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筒篩分設備,包括基座,設有工作臺面,還包括:一對支架,旋轉籠體,精濾篩筒,包覆在旋轉籠體上;粗濾篩筒,設在精濾篩筒內部并與精濾篩筒同心設置;進料管,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管體和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二管體,第一管體的端部封閉并與第二軸套安裝從而與旋轉籠體構成轉動連接,第一管體的管壁上開設若干沿其中心軸線分布的布料孔;第二管體設置于旋轉籠體外部,它的端部開口用于進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漿料先經過粗濾篩筒進行粗篩,然后經過精濾篩筒進行精篩;留在粗濾篩筒上的漿料不斷在擋渣板的撥動下打散繼續進行粗篩,從而令漿料充分篩分,提高篩分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漿料分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筒篩分設備。
技術介紹
在陶瓷等領域往往使用液態的漿料作為原料以生產固體產品,漿料篩分環節表現為通過管道輸送,將漿料傾注到振動篩上,然后在振動篩的振動篩選下,含細小顆粒的漿料被篩選進入漿料桶中,含較大顆粒的漿料便滯留在篩網上。隨著篩網上堆積的料越來越多,這些無法通過篩網孔的漿料便逐漸被振動至排渣口并從排渣口中排出。現有技術中的振動篩只能對漿料進行一次篩分,漿料不能充分篩分導致浪費現象嚴重,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筒篩分設備,能夠充分篩分漿料提高篩分效果。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雙筒篩分設備,包括基座,設有工作臺面,還包括:一對支架,它們分別沿第一方向安裝于工作臺面上不同位置,每個支架上設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軸承;旋轉籠體,兩端均設有沿旋轉籠體的中心軸線延伸而成的軸套,軸套外壁分別套裝相應的第一軸承從而使旋轉籠體與每個支架構成沿第二方向的轉動連接,每個軸套內壁安置有第二軸承;精濾篩筒,包覆在旋轉籠體上;粗濾篩筒,設在精濾篩筒內部并與精濾篩筒同心設置;進料管,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管體和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二管體,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連接構成“L”型結構,第一管體的端部封閉并與第二軸套安裝從而與旋轉籠體構成轉動連接,第一管體的管壁上開設若干沿其中心軸線分布的布料孔;第二管體設置于旋轉籠體外部,它的端部開口用于進料;驅動裝置,與其中一個軸套連接從而驅動旋轉籠體轉動;接料盤,安置于工作臺面上用于收集篩分后的漿料;其中,粗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為精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的1.5~2倍;粗濾篩筒的內壁上還設置有若干擋渣板,擋渣板與粗濾篩筒的中心軸線共面,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臺面,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臺面。進一步地,旋轉籠體為圓筒形結構,沿旋轉籠體周向設有若干靠近外圓的第一連接筋和若干靠近中心軸線的第二連接筋,第一連接筋對精濾篩筒形成支撐,第二連接筋對粗濾篩筒形成支撐。進一步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主動輪、被動輪和皮帶;電機安置于工作臺面上,主動輪安裝于電機的主軸上,被動輪安裝于其中一個軸套上,皮帶套在主動輪和被動輪上從而構成連接。進一步地,擋渣板的數量為三個,擋渣板沿粗濾篩筒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漿料先經過粗濾篩筒進行粗篩,然后經過精濾篩筒進行精篩;留在粗濾篩筒上的漿料不斷在擋渣板的撥動下打散繼續進行粗篩,從而令漿料充分篩分,提高篩分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沿x軸的截面圖;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沿y軸的截面圖;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圖2所示實施例中支架、軸套及第一管體的連接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0基座;101工作臺面;20支架;201第一軸承;30旋轉籠體;301第一連接筋;302軸套;303第二軸承;304第二連接筋;305擋渣板;40精濾篩筒;50進料管;501第一管體;501a布料孔;502第二管體;60粗濾篩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至5所示,一種雙筒篩分設備,包括基座10,設有工作臺面101,還包括:一對支架20,它們分別沿第一方向安裝于工作臺面101上不同位置,每個支架20上設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軸承201;旋轉籠體30,兩端均設有沿旋轉籠體30的中心軸線延伸而成的軸套302,軸套302外壁分別套裝相應的