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金屬鑄造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與輸送夯實裝置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該裝置以機器代替了手工操作中的主要工序,使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鑄造產品的成品率從50~60%提高到99%。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鑄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金屬鑄造細深孔件的制砂芯工藝一直以手工制作為主,例如專利庫中公開的專利號為ZL200710199299.8的文獻,代表著目前國內鑄造業制砂芯的技術水平,所采用的工藝是:(一)車制芯骨;(二)制作砂芯,具體方法是將石英砂和粘結劑放入混砂機中,同時加入固化劑混制獲得芯砂,將芯砂填入上下兩半的木制芯盒內,壓實并刮平,隨后在下半芯盒內放置芯骨,再將芯砂刮平,加緊上下芯盒,反復用木榔頭震敲夯實芯砂,最后向芯骨的出氣孔內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使芯砂固化,迅速脫模,制得砂芯半成品;(三)砂芯浸涂,將砂芯半成品浸入涂料,放進烘窯烘烤5-6小時。(四)修磨砂芯外表使光滑,完成制芯。由于手工制芯其夯實壓力有限,不夠密實,表面粗糙,也易產生裂紋,澆注出的鑄件內腔難免會出現毛刺,粘砂,鑄造完成后須反復敲震鑄件才能倒出殘砂,毛刺的清理則更麻煩,須用手電鉆配足夠長的鉆頭伸進細深的鑄件內腔,毛刺大則須用鋼刷輪伸進打磨,很多鑄件更因無法清理修復而報廢。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成品率,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該裝置以機器代替了手工操作中的主要工序,使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使該類鑄造產品的成品率從50~60%提高到99%。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與輸送夯實裝置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料裝置包含有漏斗,漏斗下端連通輸送夯實裝置。進一步改進:所述漏斗與所述輸送夯實裝置之間設置有節流抽板。進一步改進:所述輸送夯實裝置為活塞推桿裝置或螺旋送料裝置。進一步改進:所述成型器包含有成型套和整型套,所述整型套設置在成型器內腔且靠近輸送夯實裝置一側,所述成型套設置在成型器內腔另一側,其中,整型套和成型套配合使用。進一步改進:所述整型套和/或所述成型套可拆卸。進一步改進:所述輸送夯實裝置上設置有降溫裝置。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塞推桿裝置包含有腔體、推桿和活塞,所述推桿推砂端面與推桿同軸設有第一圓柱桿。進一步改進:所述螺旋送料器包含有腔體、螺旋桿,其中,螺旋桿成型器一側端面中心位置上同軸設有第二圓柱桿。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進料裝置使芯砂進入輸送夯實裝置;第二步:輸送夯實裝置使芯砂輸送并夯實到成型器內,然后通過加熱裝置對覆膜砂進行加熱;第三步:通過成型器內的成型套將芯砂擠壓成所需形狀,進而得到成型產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顯著地技術效果。一、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與輸送夯實裝置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該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以機器設備代替了人工操作的主要程序,能夠提高砂芯成品的密實度、幾何精度和砂芯的強度,使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鑄造產品的成品率從50~60%提高到99%。二、成型器包含有成型套和整形套,其中成型套和整形套可拆卸的方案,使成型套和整形套維修更換方便,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還能使同一設備因更換不同的成型套和整形套而滿足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砂芯制作要求。三、推桿和螺旋桿一端分別設有第一圓柱桿和第二圓柱桿,第一圓柱桿和第二圓柱桿能夠確保制作出來的砂芯中間形成空腔,空腔排氣、減少用砂量、增加強度。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的整體示意圖;圖3為設有螺旋送料裝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的裝置的整體示意圖。圖中:1-漏斗;2-節流抽板;3-輸送夯實裝置;4-降溫裝置;5-腔體;6-成型套;7-成型器;8-加熱裝置;9-整型套。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3,與輸送夯實裝置3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8;如圖2所示,其中,進料裝置可以為漏斗1方式進行進料,也可以為輸送帶等方式將覆膜砂送進輸送夯實裝置3內,為了能夠確??刂七M料的流量在漏斗1或輸送帶等與輸送夯實裝置之間設置有節流抽板2。輸送夯實裝置3可以為活塞推桿裝置,也可以為螺旋送料裝置,一般能夠滿足將覆膜砂推進到成型器內并且能起到夯實作用的裝置都可以成為輸送夯實裝置3。成型器7包含有成型套6和整型套9,整型套設置在成型器內腔且靠近輸送夯實裝置3一側,成型套6設置在成型器內腔另一側,整型套9與成型套6可拆卸的設計在成型器7內,其中,整型套9和成型套6配合使用制作出所需要的砂芯,并且根據所需要的不同截面及大小的砂芯更換不同的整型套9與成型套6,這樣充分利用一套裝置來滿足生產不同截面及大小的砂芯,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輸送夯實裝置3上設置有降溫裝置4,該降溫裝置4可以為循環水降溫裝置,也可以為其他降溫裝置,該降溫裝置4能夠避免成型器上設有的加熱裝置將輸送夯實裝置3內的覆膜砂加熱融化,繼而影響制砂芯的過程。上述活塞推桿裝置或螺旋送料裝置中的推桿或螺旋桿推砂端面設置有圓柱桿,能夠確保制作出來的砂芯中間形成空腔,空腔空腔有利于排氣、減少用砂量、增加強度。實施例2:如圖3所示,由進料裝置連通螺旋送料裝置,螺旋送料裝置上設有降溫裝置4,且螺旋送料裝置連通成型器7,成型器7上設置有加熱裝置8;其中,螺旋送料裝置通過螺旋葉片的旋轉將覆膜砂送進成型器7內,在成型器7中成型套6和整型套9配合下制作出砂芯,本專利技術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進料裝置使芯砂進入輸送夯實裝置3;第二步:輸送夯實裝置3使芯砂輸送并夯實到成型器內,然后通過加熱裝置8對覆膜砂進行加熱;第三步:通過成型器7內的成型套6將芯砂擠壓成所需形狀,進而得到成型產品。其中,進料裝置中的節流抽板可以控制覆膜砂的流量,以滿足現場施工的作用,覆膜砂進入到輸送夯實裝置,輸送夯實裝置可以活塞推桿裝置或螺旋輸送裝置,通過活塞推桿裝置或螺旋輸送裝置將覆膜砂推進到成型器內,成型器上設有的加熱裝置對覆膜砂進行加熱融化,促使覆膜砂上樹脂融化,將覆膜砂凝固到一塊,并且此時為了避免加熱裝置提前對輸送夯實裝置中覆膜砂進行加熱融化,以致影響生產過程,對輸送夯實裝置靠近成型器的一端進行降溫處理,確保后期的制作砂芯的需要;同時進入成型器內通過成型套和整形套的配合將加熱的覆膜砂進行成型處理,制作出滿足需要的砂芯;該過程與現有技術相比以機器設備代替了人工操作的主要程序,能夠提高砂芯成品的密實度、幾何精度和砂芯的強度,使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鑄造產品的成品率從50~60%提高到99%。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應用領域,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說明書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種的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之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與輸送夯實裝置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進料裝置,與進料裝置連通的輸送夯實裝置,與輸送夯實裝置連通的成型器,成型器上設置有加熱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裝置包含有漏斗,漏斗下端連通輸送夯實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與所述輸送夯實裝置之間設置有節流抽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夯實裝置為活塞推桿裝置或螺旋送料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器包含有成型套和整型套,所述成型套設置在成型器內腔且靠近輸送夯實裝置一側,所述整型套設置在成型器內腔另一側。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作覆膜砂芯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型套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河,閆惠來,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鑫龍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