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凈水過濾芯,包括濾芯組件和濾蓋,所述濾芯組件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中的濾芯和連接外殼與濾芯的濾座,外殼的內底面設有錯開設置的固定支撐片;所述濾座包括從上到下直徑依次增加的四層配合柱,第一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出水孔,第二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污水孔,第三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進水孔,第四層配合柱的側壁上設有凸塊;濾蓋包括蓋體和固定在蓋體側壁上的固定座,蓋體的側壁上還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蓋體內部設有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上分別設有控制水流通斷的進水塞、出水塞和污水塞,蓋體內部還設有與凸塊配合的凹槽。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與拆卸方便,且生產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過濾裝置,特別涉及凈水過濾芯。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水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凈水過濾器受到了廣泛歡迎。凈水過濾器可以將市政自來水、井水等原水接入,用戶可以直接飲用從凈水過濾器流出來的水。因為凈水過濾器內部的濾芯可以對水進行過濾凈化處理,使經處理后出來的水能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健康標準。現有的凈水過濾芯有兩出口型和三出口型兩種,兩出口型凈水過濾芯是從一端進水,經過內部過濾裝置過濾后,從另一端出凈化后的水,結構復雜,安裝與拆卸不方便;三出口型是從一端進水,另一端出凈化后的水和污水,同樣結構復雜,安裝與拆卸不方便,且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了凈水過濾芯,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過濾芯結構復雜、安裝與拆卸不方便、產成本高和在裝卸過程中不能斷水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凈水過濾芯,包括濾芯組件和濾蓋,所述濾芯組件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中的濾芯和連接外殼與濾芯的濾座,外殼上端開口,外殼的內底面設有錯開設置的固定支撐片;所述濾座包括從上到下直徑依次增加的四層配合柱,第一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出水孔,第二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污水孔,第三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進水孔,第四層配合柱的側壁上設有凸塊;濾蓋包括蓋體和固定在蓋體側壁上的固定座,蓋體的側壁上還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蓋體內部設有分別與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連接的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上分別設有控制水流通斷的進水塞、出水塞和污水塞,蓋體內部還設有與凸塊配合的凹槽,用于濾座和濾蓋的連接。進一步,所述濾芯為RO濾芯、功能顆粒濾芯、棒狀濾芯或超濾膜濾芯。進一步,所述出水蓋上的出水管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內設有第二密封圈。進一步,所述第一層配合柱、所述第二層配合柱和所述第三層配合柱的側壁上設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內設有第一密封圈。進一步,所述凸塊數量為兩塊或三塊,所述凸塊均勻設置在所述第四層配合柱的側壁上。進一步,所述進水塞由進水塞體和進水彈簧組成,進水塞體套在進水彈簧內,所述出水塞由出水塞體和出水彈簧組成,出水塞體套在出水彈簧內,所述污水塞由污水塞體和污水彈簧組成,污水塞體套在污水彈簧內。進一步,所述進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污水口內分別套有進水接頭、出水接頭和污水口接頭。進一步,所述固定座上設有與凈水器固定連接的固定件。進一步,所述固定件為螺紋柱、卡扣或掛鉤。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主要由濾芯組件和濾蓋構成,結構簡單,制造容易,生產成本低;生產時將濾芯裝在濾座及外殼內;使用時只要將濾蓋蓋到濾座上,旋緊濾座,即可壓住水塞,連通水路;拆下時相反,旋松濾座,水塞阻斷水路,所以安裝與拆卸非常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凈水過濾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凈水過濾芯的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濾芯組件和濾座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濾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濾座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RO濾芯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出水塞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為了有助于和澄清隨后的實施例的描述,在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之前,對部分術語進行解釋,下列的解釋應用于本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本專利技術中,RO是英文ReverseOsmosis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逆滲透膜,又稱反滲透膜,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壓之后,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主要應用于水處理和污水回用。