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屬于粉碎機技術領域,其包括粉碎機本體,在粉碎機本體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一加料漏斗,第一加料漏斗內設置有第二加料漏斗,第二加料漏斗前后兩側壁分別通過隔板安裝在第一加料漏斗內側壁上,第二加料漏斗和隔板將第一加料漏斗分隔成兩個加料通道,即為第一加料通道和第二加料通道,在粉碎機本體的進料口開口處設置有紅外線感應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在使用時,可以同時在一臺粉碎機上進行不同秸稈的粉碎,只需控制進料秸稈的比例即可,在粉碎時就能將粉料進行均勻混合,減少了攪拌混合的步驟與設備,同時有效的避免了手因為大意或者被秸稈連帶進去,從而帶來對手的巨大損傷,節約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屬于粉碎機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用于豬飼料秸稈粉碎的設備也越來越多,這些設備主要是對粉碎效率以及粉碎程度角度上進行考慮設計的。隨著人們對飼料的不斷研發,其不同秸稈的混配也是飼料優劣條件之一。通常人們是先將不同秸稈進行分開粉碎,再將粉碎后的粉料進行混合,其混合設備通常為攪拌混合,混合時間長。在工作時,由于秸稈的特殊性,均是采用人工進料,人工進料時,有時候就是出現手因為大意或者被秸稈連帶進去,從而給人們身體帶來巨大的損失,一旦出現這類問題,就算停電機也沒有用,粉碎部件(如旋轉刀、進料輥等)也會繼續再運動一定的時間,也會對手指等進行切除。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其結構簡單,在使用時,可以同時在一臺粉碎機上進行不同秸稈的粉碎,只需控制進料秸稈的比例即可,在粉碎時就能將粉料進行均勻混合,減少了攪拌混合的步驟與設備,同時有效的避免了手因為大意或者被秸稈連帶進去,從而帶來對手的巨大損傷,節約了成本。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包括粉碎機本體,其特征在于:在粉碎機本體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一加料漏斗,第一加料漏斗內設置有第二加料漏斗,第二加料漏斗前后兩側壁分別通過隔板安裝在第一加料漏斗內側壁上,第二加料漏斗和隔板將第一加料漏斗分隔成兩個加料通道,即為第一加料通道和第二加料通道,在粉碎機本體的進料口開口處設置有紅外線感應裝置,在粉碎機本體的進料口處還設置有擋板,擋板靠近粉碎機本體的粉碎部件,擋板與進料口為外插入式配合設置,對應擋板在進料口內側壁設置有與擋板滑動配合的滑槽,對應擋板設置有用于擋板插入的動力機構,動力機構的電源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有控制單元,紅外線感應裝置也通過線路與控制單元連接,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接收紅外線感應裝置的感應信號,并通過感應信號的不同控制動力機構的啟停工作,所述紅外線感應裝置用于感應進料口開口處是否有人體體溫。為了方便加料,優選所述第二加料漏斗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50mm~70mm。為了合理控制成本,優選所述隔板的厚度為3mm~5mm。為了安裝及運輸方便,優選所述動力機構安裝在工作臺上,工作臺安裝在粉碎機本體本體上。同上,優選所述控制單元也安裝在工作臺上。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動力機構優選以下幾種方案(當然也可以有其它方式的動力機構):一、所述動力機構為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安裝在工作臺上,其活塞桿與擋板連接。二、所述動力機構為氣壓缸,氣壓缸的缸體安裝在工作臺上,其活塞桿與擋板連接。三、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相互配合的齒輪和齒條,齒輪連接有電機,齒條安裝在擋板上,電機安裝在工作臺上。四、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支架以及相互配合的螺桿和螺母,螺桿獨立穿裝在支架上,螺桿與擋板連接螺母,螺母通過齒輪箱與電機連接,支架設置在螺母與擋板之間,螺母與支架為滑動配合。五、所述動力機構為曲柄滑塊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專利技術,其結構簡單,在使用時,可以同時在一臺粉碎機上進行不同秸稈的粉碎,只需控制進料秸稈的比例即可,在粉碎時就能將粉料進行均勻混合,減少了攪拌混合的步驟與設備,同時有效的避免了手因為大意或者被秸稈連帶進去,從而帶來對手的巨大損傷,節約了成本;應用時,還可以設計多個加料通道以備多種秸稈(也可以是糧食與秸稈)的混合粉碎;使用時,當人的手進入進料口時,紅外線感應裝置就會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再向動力機構發出啟動信號,從而使檔板關閉進料口,在關閉的時候,秸稈就會被緊壓,這時候人們的手也會有所感應,從而有效地防止了手與粉碎部件接觸。