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工程
,且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及具有此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的汽車。
技術介紹
MPV汽車(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車)是集旅行車寬大乘員空間、轎車的舒適性和廂式貨車的功能于一身的汽車。MPV汽車一般為兩廂式結構,擁有一個完整寬大乘員空間和行李空間,車廂內可以布置下5-8個人的座位,座椅配置一般采用二排至三排,布置靈活,可全部折疊或放倒,這使它在內部結構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提高MPV汽車的后部安全性能,MPV汽車的后側圍結構要為整車提供必要的彎曲、扭轉剛度和強度。對于MPV汽車的整個后側圍結構來說,主要承受的力來自于后輪減震器施加的向上的力以及背門啟閉過程產生的力。為有效分解減震器產生的力,需要將從后懸架減震器傳過來的力通過后懸彈簧安裝支座傳遞后輪罩結構再向上至汽車C柱,背門啟閉過程產生的力也由D柱傳遞至后側圍結構。再有,MPV汽車的后門一般采用滑移門結構,滑移門通過導軌等安裝在后側圍結構和后門檻結構上,滑移門打開時位于后側轉結構的外側,后側圍結構還要用于承載來自滑移門啟閉過程中產生的力,因此MPV汽車的后側圍結構設計也不同于一般的側開式車門。現有的汽車后側圍結構通常是簡單的采用一根縱向加強板來作為后側圍加強結構,此后側圍加強結構要求加強板有很高的剛度,導致了材料選擇的局限性,而且現有后側圍加強結構也無法有效分解和吸收來自于后輪減震器的力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適于設置在汽車的后輪罩結構(200)上并位于側圍外板(240)的內側,所述后輪罩結構(200)包括輪罩外板(210)和配合連接于所述輪罩外板(210)的輪罩內板(220),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包括C柱內板(110)、C柱加強板(120)、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和輪罩支架(140),所述C柱內板(110)的上端用于連接至汽車的上邊梁(250),所述C柱內板(110)的下端連接至所述輪罩外板(210);所述C柱加強板(120)的上端連接至所述C柱內板(110)并且與所述C柱內板(110)在汽車高度方向上部分重疊,所述C柱加強板(12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輪罩外板(210)上且遠離所述C柱內板(110)的端部用于連接至汽車的門檻結構(230);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的前端連接所述C柱內板(110)和所述C柱加強板(120),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的后端用于連接至汽車D柱(260);所述輪罩支架(140)的上端部連接至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所述輪罩支架(140)的下端部連接至所述輪罩外板(2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適于設置在汽車的后輪罩結構(200)上并
位于側圍外板(240)的內側,所述后輪罩結構(200)包括輪罩外板(210)和
配合連接于所述輪罩外板(210)的輪罩內板(220),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后
側圍加強結構包括C柱內板(110)、C柱加強板(120)、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
和輪罩支架(140),所述C柱內板(110)的上端用于連接至汽車的上邊梁(250),
所述C柱內板(110)的下端連接至所述輪罩外板(210);所述C柱加強板(120)
的上端連接至所述C柱內板(110)并且與所述C柱內板(110)在汽車高度方
向上部分重疊,所述C柱加強板(12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輪罩外板(210)上
且遠離所述C柱內板(110)的端部用于連接至汽車的門檻結構(230);所述后
側圍橫向加強板(130)的前端連接所述C柱內板(110)和所述C柱加強板(120),
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的后端用于連接至汽車D柱(260);所述輪罩支
架(140)的上端部連接至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所述輪罩支架(140)
的下端部連接至所述輪罩外板(2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內
板(110)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端部(111)、主體部(112)和第二端部(113),
所述第一端部(111)連接至所述上邊梁(250),所述第二端部(113)連接至所
述輪罩外板(210);所述C柱加強板(120)包括第一加強部(121)和第二加
強部(122),所述第一加強部(121)與所述C柱內板(110)重疊,所述第二
加強部(122)固定在所述輪罩外板(210)上;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
包括朝向汽車前部的第一搭接端(131)和朝向汽車尾部的第二搭接端(132),
所述第一搭接端(131)連接所述C柱內板(110)的主體部(112)和所述C柱
加強板(120)的第一加強部(121),所述第二搭接端(132)連接至所述汽車D
柱(260);所述輪罩支架(140)的上端部連接至所述后側圍橫向加強板(130)
的第一搭接端(131)和第二搭接端(13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后
側圍加強結構還包括輪罩加強板(150),所述輪罩加強板(150)固定在所述輪
罩內板(220)靠近所述輪罩外板(210)一側的表面,所述輪罩加強板(150)
的上端部通過所述輪罩外板(210)連接所述輪罩支架(140)的下端部,所述
輪罩加強板(150)的下端部用于連接至汽車的后懸彈簧安裝支座(27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后側圍加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內
板(110)的第一端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敏,閆亮,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