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復數個工裝板、印刷機構、烘干機構以及控制機構。上述傳送機構循環運轉設置。該傳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升降機構以及水平設置的至少兩條傳送帶,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反設置,升降機構用于連接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端部。上述印刷機構包括至少一絲網印刷機構以及至少一噴墨印刷機構,相鄰的兩個印刷機構之間均設有上述烘干機構。印刷機構與烘干機構均沿傳送機構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由環形鋪開變為上下層疊放置,使得單位空間內可以放置更多的被印刷物,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鞋面印刷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
技術介紹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鞋面的印刷層開始朝著多層、多顏色、多花紋發展。該種趨勢對鞋面印刷的生產質量以及生產效率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目前的鞋面印刷工序采用的機械手鋪料或者真空鋪料存在鋪料精度低、對材料要求嚴苛、烤箱干燥烤制過程浪費能量等問題。現有的鞋面印刷通常通過絲網印刷或者噴墨印刷,兩種印刷方式各有優劣,適合結構復雜的鞋面印刷制品上不同部位不同層次的印刷層的印刷。而現有能夠結合上述兩種印刷方式的印刷裝置均只是對兩種印刷裝置的簡單整合,無法應用于結構復雜的鞋面印刷制品的自動化生產。本申請人于2013年3月26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一份申請號為201310099116.0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該專利技術公開的是一種鞋面自動印刷機,包括其上設有工作平臺的組合機架體;所述組合機架體上設有環形傳送帶及其驅動裝置,所述環形傳送帶的表面涂設有一層可改變粘貼強度的粘貼層;所述組合機架體的下方設有一用于將承印物往上頂壓使其壓貼在所述粘貼層的送料機構;所述組合機架體的上方設有一用于印刷承印物的印刷機構。本專利技術讓承印物暫時粘貼在環形傳送帶上,經過整理壓平,然后對承印物進行印刷,再利用收料鏟將承印物自動鏟離環形傳送帶,最后進行產品收集處理,這種新的輸送及印刷作業方式,提高了印刷機構的印刷精度和印刷質量。該專利技術受被印刷物印刷完成后的干燥速度影響,環形傳送帶長度長,占地面積大,影響了廠房的使用率,進而增加了機器的使用成本。而現有的在該方案基礎上增加烤箱的方案同樣存在烤箱一直保持在一定的功率運轉,能量利用效率低且適用性小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大多數鞋面印刷設備不適用于自動化生產、占地面積大等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復數個工裝板、印刷機構、烘干機構以及控制機構。上述傳送機構循環運轉設置。該傳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升降機構以及水平設置的至少兩條傳送帶,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反設置,升降機構用于連接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端部。上述印刷機構包括至少一絲網印刷機構以及至少一噴墨印刷機構,相鄰的兩個印刷機構之間均設有上述烘干機構。印刷機構與烘干機構均沿傳送機構設置。上述工裝板可沿傳送機構循環運轉地設于傳送機構內。進一步地:上述傳送機構由上傳送帶、下傳送帶、左升降機構以及右升降機構構成,左升降機構用于連接上傳送帶與下傳送帶左端端部,右升降機構用于連接上傳送帶與下傳送帶右端端部。上述上傳送帶上依次設有一上述絲網印刷機構、一上述烘干機構以及一上述噴墨印刷機構。上述烘干機構包括一干燥箱以及至少一烤箱,烤箱設于上述升降機構上端,干燥箱設于上述絲網印刷機構與上述噴墨印刷機構之間的上述上傳動帶上。上述干燥箱沿上述上傳送帶傳送方向上的兩側側壁均設有一三維識別裝置,三維識別裝置用于對上述工裝板上的鞋面進行定位。上述干燥箱內部結構有以下兩種設置方式:其一,上述干燥箱內設有復數根干燥管,干燥管沿與上述上傳送帶傳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設置,干燥管沿上傳送帶傳送方向均勻布設于干燥箱頂面內沿。每一上述干燥管均配設有一聚光罩,聚光罩與上述工裝板上的鞋面配合設置。該干燥管為紫外UV汞燈管或者為遠紅外石英燈管。其二,上述干燥箱內設有復數個呈柱狀設置的干燥光源,干燥光源相互鄰接地均勻布滿上述上傳送帶正上方的該干燥箱頂面內沿設置。上述干燥光源為UVLED光源或者為遠紅外LED光源。更進一步地:上述左升降機構的左側壁與上述右升降機構的右側壁均設有一進出料門,進出料門用于上述工裝板進入與離開上述傳送機構。由上述對本技術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第一,本技術的立體循環的傳送機構與印刷機構、干燥箱的配合設置,減小了機器的占地面積,且由環形鋪開變為上下層疊放置,使得單位空間內可以放置更多的被印刷物,提升了空間利用率。本技術的該種設置方式還可以實現絲網印刷與噴墨印刷兩種印刷方式在同一自動化生產裝置的整合運用,結構簡便地實現兩種印刷方式的優勢互補。第二,本技術通過控制機構對干燥箱內的干燥設備的精準控制,實現通過最少的干燥設備的開啟確保干燥效果。通過三維識別裝置、傳送帶以及控制機構的協同作用,減少了干燥箱內不必要的能量浪費,降低了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使用能耗,更加節能環保。第三,本技術通過控制機構對干燥箱內的干燥設備的精準控制,可具體控制不同鞋面上的上不同的印刷層的干燥工序需要啟動的干燥設備的數量以及功率,實現了鞋面印刷裝置的柔性生產需求,只需對控制機構進行參數的設置而不用調整硬件即可實現將鞋面印刷裝置應用到不同的鞋面、不同的印刷層的干燥工序,增加了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適用性,降低了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使用成本。