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第一加料漏斗處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粉碎機本體2、第一加料通道3、第二加料漏斗4、第二加料通道5、工作臺6、控制單元7、動力機構8、擋板9、紅外線感應裝置10、滑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實施例一如圖1、圖2、圖3所示,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包括粉碎機本體1,在粉碎機本體1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一加料漏斗,第一加料漏斗內設置有第二加料漏斗3,第二加料漏斗3前后兩側壁分別通過隔板安裝在第一加料漏斗內側壁上,第二加料漏斗3和隔板將第一加料漏斗分隔成兩個加料通道,即為第一加料通道2和第二加料通道4,在粉碎機本體1的進料口開口處設置有紅外線感應裝置9,在粉碎機本體1的進料口處還設置有擋板8,擋板8靠近粉碎機本體1的粉碎部件,擋板8與進料口為外插入式配合設置,對應擋板8在進料口內側壁設置有與擋板8滑動配合的滑槽10,對應擋板8設置有用于擋板8插入的動力機構7,動力機構7的電源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有控制單元6,紅外線感應裝置9也通過線路與控制單元6連接,所述控制單元6用于接收紅外線感應裝置9的感應信號,并通過感應信號的不同控制動力機構7的啟停工作,所述紅外線感應裝置9用于感應進料口開口處是否有人體體溫。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加料漏斗3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50mm;所述隔板的厚度為3mm;所述動力機構7安裝在工作臺5上,工作臺5安裝在粉碎機本體1本體上;所述控制單元6也安裝在工作臺5上;所述動力機構7為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安裝在工作臺5上,其活塞桿與擋板5連接。實施例二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變化,所述第二加料漏斗3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70mm;所述隔板的厚度為5mm;所述動力機構7為氣壓缸,氣壓缸的缸體安裝在工作臺5上,其活塞桿與擋板8連接。其它同實施例一。實施例三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變化,所述第二加料漏斗3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60mm;所述隔板的厚度為3mm;所述動力機構7包括相互配合的齒輪和齒條,齒輪連接有電機,齒條安裝在擋板5上,電機安裝在工作臺5上。其它同實施例一。實施例四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變化,所述第二加料漏斗3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55mm;所述隔板的厚度為5mm;所述動力機構7包括支架以及相互配合的螺桿和螺母,螺桿獨立穿裝在支架上,螺桿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包括粉碎機本體(1),其特征在于:在粉碎機本體(1)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一加料漏斗,第一加料漏斗內設置有第二加料漏斗(3),第二加料漏斗(3)前后兩側壁分別通過隔板安裝在第一加料漏斗內側壁上,第二加料漏斗(3)和隔板將第一加料漏斗分隔成兩個加料通道,即為第一加料通道(2)和第二加料通道(4),在粉碎機本體(1)的進料口開口處設置有紅外線感應裝置(9),在粉碎機本體(1)的進料口處還設置有擋板(8),擋板(8)靠近粉碎機本體(1)的粉碎部件,擋板(8)與進料口為外插入式配合設置,對應擋板(8)在進料口內側壁設置有與擋板(8)滑動配合的滑槽(10),對應擋板(8)設置有用于擋板(8)插入的動力機構(7),動力機構(7)的電源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有控制單元(6),紅外線感應裝置(9)也通過線路與控制單元(6)連接,所述控制單元(6)用于接收紅外線感應裝置(9)的感應信號,并通過感應信號的不同控制動力機構(7)的啟停工作,所述紅外線感應裝置(9)用于感應進料口開口處是否有人體體溫。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包括粉碎機本體(1),
其特征在于:在粉碎機本體(1)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一加料漏斗,第一加料漏斗
內設置有第二加料漏斗(3),第二加料漏斗(3)前后兩側壁分別通過隔板安
裝在第一加料漏斗內側壁上,第二加料漏斗(3)和隔板將第一加料漏斗分隔成
兩個加料通道,即為第一加料通道(2)和第二加料通道(4),在粉碎機本體
(1)的進料口開口處設置有紅外線感應裝置(9),在粉碎機本體(1)的進料
口處還設置有擋板(8),擋板(8)靠近粉碎機本體(1)的粉碎部件,擋板(8)
與進料口為外插入式配合設置,對應擋板(8)在進料口內側壁設置有與擋板(8)
滑動配合的滑槽(10),對應擋板(8)設置有用于擋板(8)插入的動力機構
(7),動力機構(7)的電源控制器通過線路連接有控制單元(6),紅外線感
應裝置(9)也通過線路與控制單元(6)連接,所述控制單元(6)用于接收紅
外線感應裝置(9)的感應信號,并通過感應信號的不同控制動力機構(7)的
啟停工作,所述紅外線感應裝置(9)用于感應進料口開口處是否有人體體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二加料漏斗(3)的上表面比第一加料漏斗的上表面高50mm~7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混料粉碎及防傷手裝置的秸稈粉碎機,其特征
在于:所述隔板的厚度為3mm~5m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樹榮,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貴泰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