第一軸承201從而使旋轉籠體30與每個支架20構成沿第二方向的轉動連接,每個軸套302內壁安置有第二軸承303;精濾篩筒40,包覆在旋轉籠體30上;粗濾篩筒60,設在精濾篩筒40內部并與精濾篩筒40同心設置;進料管50,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管體501和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二管體502,第一管體501和第二管體502連接構成“L”型結構,第一管體501的端部封閉并與第二軸套302安裝從而與旋轉籠體30構成轉動連接,第一管體501的管壁上開設若干沿其中心軸線分布的布料孔501a;第二管體502設置于旋轉籠體30外部,它的端部開口用于進料;驅動裝置60,與其中一個軸套302連接從而驅動旋轉籠體30轉動;接料盤,安置于工作臺面101上用于收集篩分后的漿料。其中,粗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為精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的1.5~2倍;粗濾篩筒的內壁上還設置有若干擋渣板305,擋渣板305與粗濾篩筒的中心軸線共面;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臺面101,即圖1中z軸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臺面101,即圖1中x軸方向。作為優選方案,旋轉籠體30為圓筒形結構,沿旋轉籠體30周向設有若干靠近外圓的第一連接筋301和若干靠近中心軸線的第二連接筋304;第一連接筋301對精濾篩筒40形成支撐,第二連接筋304對粗濾篩筒60形成支撐。作為優選方案,精濾篩筒的內徑為粗濾篩筒的內徑的兩倍。作為優選方案,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主動輪、被動輪和皮帶;電機安置于工作臺面101上,主動輪安裝于電機的主軸上,被動輪安裝于其中一個軸套302上,皮帶套在主動輪和被動輪上從而構成連接。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技術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筒篩分設備,包括基座,設有工作臺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對支架,它們分別沿第一方向安裝于工作臺面上不同位置,每個支架上設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軸承;旋轉籠體,兩端均設有沿旋轉籠體的中心軸線延伸而成的軸套,軸套外壁分別套裝相應的第一軸承從而使旋轉籠體與每個支架構成沿第二方向的轉動連接,每個軸套內壁安置有第二軸承;精濾篩筒,包覆在旋轉籠體上;粗濾篩筒,設在精濾篩筒內部并與精濾篩筒同心設置;進料管,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管體和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二管體,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連接構成“L”型結構,第一管體的端部封閉并與第二軸套安裝從而與旋轉籠體構成轉動連接,第一管體的管壁上開設若干沿其中心軸線分布的布料孔;第二管體設置于旋轉籠體外部,它的端部開口用于進料;驅動裝置,與其中一個軸套連接從而驅動旋轉籠體轉動;接料盤,安置于工作臺面上用于收集篩分后的漿料;其中,粗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為精濾篩筒的篩孔直徑的1.5~2倍;粗濾篩筒的內壁上還設置有若干擋渣板,擋渣板與粗濾篩筒的中心軸線共面,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臺面,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臺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筒篩分設備,包括基座,設有工作臺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對支架,它們分別沿第一方向安裝于工作臺面上不同位置,每個支架上設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軸承;旋轉籠體,兩端均設有沿旋轉籠體的中心軸線延伸而成的軸套,軸套外壁分別套裝相應的第一軸承從而使旋轉籠體與每個支架構成沿第二方向的轉動連接,每個軸套內壁安置有第二軸承;精濾篩筒,包覆在旋轉籠體上;粗濾篩筒,設在精濾篩筒內部并與精濾篩筒同心設置;進料管,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一管體和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二管體,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連接構成“L”型結構,第一管體的端部封閉并與第二軸套安裝從而與旋轉籠體構成轉動連接,第一管體的管壁上開設若干沿其中心軸線分布的布料孔;第二管體設置于旋轉籠體外部,它的端部開口用于進料;驅動裝置,與其中一個軸套連接從而驅動旋轉籠體轉動;接料盤,安置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凡業,
申請(專利權)人:王凡業,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