第四,本技術的LED干燥光源在密布干燥箱頂面內沿,相比于原有的干燥管的設置,可以形成更加精準的照射面,從而進一步增加能量利用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一中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一中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局部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局部B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中局部C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2中局部D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2中局部E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的工裝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二中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11為實施例二中本技術的鞋面印刷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0中局部F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1中局部G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考圖1、圖2、圖4,一種鞋面印刷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印刷機構、工裝板3、烘干機構以及控制機構。上述傳送機構循環運轉設置。該傳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升降機構以及水平設置的至少兩條傳送帶,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反設置,升降機構用于連接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端部。相鄰的兩個印刷機構之間均設有上述烘干機構。印刷機構與烘干機構均沿傳送機構設置。上述工裝板3可沿傳送機構循環運轉地設于傳送機構內。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傳送機構包括上傳送帶11、下傳送帶12、左升降機構13以及右升降機構14,上傳送帶11、下傳送帶12均水平設置,上傳送帶11、下傳送帶12傳送方向相反設置,上傳送帶11設于下傳送帶12正上方。上傳送帶11與下傳送帶12傳左端均延伸進左升降機構13內,上傳送帶11與下傳送帶12傳右端均延伸進右升降機構14內。烘干機構包括一干燥箱4以及兩個烤箱16。參考圖1、圖2、圖9,工裝板3為透明玻璃平板,工裝板3底部設有兩個定位栓31,定位栓31為中部設有環狀凹槽的柱狀結構。上傳送帶11與下傳送帶12均由兩條獨立設置的側沿傳送帶構成。同一傳送帶的兩條上述側沿傳送帶對稱設于鞋面印刷裝置寬度方向上的兩側,該鞋面印刷裝置寬度方向為與上傳送帶11或者下傳送帶12傳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同一傳送帶的兩條側沿傳送帶同步傳送設置。工裝板3底面與側沿傳送帶貼合的放置于側沿傳送帶上,工裝板3的長度方向與鞋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復數個工裝板、印刷機構、烘干機構以及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機構循環運轉設置;該傳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升降機構以及水平設置的至少兩條傳送帶,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反設置,升降機構用于連接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端部;所述印刷機構包括至少一絲網印刷機構以及至少一噴墨印刷機構,相鄰的兩個印刷機構之間均設有所述烘干機構;印刷機構與烘干機構均沿傳送機構設置;所述工裝板可沿傳送機構循環運轉地設于傳送機構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包括傳送機構、復數個工裝板、印刷機構、烘干機構以及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機構循環運轉設置;該傳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升降機構以及水平設置的至少兩條傳送帶,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反設置,升降機構用于連接相鄰的兩條傳送帶的端部;所述印刷機構包括至少一絲網印刷機構以及至少一噴墨印刷機構,相鄰的兩個印刷機構之間均設有所述烘干機構;印刷機構與烘干機構均沿傳送機構設置;所述工裝板可沿傳送機構循環運轉地設于傳送機構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機構由上傳送帶、下傳送帶、左升降機構以及右升降機構構成,左升降機構用于連接上傳送帶與下傳送帶左端端部,右升降機構用于連接上傳送帶與下傳送帶右端端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送帶上依次設有一所述絲網印刷機構、一所述烘干機構以及一所述噴墨印刷機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立體循環的鞋面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構包括一干燥箱以及至少一烤箱,烤箱設于所述升降機構上端,干燥箱設于所述絲網印刷機構與所述噴墨印刷機構之間的所述上傳動帶上。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闕小鴻,
申請(專利權)人:黑金剛福建自動化科技股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