包括機座(1)和混料倉(2),所述混料倉(2)位于機座(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1)上端一側設有電機(3),所述電機(3)一端連接有攪拌桿(4),所述攪拌桿(4)貫穿混料倉(2)的內壁,且延伸至混料倉(2)內,所述攪拌桿(4)上設有攪拌葉(5),所述混料倉(2)上端設有儲料倉(6),所述儲料倉(6)上端設有進料口(7),所述進料口(7)上端設有儲料倉蓋(8),所述混料倉(2)內部設有通過鉸鏈(9)鉸接的稱量裝置(10),所述稱量裝置(10)內設有重量傳感器(11),所述稱量裝置(10)下端鉸接有電動伸縮桿(12),所述電動伸縮桿(12)固定連接在混料倉(2)內壁上,所述混料倉(2)底端一側設有出料口(13),所述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曉萍,任洪,趙福遠,毛雅娟,唐偉菊,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同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