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散熱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底座、頂板、后壁板、前壁板和支撐板;左立柱、右立柱和底座均為封閉的空腔結構,頂板的下端面分別與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下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頂板、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前壁板和底座之間形成封閉的處理腔,在左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出風腔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能有效地針對計算機元件進行散熱處理,改善了散熱處理效果,方便循環對流散熱,制作成本低,散熱處理成本低,在散熱的同時可以除塵,避免了人工手動除塵操作繁瑣耗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散熱裝置
,是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現在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主存儲器都采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大,功耗也越來越大,造成使用時的溫度也是越來越高。對于計算機中的元件來說,高溫不僅會影響計算機元件的性能,縮短計算機元件的使用壽命,還會導致計算機元件的損壞,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運行,空氣中的灰塵吸附在計算機元件表面,也會影響計算機元件的正常散熱。目前對計算機元件進行散熱處理的常規手段為采用風冷或者水冷的方式進行散熱,但是,采用風冷或者水冷對計算及元件進行散熱存在操作成本高的問題,并且,在對計算機元件進行散熱的同時,無法做到同時對計算機元件除塵,計算機元件的除塵需要人工拆卸下來對各元件進行擦拭,操作繁瑣,耗費工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采用風冷或者水冷對計算及元件進行散熱存在操作成本高的問題以及計算機元件的除塵需要人工擦拭存在操作繁瑣、耗費工時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底座、頂板、后壁板、前壁板和支撐板;左立柱、右立柱和底座均為封閉的空腔結構,頂板的下端面分別與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下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頂板、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前壁板和底座之間形成封閉的處理腔,在左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出風腔管,在右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進塵腔管,在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之間的處理腔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至少兩根的出風管,在出風管上均布有出風孔,每根出風管分別與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相連通,在相鄰兩根出風管之間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每塊支撐板上均布有通風孔,在每塊支撐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在底座內設置有冷風機和抽風機,冷風機的出風口與出風腔管的進風端相連通,對應冷風機的進風口的底座上設置有與進風口相通的進風通孔,抽風機的進風口與進塵腔管的出風端相連通,抽風機的出風口上固定安裝有出塵管,出塵管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下端外部。下面是對上述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上述左立柱內壁與出風腔管外壁之間設置有隔熱棉。上述在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之間的處理腔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四根的出風管;或/和,在每塊支撐板上設置有四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上述對應出塵管的底座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裝有集塵腔體,出塵管的另一端位于集塵腔體內,在集塵腔體上設置有排塵管,排塵管上固定安裝有排塵閥門。上述在頂板上設置有展示板。上述底座的下端外部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移動輪。本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能有效地針對計算機元件進行散熱處理,改善了散熱處理效果,方便循環對流散熱,制作成本低,散熱處理成本低,在散熱的同時可以除塵,避免了人工手動除塵操作繁瑣耗時。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最佳實施例的主視透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左立柱,2為右立柱,3為底座,4為頂板,5為后壁板,6為處理腔,7為出風腔管,8為進塵腔管,9為出風管,10為出風孔,11為支撐板,12為通風孔,13為存放腔體,14為冷風機,15為抽風機,16為出塵管,17為隔熱棉,18為集塵腔體,19為排塵管,20為排塵閥門,21為展示板,22為移動輪。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在本技術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1所示,該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底座3、頂板4、后壁板5、前壁板和支撐板11;左立柱1、右立柱2和底座3均為封閉的空腔結構,頂板4的下端面分別與左立柱1、右立柱2、后壁板5和前壁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左立柱1、右立柱2、后壁板5和前壁板的下端分別與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頂板4、左立柱1、右立柱2、后壁板5、前壁板和底座3之間形成封閉的處理腔6,在左立柱1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出風腔管7,在右立柱2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進塵腔管8,在出風腔管7和進塵腔管8之間的處理腔6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至少兩根的出風管9,在出風管9上均布有出風孔10,每根出風管9分別與出風腔管7和進塵腔管8相連通,在相鄰兩根出風管9之間的左立柱1和右立柱2之間固定安裝有支撐板11,每塊支撐板11上均布有通風孔12,在每塊支撐板1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13,在底座3內設置有冷風機14和抽風機15,冷風機14的出風口與出風腔管7的進風端相連通,對應冷風機14的進風口的底座3上設置有與進風口相通的進風通孔,抽風機15的進風口與進塵腔管8的出風端相連通,抽風機15的出風口上固定安裝有出塵管16,出塵管16的另一端位于底座3的下端外部。