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包括:一與信號處理組件相連的單模光纖,以及與所述建立數字T/R組件相連的光分路器,所述單模光纖用于將來自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發送至所述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將所述信號分為若干路后再傳輸給所述數字T/R組件。其中,單模光纖與光分路器間通過一根第一光纖跳線連接,光分路器與數字T/R組件間通過若干第二光纖跳線連接。該傳輸網絡采用的單模光纖和光分路器,通過制式的改進實現“一對多”的網絡互連,極大降低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避免了多根光纖傳輸帶來的信號相位抖動問題,提高通信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數字陣列雷達的光纖傳輸網絡設計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合之間的數據通信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
技術介紹
在數字陣列雷達中,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合之間的數據通信速率高于1.25Gbps/通道,傳統的銅介質通信無法滿足設計需要?;跀底株嚵欣走_的應用環境的特殊要求,如軍溫、鹽霧、霉菌、砂塵環境下的雷達信號的高速率傳輸,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都是采用多模光纖實現數據通信。多模光纖在該技術發展之初,其傳輸速度可達到3Gbps以上,適合應用于對時延及相位一致性要求較高的數字陣列雷達的傳輸網絡,在這種對數字陣列雷達傳輸速度要求較高的場合應用效果較好。但隨著技術發展,由于多模光纖的制式限制,其只能實現“點對點”單一路徑通信,不能使用分路器,這樣對于接收模塊中的每一個數字T/R組件都需要一根光纖,隨著雷達性能的提高和T/R組件數量的增多,光纖數量也隨之增加,從而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包括:多根光纖之間的信號相位很難控制,造成通信不穩定;多模光纖價格高昂,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急劇增加;尤其是采用光滑環(也即光匯流環)的雷達產品設計,光觸點的增加(每增加一根多模光纖需要對應設置一個光滑環觸點)會導致產品售價和維護成本的成倍增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以解決現有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不能實現多點鏈接造成的多根光纖同時進行信號傳輸時出現通信不穩定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以解決現有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采用多根多模光纖造成的設計成本及維護成本較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包括:一與信號處理組件相連的單模光纖,以及與所述建立數字T/R組件相連的光分路器,所述單模光纖用于將來自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發送至所述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將所述信號分為若干路后再傳輸給所述數字T/R組件。較佳地,所述信號處理組件設有單模光發送模塊,所述單模光發送模塊用于將信號處理組件內待發送的串行數字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后發送給所述單模光纖。較佳地,所述信號處理組件與所述單模光纖之間通過第一光纖跳線連接。較佳地,所述數字T/R組件內設置有單多?;煅b光接收模塊,所述單多?;煅b光接收模塊用于對來自所述光分路器的信號進行光電轉換后接收。較佳地,所述數字T/R組件與所述光分路器之間通過若干個第二光纖跳線連接,第二光纖跳線的數量與信號被光分路器所分的路數相同。較佳地,所述光分路器為1:8的光纖分路器。較佳地,還包括一光纖匯流環,所述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輸出端通過所述光纖匯流環與所述單模光纖相連。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單模光纖和光分路器,通過制式的改進實現“一對多”的網絡互連,極大降低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尤其是使用光匯流環的雷達;2)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單模光纖,避免了多根光纖傳輸帶來的信號相位抖動問題,提高通信穩定性;3)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單模光纖,產品售價是多模光纖的十分之一,極大降低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4)本專利技術采用的光分路器屬于無源器件,不需要供電和散熱,便于產品安裝和使用,提高可靠性;5)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運行可靠,試驗調試方便,具有很好的經濟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組成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衰減計算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示出本實施例的附圖,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然而,本專利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形式實現,并且不應解釋為受在此提出之實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這些實施例是為了達成充分及完整公開,并且使本