參照圖1-7,凈水過濾芯,包括濾芯組件1和濾蓋3,濾芯組件1包括外殼11和設置在外殼中的濾芯12和連接外殼與濾芯的濾座2,外殼11上端開口,外殼11的內底面設有錯開設置的固定支撐片13;濾座2包括從上到下直徑依次增加的四層配合柱,第一層配合柱21上端面開有出水孔25,第二層配合柱22上端面開有污水孔26,第三層配合柱23上端面開有進水孔27,第四層配合柱24的側壁上設有凸塊28,濾蓋3包括蓋體31和固定在蓋體31側壁上的固定座32,蓋體31的側壁上還設有進水口33、出水口34和污水口35,蓋體31內部設有分別與進水口33、出水口34和污水口35連接的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上分別設有進水塞331、出水塞341和污水塞351,蓋體31內部還設有與凸塊28配合的凹槽,用于濾座2和濾蓋3的連接。本專利技術主要由濾芯組件1和濾蓋3構成,結構簡單,制造容易,生產成本低;生產時將濾芯12裝在濾座2及外殼11內;使用時只要將濾蓋3蓋到濾座2上,旋緊濾座2,即可壓住水塞,連通水路;拆下時相反,旋松濾座2,水塞阻斷水路,所以安裝與拆卸非常方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濾芯12為RO濾芯。所述RO濾芯包括濾芯外殼125、固定在濾芯外殼125上端的出水蓋126、設置在濾芯外殼內125的RO膜片121和設置在RO膜片121中間的集水管122,集水管122上開有集水孔123,濾芯外殼下端開口。當然使用者也可以選擇功能顆粒濾芯、棒狀濾芯或超濾膜濾芯做為濾芯,功能顆粒濾芯可以選UDF濾芯、GH濾芯等,棒狀濾芯可以選擇PP棉濾芯、碳棒濾芯等,當是選擇功能顆粒濾芯、棒狀濾芯或超濾膜濾芯等無污水排出的濾芯時污水口35、污水道和污水塞351就處于閑置狀態,不起作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水蓋126上的出水管127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內設有第二密封圈124。同理,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124的配合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污水不會通過間隙流入到過濾的純凈水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層配合柱21、所述第二層配合柱22和所述第三層配合柱23的側壁上設有第一密封槽29,第一密封槽內設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槽29和第一密封圈的配合主要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沒過濾的進水、污水和過濾的純凈水通過間隙混合在一起,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凈水過濾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濾芯組件和濾蓋,所述濾芯組件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中的濾芯和連接外殼與濾芯的濾座,外殼上端開口,外殼的內底面設有錯開設置的固定支撐片;所述濾座包括從上到下直徑依次增加的四層配合柱,第一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出水孔,第二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污水孔,第三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進水孔,第四層配合柱的側壁上設有凸塊;濾蓋包括蓋體和固定在蓋體側壁上的固定座,蓋體的側壁上還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蓋體內部設有分別與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連接的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上分別設有控制水流通斷的進水塞、出水塞和污水塞,蓋體內部還設有與凸塊配合的凹槽,用于濾座和濾蓋的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凈水過濾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濾芯組件和濾蓋,所述濾芯組件包括外
殼、設置在外殼中的濾芯和連接外殼與濾芯的濾座,外殼上端開口,外殼的內
底面設有錯開設置的固定支撐片;所述濾座包括從上到下直徑依次增加的四層
配合柱,第一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出水孔,第二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污水孔,
第三層配合柱上端面開有進水孔,第四層配合柱的側壁上設有凸塊;濾蓋包括
蓋體和固定在蓋體側壁上的固定座,蓋體的側壁上還設有進水口、出水口和污
水口,蓋體內部設有分別與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水口連接的進水道、出水道和
污水道,進水道、出水道和污水道上分別設有控制水流通斷的進水塞、出水塞
和污水塞,蓋體內部還設有與凸塊配合的凹槽,用于濾座和濾蓋的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過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芯為RO濾芯、
功能顆粒濾芯、棒狀濾芯或超濾膜濾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凈水過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蓋上的出水管
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內設有第二密封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崢嶸,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愛普達環??萍加邢薰?/a>,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