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及其應用方法。該生物農藥為20?30重量份印度楝樹種子、10?20重量份木荷葉、5?10重量份蘿卜種子、5?10重量份無患子果皮、7?10重量份油茶葉、5?10重量份樟樹葉、和8?10重量份孜然種子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藥害低、不易產生抗藥性、生產原料廣泛、安全性高、環境兼容性好、選擇性強等優點;將該生物農藥進行浸種,并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于生物農藥添加磷、磷、硅肥,與生物農藥同步噴施于稻田中,有效降低了水稻稻瘟病的發病率,提高了水稻的產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作物病害防治
,涉及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及其應用方法。
技術介紹
:在全世界范圍內,水稻病害主要有3種類型:稻瘟病、白葉枯病及紋枯病,稻瘟病作為一種世界性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該病一年四季都會對水稻造成危害,其危害遍及水稻的各個部位,有苗稻瘟、葉瘟、葉枕瘟、節稻瘟、穗頸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一般發病可造成水稻減產10%-30%,嚴重時顆粒無收。因此,稻瘟病的防治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為化學農藥防治和抗水稻稻瘟病品種選育,但因化學農藥的危害和病原菌的抗藥性以及抗瘟品種的單一化、稻瘟病生理小種多樣性及復雜性,使得化學農藥和水稻抗瘟性品種的使用在生產應用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然而,生物農藥在不破壞環境的條件下,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稻的產量,具有藥害比化學農藥低、不易產生抗藥性、生產原料廣泛、使用安全放心、環境兼容性好、選擇性強等優點,所以生物農藥研究成為有效防治稻瘟病的熱點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生物農藥根據其來源分為微生物源農藥和植物源農藥,而植物源農藥可以為化學工業提供一些新的化合物或前導化合物,所以越來越獲得化學家的關注。研究表明,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對水稻稻瘟病菌的孢子萌發或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對稻瘟病菌的生防效果良好。目前,將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作為原料進行合理的配比來制備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尚未見報道。肥水的管理技術十分的重要,科學施用磷、鉀肥適當的配合使用能夠提高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有研究還表明施硅肥的水稻抗病性明顯增強,即使水稻感染上稻瘟病仍可以使病斑硅質化、控制病斑發展,還可以使水稻根系發達、抗倒、抗旱、抗病、抗蟲力強,同時能夠使水稻的結實率高、穗大粒多,增產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化學農藥和水稻抗瘟性品種的使用在生產應用上的局限性,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農藥的制備及其應用方法,以及通過合理施用磷、鉀、硅肥來提高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農藥的制備及其應用方法,以及合理施用磷、鉀、硅肥,所述生物農藥的制備方法如下: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20-30重量份、木荷葉10-20重量份、蘿卜種子5-10重量份、無患子果皮5-10重量份、油茶葉7-10重量份、樟樹葉5-10重量份、孜然種子8-10重量份,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10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方法如下:(1)用生物農藥浸種取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100g兌水50kg,取水稻種子30kg,浸泡時間為50小時,洗凈藥液后催芽。作為優選,所述種子要從無病田留選。(2)于稻田中應用生物農藥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每隔5天調查水稻田一次,如發現水稻稻瘟病,即應施藥于稻田中防治;施藥前,將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加30倍水稀釋,每次每畝噴施兌水稀釋后的生物農藥10kg。作為優選,通過在步驟(2)中稀釋后的生物農藥中添加磷、鉀、硅肥等葉面肥,與生物農藥同步噴施,可提供苗株生長所必須的營養,促進其快速恢復生長。進一步,所述的磷肥為磷酸鈣,每10kg生物農藥中加入磷酸鈣300-500克。進一步,所述的鉀肥為氯化鉀或硫酸鉀,每10kg生物農藥中加入氯化鉀或硫酸鉀300-500克。進一步,所述的硅肥為納米二氧化硅,每10kg生物農藥中加入納米二氧化硅300-500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具有藥害低、不易產生抗藥性、生產原料廣泛、安全性高、環境兼容性好、選擇性強等優點。(2)本專利技術將上述生物農藥進行浸種,并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發病時噴施于稻田中,有效降低了水稻稻瘟病的發病率,提高了水稻的存活率以及產量。(3)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于稀釋后的生物農藥中添加氮、磷、鉀、硅肥,與生物農藥同步噴施,不僅能夠提高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還能達到增產的效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專利技術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實施例1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200g、木荷葉100g、蘿卜種子50g、無患子果皮50g、油茶葉70g、樟樹葉50g、孜然種子80g,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10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播種前,取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100g兌水50kg,將從無病田留選的水稻種子30kg,浸泡50小時,洗凈藥液后催芽。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將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加30倍水稀釋,并于稀釋后的生物農藥中添加磷酸鈣300克、氯化鉀300克、納米二氧化硅300克,每次每畝噴施兌水稀釋并添有磷、磷、硅肥的生物農藥10kg。實施例2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300g、木荷葉200g、蘿卜種子100g、無患子果皮100g、油茶葉100g、樟樹葉100g、孜然種子100g,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10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播種前,取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100g兌水50kg,將從無病田留選的水稻種子30kg,浸泡50小時,洗凈藥液后催芽。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將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加30倍水稀釋,并于稀釋后的生物農藥中添加磷酸鈣500克、氯化鉀500克、納米二氧化硅500克,每次每畝噴施兌水稀釋并添有磷、磷、硅肥的生物農藥10kg。實施例3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250g、木荷葉150g、蘿卜種子80g、無患子果皮80g、油茶葉80g、樟樹葉70g、孜然種子90g,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10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播種前,取上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其特征在于,該生物農藥的制備方法如下: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20?30重量份、木荷葉10?20重量份、蘿卜種子5?10重量份、無患子果皮5?10重量份、油茶葉7?10重量份、樟樹葉5?10重量份、孜然種子8?10重量份,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8?12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得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其特征在于,該生物農藥的制備方法如下:分別采摘印度楝樹種子、木荷葉、蘿卜種子、無患子果皮、油茶葉、樟樹葉和孜然種子,洗凈、曬干,置于烘箱70℃烘至恒重,然后稱取印度楝樹種子20-30重量份、木荷葉10-20重量份、蘿卜種子5-10重量份、無患子果皮5-10重量份、油茶葉7-10重量份、樟樹葉5-10重量份、孜然種子8-10重量份,混合后粉碎,過40目篩,再加入200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3次,每次浸提8-12小時,合并浸提液,用旋轉蒸發儀濃縮至質量濃度為1g/mL,移裝于1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塞封口,于4℃冰箱中冷存備用,得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2.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用于水稻種子發芽前、水稻分孽期、孕穗期和齊穗期,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在水稻種子發芽前的應用方法為:取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100g兌水50kg,取水稻種子30kg,浸泡時間為50小時,洗凈藥液后催芽,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的應用方法為:在水稻分孽期、孕穗期、齊穗期,每隔5天調查水稻田一次,如發現水稻稻瘟病,將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生物農藥稀釋后施藥于水稻田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青,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飛時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