實施時,本技術的頂板4、左立柱1、右立柱2、后壁板5、前壁板和底座3形成的腔體代替計算機機箱的殼體,然后將計算機機箱內的各元件放置在存放腔體13內即可,打開冷風機14對空氣進行降溫處理,冷空氣從出風腔管7進入出風管9,再從出風孔10吹出,降低處理腔6內的溫度;關閉冷風機14,打開抽風機15,將處理腔6內的空氣從出風孔10抽入出風管9,處理腔6內的空氣從出風管9、進塵腔管8經過抽風機15,再從出塵管16排出,使處理腔6內的空氣得到流動,將計算機元件散發的熱量帶走,在抽風的同時,將計算機元件表面的粉塵一同隨空氣排出,使計算機元件表面保持干凈,從而更好地進行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筛鶕嶋H需要,對上述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如附圖1所示,左立柱1內壁與出風腔管7外壁之間設置有隔熱棉17。利用隔熱棉17隔絕外部的熱量,避免出風腔管7內的冷空氣升溫,保證散熱的效果。如附圖1所示,在出風腔管7和進塵腔管8之間的處理腔6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四根的出風管9;或/和,在每塊支撐板11上設置有四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13。對應四根出風管9之間設置有三塊支撐板11,每塊支撐板11上設置有四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13,綜合散熱效率和制作成本,如此設置在保證散熱效果最適宜的狀態下制作成本最低。如附圖1所示,對應出塵管16的底座3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裝有集塵腔體18,出塵管16的另一端位于集塵腔體18內,在集塵腔體18上設置有排塵管19,排塵管19上固定安裝有排塵閥門20。出塵管9將由處理腔6內吸出的空氣排至集塵腔體18,計算機元件表面的粉塵一同隨空氣排至集塵腔體18內,打開排塵管19上的排塵閥門20,集塵腔體18內收集的粉塵從排塵管19排出統一進行處理。如附圖1所示,在頂板4上設置有展示板21。展示板21能夠對計算機元件的相關信息進行展示,將計算及元件的相關信息做成標簽貼在展示板21上即可。如附圖1所示,底座3的下端外部的四個角分別設置有移動輪22。移動輪22方便移動。本技術還可以實現自動散熱,在處理腔6內安裝溫度傳感器,并上傳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底座、頂板、后壁板、前壁板和支撐板;左立柱、右立柱和底座均為封閉的空腔結構,頂板的下端面分別與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下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頂板、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前壁板和底座之間形成封閉的處理腔,在左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出風腔管,在右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進塵腔管,在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之間的處理腔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至少兩根的出風管,在出風管上均布有出風孔,每根出風管分別與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相連通,在相鄰兩根出風管之間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每塊支撐板上均布有通風孔,在每塊支撐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在底座內設置有冷風機和抽風機,冷風機的出風口與出風腔管的進風端相連通,對應冷風機的進風口的底座上設置有與進風口相通的進風通孔,抽風機的進風口與進塵腔管的出風端相連通,抽風機的出風口上固定安裝有出塵管,出塵管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下端外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底座、頂板、后壁板、前壁板和支撐板;左立柱、右立柱和底座均為封閉的空腔結構,頂板的下端面分別與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和前壁板的下端分別與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裝在一起,頂板、左立柱、右立柱、后壁板、前壁板和底座之間形成封閉的處理腔,在左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出風腔管,在右立柱內設置有上端封閉的進塵腔管,在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之間的處理腔內由上至下固定安裝有至少兩根的出風管,在出風管上均布有出風孔,每根出風管分別與出風腔管和進塵腔管相連通,在相鄰兩根出風管之間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每塊支撐板上均布有通風孔,在每塊支撐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倒扣的盒狀的存放腔體,在底座內設置有冷風機和抽風機,冷風機的出風口與出風腔管的進風端相連通,對應冷風機的進風口的底座上設置有與進風口相通的進風通孔,抽風機的進風口與進塵腔管的出風端相連通,抽風機的出風口上固定安裝有出塵管,出塵管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下端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計算機元件散熱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左立柱內壁與出風腔管外壁之間設置有隔熱棉。
3.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金鵬,顧同江,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