的技術人員完全了解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其在發送端10僅包括一根單模光纖11,傳輸網絡20包括一個光分路器21。其中,該單模光纖11與發送端10的信號處理組件相連,光分路器21與接收端30的數字T/R組件相連。單模光纖11用于將來自發送端信號處理組件的待發送的信號發送至光分路器21,光分路器31將傳輸的信號分為若干路后再傳輸給數字T/R組件。該傳輸網絡工作時,單模光纖實現了發送端的信號進入傳輸網絡后并傳輸,光分路器實現了在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多點鏈接,實現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通過設置單模光纖及光分路器,減少光纖通道數量的同時滿足數字陣列雷達的數據傳輸要求,避免了采用多路多模光纖造成的成本高昂、通信不穩定的問題。其中,本實施例中的信號處理組件設有單模光發送模塊,該單模光發送模塊用于將信號處理組件內待發送的串行數字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后發送給單模光纖。單模光發送模塊位于信號處理組合內部,實現高速串行數字信號的光電轉換發送,通信速率為2.5Gbps,光波長為單模1550nm,端口類型為FC,纖芯為9/125μm,最小發射光功率為-4.6dBm。再次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信號處理組件與單模光纖11之間通過第一光纖跳線40連接。第一光纖跳線40位于信號處理組件和光分路器之間(只有一根),實現光纖鏈路的物理端接,本實施例中的端口類型為FC/FC,纖芯為9/125μm,最大損耗0.6dBm。本實施例中的光分路器為1:8的光纖分路器。其為獨立設備,端口類型為FC/FC,纖芯為9/125μm,最大損耗為10.5dBm。在其他優選實施例中,光分路器也可根據需要設置為其他分路數量的分路器。本實施例中的數字T/R組件內設置有單多模混裝光接收模塊,單多?;煅b光接收模塊用于對來自光分路器21的信號進行光電轉換后接收。單多?;煅b光接收模塊設在位于數字T/R組件的內部,可以實現高速串行數字信號的光電轉換接收,通信速率為2.5Gbps,光波長為單模1550nm,端口類型為LC,纖芯為9/125μm,接收光功率為-18~-3dBm,最大損耗0.6dBm對應地,再次參見圖1所示,數字T/R組件與光分路器之間通過若干個第二光纖跳線50連接,第二光纖跳線的數量與信號被光分路器所分的路數相同。第二光纖跳線50位于光分路器和數字T/R組件之間(八根),實現光纖鏈路的物理端接,端口類型為FC/LC,纖芯為9/125μm。該傳輸網絡還包括一光匯流環,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輸出端通過該光匯流環與單模光纖相連。光分路器放置在光匯流環之后,這樣整個傳輸網絡的匯流環內的光觸點只有一個,可極大降低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這樣,信號處理組合的高速發送信號通過上述設置的鏈接和級聯,最終到達數字T/R組件,并且,整個鏈路損耗不超過11.7dBm,最低到達功率為-16.3dBm,滿足接收模塊的最小靈敏度要求,實現整個通信網絡的建立。在上述優選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包括單模光發送模塊、第一光纖跳線、光分路器、第二光纖跳線和單多?;煅b光接收模塊,其能更為有效地減少光纖通道數量、安裝便捷、降低設計成本和維護成本,滿足數據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的需求。在一優選的實施例中,單模光發送模塊、第一光纖跳線、光分路器、第二光纖跳線和單多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與信號處理組件相連的單模光纖,以及與所述建立數字T/R組件相連的光分路器,所述單模光纖用于將來自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發送至所述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將所述信號分為若干路后再傳輸給所述數字T/R組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用于建立數字T/R組件和信號處理組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與信號處理組件相連的單模光纖,以及與所述建立數字T/R組件相連的光分路器,所述單模光纖用于將來自信號處理組件的信號發送至所述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將所述信號分為若干路后再傳輸給所述數字T/R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組件設有單模光發送模塊,所述單模光發送模塊用于將信號處理組件內待發送的串行數字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后發送給所述單模光纖。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字陣列雷達光纖傳輸網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組件與所述單模光纖之間通過第一光纖跳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岳偉,趙嬋娟,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航天測控通信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