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一種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及其使用方法,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推臂組,固定在底座上垂直于推臂組的滑道組,固定在底座上位于推臂組外側的且相對滑道組對稱的兩個墨帶組。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可以向中間推進的推臂組帶動墨帶,將墨帶上不同顏色的油墨壓印在針翼上,從而使翼芯的方向非常容易分辨。減小了靜脈穿刺針、動脈穿刺針等產品的組裝難度,也使組裝成功率上升,廢品率降低,出廠檢驗時的浪費減少,從而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損耗成本,為生產企業節約大量的資源,效果非常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醫療器械輸液器產品。
技術介紹
可旋轉針翼在靜脈針、動脈針等器械上廣為應用,該產品在組裝時需要將針翼套接在合適的翼芯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鋼針刃面、針翼帶標識面和翼芯的方向一致,否則在使用時就會出現刃面不對或無法轉動的情況,在生產檢驗環節也會挑出方向不一致的產品判定為不合格品進行報廢。一般的翼芯都是圓柱形的外形,不仔細看很難分清正反,因此,為了仔細辨認正反方向,該工序的工時往往很高,廢品率也非常高,操作員的操作也非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設計了一種機器來在針翼的正面和反面分別壓印上不同顏色的標識,來讓操作員非常容易的辨認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推臂組、滑道組和墨帶組,通過可以向中間推進的推臂組帶動墨帶,將墨帶上的油墨壓印在針翼上,從而使翼芯的方向非常容易分辨。本專利技術為實現所屬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所述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推臂組,固定在底座上垂直于推臂組的滑道組,固定在底座上位于推臂組外側的且相對滑道組對稱的兩個墨帶組;所述推臂組包括推臂滑軌、對稱置于推臂滑軌上兩端的兩個推臂和對稱固定于推臂滑軌上的兩個擋板,所述推臂包括氣缸、固定在氣缸內側的壓頭座,和固定在壓頭座內側的若干個壓頭;所述滑道組包括滑道和針翼卡槽,所述滑道包括滑道基座、貫穿滑道基座兩端的滑道軌和套接在滑道軌上的卡槽滑塊,所述針翼卡槽置于卡槽滑塊上;所述墨帶組包括兩個對稱的步進電機、置于兩個步進電機上的兩個墨帶軸、兩個對稱的擋軸,和卷繞在兩個墨帶軸上的墨帶,兩個墨帶軸和兩個擋軸呈等腰梯形分布,兩個墨帶軸間距離大于兩個擋軸間距離,所述墨帶由兩個擋軸定位在推臂和滑道組之間。所述兩個墨帶組上的墨帶顏色不同。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的使用方法為:氣缸可以帶動壓頭座向前推進,推動卡槽滑塊即可帶動針翼卡槽在滑道上滑動,步進電機可以帶動墨帶軸轉動;使用時,第一步,將可旋轉針翼的翼芯放入針翼卡槽中,將針翼卡槽向前推進至滑道基座底端,第二步,啟動氣缸,氣缸帶動壓頭座向前推進,位于壓頭座上的壓頭推動墨帶壓在可旋轉針翼上,墨帶的顏色也隨之壓印在可旋轉針翼的翼芯上,氣缸隨即收回原位,第三步,啟動步進電機,步進電機帶動墨帶軸轉動,卷繞在墨帶軸上的墨帶隨之向前推進,最后一步,拉出針翼卡槽更換針翼卡槽中的翼芯,更換完成后即可再次開始第一步操作。