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軌道車輛內裝墻板
,尤其涉及一種輕量化內裝墻板。
技術介紹
現有的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采用的技術是鋁板、鋁蜂窩夾層板、玻璃鋼形式的內裝墻板,存在重量較大、運行能耗高的問題。后期經過改進采用鋁板夾心蜂窩鋁板的結構以及采用樹脂基復合材料制作而成,雖然材料本身具備輕質的特性,但仍然不能滿足高鐵提速而提出的進一步減重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適應高速列車需求的輕型內裝墻板。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包括貼膜、夾層、網紋編織物和纖維貼片,內裝墻板的底層為貼膜,夾層材料粘貼在貼膜上,上層覆蓋網紋編織物,在網紋編織物的上層,間斷粘貼纖維貼片。三明治結構提高了產品的物理性能,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性能。優選的,所述貼膜為輕質貼膜,采用聚三聚氰胺高分子材料貼膜。貼膜具有耐磨、輕質和耐腐蝕的特點,緊密貼合夾層。優選的,所述貼膜的厚度為0.2-0.5mm,貼膜內部還設有增強層。進一步提高貼膜的抗拉性能,為內裝墻板提供強度和剛度。優選的,所述夾層材料為三維立體織物或者蜂窩板或發泡聚苯板。質量更輕,同時強度很高。優選的,所述網紋編織物為加捻或不加捻的增強纖維織造,增強纖維可以是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或芳綸纖維。優選的,所述纖維貼片貼在網紋編織物不連續的位置。能夠加強粘結位置的強度。優選的,所述貼膜、夾層、網紋編織物和纖維貼片之間通過樹脂和粘合劑粘結。優選的,所述內裝墻板為曲面造型。r>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的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使用方式與現有技術類似,同時具有重量輕,對比現有技術,可以實現減重30-60%,不會增加額外工作量,從而降低能耗。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得到的變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保護范圍內。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包括通過樹脂和粘合劑順序粘結的貼膜1、夾層2、網紋編織物3和纖維貼片4。在網紋編織物3的上層,間斷粘貼纖維貼片4。所述貼膜1為輕質貼膜,采用聚三聚氰胺高分子材料貼膜。貼膜1內部還設有增強層。所述網紋編織物3為加捻或不加捻的增強纖維織造,增強纖維可以是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或芳綸纖維。所述纖維貼片4貼在網紋編織物3不連續的位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包括貼膜、夾層、網紋編織物和纖維貼片,其特征在于:內裝墻板的底層為貼膜,夾層材料粘貼在貼膜上,上層覆蓋網紋編織物,在網紋編織物的上層,間斷粘貼纖維貼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包括貼膜、夾層、網紋編織物和纖維貼片,其特征在于:
內裝墻板的底層為貼膜,夾層材料粘貼在貼膜上,上層覆蓋網紋編織物,在網紋編織物
的上層,間斷粘貼纖維貼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膜為輕質貼膜,
采用聚三聚氰胺高分子材料貼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膜的厚度為
0.2-0.5mm,貼膜內部還設有增強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輕型內裝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層為三維立體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衛中,逯蕊,楊碩,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志卓通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