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對于停產井,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步驟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停產井的基礎資料;步驟2,進行停產前開發狀況分析;步驟3,根據停產井所在單元的特征,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以及步驟4,根據計算模型,計算失控可采儲量。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能夠及時反映油田可采儲量的增減變化,及時、客觀評價油田可采儲量的動態變化,對指導油田開發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適用于油田可采儲量標定
,特別是涉及到停產停注井失控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
技術介紹
勝利油田油藏類型多,開發歷史時間長,地質狀況復雜,由于腐蝕、老化、地層壓力變化等原因,造成停產停注井比例較高,導致注采井網失控。隨著油田開發的進一步深入,油水井投產年限的不斷延長,停產停注井仍將呈現出逐年加大的趨勢。停產停注井的增加會導致部分單元二次井網不完善從而造成儲量失控,大大影響了油田的開發效果及穩產基礎。目前在可采儲量標定
中,對于失控可采儲量均是通過單元單井的動態資料進行標定的。對于停產停注井,這種方法存在遞減規律性差,標定依據不充分等問題。而且,這種方法標定單井失控可采儲量工作量大,效率低,實際操作性差。另外,通過文獻調研,目前對于停注水井造成的失控可采儲量計算并沒有做過研究。為此我們專利技術了一種新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解決了以上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理論和數理統計,利用單井可采儲量模型計算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對于停產井,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步驟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停產井的基礎資料;步驟2,進行停產前開發狀況分析;步驟3,根據停產井所在單元的特征,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以及步驟4,根據計算模型,計算失控可采儲量。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在步驟1中,收集的停產井的基礎資料包括油層參數、原油性質。在步驟2中,對選取對象按照單井可采儲量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即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液量保持程度、初含水和井型。在步驟3中,依據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初含水和液量保持程度,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也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對于停注井,可采儲量計算以井組為單位,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步驟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井組的基礎資料;步驟2,進行水井停注前井組的開發狀況分析;步驟3,根據停注井所在單元的特征,選擇液量保持好、液量保持差的可采儲量計算模型;以及步驟4,計算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模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在步驟2中,進行的水井停注前井組的開發狀況分析包括井組在停注前的年均含水,對應油井數和年均單井日油。在步驟3中,依據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初含水,選擇液量保持好、液量保持差的可采儲量計算模型。在步驟3中,將停注前的年均單井日油和對應油井數代入液量保持好和液量保持差兩種計算模型進行計算。在步驟4中,將停注前的年均單井日油和對應油井數代入液量保持好和液量保持差兩種計算模型進行計算的差值即為失控儲量。本專利技術中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能夠及時反映油田可采儲量的增減變化,能夠及時反映停產井和停注井對可采儲量的損失狀況,及時、客觀評價油田可采儲量的動態變化,對指導油田開發決策具有重要意義。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的停產井失控可采儲量具體實施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的停注井失控可采儲量具體實施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停產井失控可采儲量具體實施流程圖。在步驟10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停產井的基礎資料,即油層參數、原油性質等。流程進入到步驟103。在步驟103,停產前開發狀況分析。對選取對象按照單井可采儲量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即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液量保持程度、初含水和井型。流程進入到步驟105。在步驟105,根據停產井所在單元的特征,包括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初含水和液量保持程度,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如表1所示。表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模型的分類計算表。表1可采儲量計算模型表2模型分類計算表其中,Np:單井可采儲量,t;Q0:單井第一年初始產量,t。流程進入到步驟107。在步驟107,根據計算模型,計算失控可采儲量。流程結束。如圖2所示,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停注井失控可采儲量具體實施流程圖。水井停注失控可采儲量計算以井組為單位計算:在步驟20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井組的基礎資料。流程進入到步驟203。在步驟203,水井停注前井組的開發狀況分析。包括井組在停注前的年均含水,對應油井數和年均單井日油等。流程進入到步驟205。在步驟205,根據停注井所在單元的特征,包括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初含水,選擇液量保持好、液量保持差的可采儲量計算模型,見表1。將停注前的年均單井日油和對應油井數代入液量保持好和液量保持差兩種計算模型進行計算。流程進入到步驟207。在步驟207,計算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模型。將停注前的年均單井日油和對應油井數代入液量保持好和液量保持差兩種計算模型進行計算的差值即為失控儲量。在一實施例中,以停產井CTH1-24井為例說明停產井失控儲量的計算過程。首先按照步驟101,確定CTH1-24井油藏類型為中高滲油藏類型。按照步驟103分析停產井的開發狀況,該井1993年10月投產,2006年4月停產,累油5.79萬噸。按照步驟105選擇計算模型的依據。該井停產前單井日油為3.57t/d,含水為90%,屬于液量保持狀況較好的狀況。因此選擇液量保持狀況好的可采儲量計算模型。按照步驟107,將單井日油3.57t/d代入模型計算停產井CTH1-24井失控可采儲量為1.27萬噸。在一實施例中,以濱南油田濱649X10井組為例說明失控可采儲量的計算過程。按照步驟201,確定濱南油田濱649X10井組屬于低滲透油藏,油井2口,水井1口,2007年8月水井停注。按照步驟203,確定停注前井組的開發狀況。水井停注前對應油井2口,平均單井日油3.2t/d,平均含水69.1%。以水井停注前對應油井最近12個月的平均單井日油、含水作為初產、初含水。按照步驟205,選擇液量保持好模型12、液量保持差模型14,將單井初產和油井數代入計算。按照步驟207,計算本井組因水井停注損失的可采儲量為1.01萬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停產井,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步驟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停產井的基礎資料;步驟2,進行停產前開發狀況分析;步驟3,根據停產井所在單元的特征,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以及步驟4,根據計算模型,計算失控可采儲量。
【技術特征摘要】
1.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停產井,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
步驟1,確定選取對象,收集停產井的基礎資料;
步驟2,進行停產前開發狀況分析;
步驟3,根據停產井所在單元的特征,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以及
步驟4,根據計算模型,計算失控可采儲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收集的停產井的基礎資料包括油層參數、原油性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對選取對象按照單井可采儲量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即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液量保持程度、初含水和井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依據開發方式、油藏類型、開發對象、初含水和液量保持程度,選擇水驅油藏單井可采儲量的計算模型。
5.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停注井,可采儲量計算以井組為單位,該水驅油藏失控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邴紹獻,蘇映宏,趙小軍,唐磊,呂翔慧,王華,張金鑄,海會榮,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地質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