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簡單的放置翼芯、開啟氣缸、開啟步進電機、更換翼芯的操作即可批量地在可旋轉針翼的翼芯上進行標記,有了標記的翼芯即可在后續的組裝步驟中非常清楚的被識別正反方向,減小了靜脈穿刺針、動脈穿刺針等產品的組裝難度,可旋轉針翼產品的組裝工時將大大減少,同時,這種做法也使組裝成功率上升,廢品率降低,出廠檢驗時的浪費也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損耗成本,為生產企業節約大量的資源,效果非常顯著。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圖;圖2本專利技術推臂組爆炸圖;圖3本專利技術滑道組爆炸圖;圖4本專利技術墨帶組爆炸圖;圖5本專利技術整體爆炸圖;圖6本專利技術針翼卡槽使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5所示,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所述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1,包括固定在底座1-1上的推臂組1-2,固定在底座1-1上垂直于推臂組1-2的滑道組1-3,固定在底座1-1上位于推臂組1-2外側的且相對滑道組對稱的兩個墨帶組1-4。如圖2所示,所述推臂組1-2包括推臂滑軌1-2-1、對稱置于推臂滑軌1-2-1上兩端的兩個推臂1-2-2和對稱固定于推臂滑軌1-2-1上的兩個擋板1-2-3,所述推臂1-2-2包括氣缸1-2-2-1、固定在氣缸1-2-2-1內側的壓頭座1-2-2-2,和固定在壓頭座1-2-2-2內側的若干個壓頭1-2-2-3。如圖3所示,所述滑道組1-3包括滑道1-3-1和針翼卡槽1-3-2,所述滑道1-3-1包括滑道基座1-3-1-1、貫穿滑道基座1-3-1-1兩端的滑道軌1-3-1-2和套接在滑道軌1-3-1-2上的卡槽滑塊1-3-1-3,所述針翼卡槽1-3-2置于卡槽滑塊1-3-1-3上。如圖4所示,所述墨帶組1-4包括兩個對稱的步進電機1-4-1、置于兩個步進電機1-4-1上的兩個墨帶軸1-4-2、兩個對稱的擋軸1-4-3,和卷繞在兩個墨帶軸1-4-2上的墨帶1-4-4,兩個墨帶軸1-4-1和兩個擋軸1-4-2呈等腰梯形分布,兩個墨帶軸1-4-1間距離大于兩個擋軸1-4-2間距離,所述墨帶1-4-4由兩個擋軸1-4-3定位在推臂1-2-2和滑道組1-3之間。所述兩個墨帶組1-4上的墨帶1-4-4顏色不同。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使用方法為:氣缸1-2-2-1可以帶動壓頭座1-2-2-2向前推進,推動卡槽滑塊1-3-1-3即可帶動針翼卡槽1-3-2在滑道1-3-1上滑動,步進電機1-4-1可以帶動墨帶軸1-4-2轉動。如圖6所示,可旋轉針翼的翼芯2可以放入針翼卡槽1-3-2中。使用時,第一步,將可旋轉針翼的翼芯2放入針翼卡槽1-3-2中,將針翼卡槽1-3-2向前推進至滑道基座1-3-1-1底端,第二步,啟動氣缸1-2-2-1,氣缸1-2-2-1帶動壓頭座1-2-2-2向前推進,位于壓頭座1-2-2-2上的壓頭1-2-2-3推動墨帶1-4-4壓在可旋轉針翼上,墨帶的顏色也隨之壓印在可旋轉針翼的翼芯2上,氣缸1-2-2-1隨即收回原位,第三步,啟動步進電機1-4-1,步進電機1-4-1帶動墨帶軸1-4-2轉動,卷繞在墨帶軸1-4-2上的墨帶1-4-4隨之向前推進,最后一步,拉出針翼卡槽1-3-2更換針翼卡槽1-3-2中的翼芯2,更換完成后即可再次開始第一步操作。可旋轉針翼在靜脈針、動脈針等器械上廣為應用,該產品在組裝時需要將針翼套接在合適的翼芯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鋼針刃面、針翼帶標識面和翼芯的方向一致,否則在使用時就會出現刃面不對或無法轉動的情況,在生產檢驗環節也會挑出方向不一致的產品判定為不合格品進行報廢。一般的翼芯都是圓柱形的外形,不仔細看很難分清正反,因此,為了仔細辨認正反方向,該工序的工時往往很高,廢品率也非常高,操作員的操作也非常困難。本專利技術通過簡單的放置翼芯、開啟氣缸、開啟步進電機、更換翼芯的操作即可批量地在可旋轉針翼的翼芯上進行標記,有了標記的翼芯即可在后續的組裝步驟中非常清楚的被識別正反方向,減小了靜脈穿刺針、動脈穿刺針等產品的組裝難度,可旋轉針翼產品的組裝工時將大大減少,同時,這種做法也使組裝成功率上升,廢品率降低,出廠檢驗時的浪費也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損耗成本,為生產企業節約大量的資源,效果非常顯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1),包括固定在底座(1?1)上的推臂組(1?2),固定在底座(1?1)上垂直于推臂組(1?2)的滑道組(1?3),固定在底座(1?1)上位于推臂組(1?2)外側的且相對滑道組對稱的兩個墨帶組(1?4);所述推臂組(1?2)包括推臂滑軌(1?2?1)、對稱置于推臂滑軌(1?2?1)上兩端的兩個推臂(1?2?2)和對稱固定于推臂滑軌(1?2?1)上的兩個擋板(1?2?3),所述推臂(1?2?2)包括氣缸(1?2?2?1)、固定在氣缸(1?2?2?1)內側的壓頭座(1?2?2?2),和固定在壓頭座(1?2?2?2)內側的若干個壓頭(1?2?2?3);所述滑道組(1?3)包括滑道(1?3?1)和針翼卡槽(1?3?2),所述滑道(1?3?1)包括滑道基座(1?3?1?1)、貫穿滑道基座(1?3?1?1)兩端的滑道軌(1?3?1?2)和套接在滑道軌(1?3?1?2)上的卡槽滑塊(1?3?1?3),所述針翼卡槽(1?3?2)置于卡槽滑塊(1?3?1?3)上;所述墨帶組(1?4)包括兩個對稱的步進電機(1?4?1)、置于兩個步進電機(1?4?1)上的兩個墨帶軸(1?4?2)、兩個對稱的擋軸(1?4?3),和卷繞在兩個墨帶軸(1?4?2)上的墨帶(1?4?4),兩個墨帶軸(1?4?1)和兩個擋軸(1?4?2)呈等腰梯形分布,兩個墨帶軸(1?4?1)間距離大于兩個擋軸(1?4?2)間距離,墨帶(1?4?4)由兩個擋軸(1?4?3)定位在推臂(1?2?2)和滑道組(1?3)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針翼用打點機(1),包括固定在底座(1-1)上的推臂組(1-2),固定在底座(1-1)上垂直于推臂組(1-2)的滑道組(1-3),固定在底座(1-1)上位于推臂組(1-2)外側的且相對滑道組對稱的兩個墨帶組(1-4);所述推臂組(1-2)包括推臂滑軌(1-2-1)、對稱置于推臂滑軌(1-2-1)上兩端的兩個推臂(1-2-2)和對稱固定于推臂滑軌(1-2-1)上的兩個擋板(1-2-3),所述推臂(1-2-2)包括氣缸(1-2-2-1)、固定在氣缸(1-2-2-1)內側的壓頭座(1-2-2-2),和固定在壓頭座(1-2-2-2)內側的若干個壓頭(1-2-2-3);所述滑道組(1-3)包括滑道(1-3-1)和針翼卡槽(1-3-2),所述滑道(1-3-1)包括滑道基座(1-3-1-1)、貫穿滑道基座(1-3-1-1)兩端的滑道軌(1-3-1-2)和套接在滑道軌(1-3-1-2)上的卡槽滑塊(1-3-1-3),所述針翼卡槽(1-3-2)置于卡槽滑塊(1-3-1-3)上;所述墨帶組(1-4)包括兩個對稱的步進電機(1-4-1)、置于兩個步進電機(1-4-1)上的兩個墨帶軸(1-4-2)、兩個對稱的擋軸(1-4-3),和卷繞在兩個墨帶軸(1-4-2)上的墨帶(1-4-4),兩個墨帶軸(1-4-1)和兩個擋軸(1-4-2)呈等腰梯形分布,兩個墨帶軸(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關菲,劉嵐,劉志鳳,楊舒文,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哈娜好醫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