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括可安裝到車輛座椅框架的安全氣囊模塊。安全氣囊模塊包括底座和由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底座可附接到框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用于車輛中的乘員安全系統,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可安裝到車輛座椅框架的安全氣囊模塊的乘員安全系統。
技術介紹
側面碰撞通常引起車輛乘員相對于車輛運動側向地移動。附接到車輛座椅的側面安全氣囊模塊可以提供側面安全氣囊以在碰撞期間接收乘員。然而,側面安全氣囊模塊需要安裝支架或安裝板以附接到車輛座椅,這增加了車輛重量且需要困難的裝配過程。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底座和由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其中所述底座用焊接附接到車輛座椅框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固定機構是由所述框架上的槽可接收的突出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是可附接到所述框架的側面框架的側面安全氣囊模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底座由碳纖維和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制造。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底座由不同材料制造。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充氣機,所述充氣機用超聲波焊接可附接到所述底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安全氣囊和罩板。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個焊接凸起,所述凸起在實施超聲波焊接時與所述座椅框架可熔合。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用粘合劑可附接到車輛座椅框架的底座和由座椅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固定機構是突出部以及所述座椅框架包括槽,進一步地其中所述突出部可接收在所述槽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是可附接到所述座椅框架的側面副框架的側面安全氣囊模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框架由鋁制造且所述底座由碳纖維和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制造。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安全氣囊和罩板。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車輛座椅框架,所述車輛座椅框架包括一對側部副框架,包含上部副框架和下部副框架;以及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可附接到其中一個所述側部副框架的底座;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接觸第一個所述側部副框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用超聲波焊接可附接到所述第一側部副車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用粘合劑可附接到所述第一側部副車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充氣機,所述充氣機用超聲波焊接附接到所述底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可接收進所述第一側部副車架中的槽中的突出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側部副車架和所述底座由不同材料制造。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安全氣囊和罩板。附圖說明圖1是示例性的車輛乘員安全系統的圖示;圖2是具有附接到車輛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圖1的車輛乘員安全系統的圖示;圖3是圖1的乘客安全系統的一實施例的圖示,圖1的乘客安全系統中安全氣囊模塊具有聲波焊接凸起;圖3A是座椅的截面圖,說明圖2的安全氣囊模塊焊接到框架;圖4是圖1的乘客安全系統的另一實施例的圖示,圖1的乘客安全系統中安全氣囊模塊具有粘合劑以附接到車輛座椅;圖5是包括安全氣囊和充氣機的圖2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圖示。具體實施方式圖1示出了車輛100中的乘員安全系統10。乘員安全系統10包括座椅12。座椅12包括具有多個槽16的框架14。框架14可以由例如鋁、碳纖維、聚合物等輕質材料制造。槽16配置為接收安全氣囊模塊20的突出部(tab)18。框架14包括上部副框架32、一對側部副框架34以及下部副框架36。上部副框架32可以向乘員上半身提供支撐,以及下部副框架36可以向乘員下半身提供支撐。側部副框架34將上部副框架32連接到下部副框架36。系統10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固定機構18(例如突出部)的安全氣囊模塊20。突出部18配置為剛好放入槽16中以相對框架14將安全氣囊模塊20固定到位。模塊20包括底座22和罩板24。當模塊相對框架14被固定到位時,底座22與框架14接觸(特別地接觸側部副框架34),并且底座22可以接收固定機構(例如突出部18)以將模塊20固定到框架14。底座可以由例如聚合物、碳纖維等任何合適材料制造。罩板24接合底座22以封閉安全氣囊模塊20的內部。例如,如圖5所示,安全氣囊模塊20包括由罩板24覆蓋且處于由罩板24和底座22封閉的模塊20內部的安全氣囊26和充氣機28,借以罩板24連同底座22容納安全氣囊模塊20的部件。模塊20可以是包括設置為在碰撞期間接收乘員的安全氣囊26的側面安全氣囊模塊。具體地,把模塊20安裝到側部副框架34,且模塊20配置為一經碰撞便使安全氣囊26充氣。圖2示出了具有模塊20的座椅12,該模塊20直接附接到框架14,即沒有安裝支架板、螺栓、焊接螺母或其它裝置來將模塊20固定到框架14。具體地,模塊20直接粘到側部副框架34,即沒有使用安裝板。在公開的方式中直接將模塊20附接到框架14有利地允許比以前可能的更輕的構造,尤其在框架14和/或模塊20由例如聚合物、碳纖維或鋁等輕質材料制造的情況下。通過去除安裝支架板、螺栓、焊接螺母等,整體重量在減少且使座椅12的輪廓減小。粘著的模塊20還有利地減少車輛100的復雜度且簡化了車輛100的制造過程。圖3示出了用超聲波焊接附接到框架14的模塊20。此處,框架14由例如聚合物或碳纖維制造以及底座22可以由相似的聚合物或碳纖維制造。框架14和底座22可以由相同材料或異質材料制造。底座22包括多個超聲波焊接凸起38,即來自底座22的突出部,一經焊接其就與框架14熔合,其與框架14接觸,如圖3A所示。突出部18剛好放入槽16中,當凸起38被超聲波焊接到框架14時,用摩擦力將底座22固定到位。然后,凸起38被焊接到框架14,將模塊20熔合到框架14,即底座22直接地與框架14接觸,即底座22和框架14的各自表面至少部分地相互接觸。具體地,模塊20附接到其中之一的側部副框架34。圖4示出了用粘合劑附接到座椅12的模塊20。在本實施例中,框架14由例如鋁的金屬制造,同時底座22可以由聚合物或碳纖維制造。因此,框架14和底座22由異質材料制造,即材料是不同的,例如鋁框架14和碳纖維底座22。粘合劑40被用于底座22,然后將底座22直接壓向框架14。粘合劑40將模塊20直接附接到座椅12,即底座22與框架14直接地接觸。粘合劑40可以是例如如3M公司的快速粘結劑1000NF(3MFastTack1000NF)的水性粘合劑,或者市場上能購買的環氧或聚氨酯基快速或熱固化粘合劑,例如陶氏化學公司的BETAMATE結構性粘合劑(DowBETAMATE)。具體地,模塊20可以附接到其中之一的側部副框架34。圖5更詳細地示出了模塊20。底座22容納安全氣囊26和充氣機28。安全氣囊26配置為處于未充氣位置時被折疊在底座22中。安全氣囊26可以由任何典型材料制造,例如纖維、尼龍等。安全氣囊26以已知的方式設置以膨脹進車輛100中且接收例如來自側碰撞中側向移動的乘員。充氣機28可以是已知的類型,例如冷氣充氣機、煙火式充氣機等,以及充氣機28可以被超聲焊接到底座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底座和由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其中所述底座用焊接附接到車輛座椅框架。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9.02 US 14/843,2451.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底座和由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其中所述底座用焊接附接到車輛座椅框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固定機構是由所述框架上的槽可接收的突出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是可附接到所述框架的側面框架的側面安全氣囊模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底座中的至少一個由碳纖維和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制造。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底座由不同材料制造。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充氣機,所述充氣機用超聲波焊接可附接到所述底座。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安全氣囊模塊還包括安全氣囊和罩板。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個焊接凸起,所述凸起在實施超聲波焊接時與所述座椅框架可熔合。9.一種乘員安全系統,包含:安全氣囊模塊,所述安全氣囊模塊包括用粘合劑可附接到車輛座椅框架的底座和由所述座椅框架可接收的固定機構。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固定機構是突出部以及所述座椅框架包括槽,進一步地其中所述突出部可接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迪恩·M·賈拉迪,伊斯坎德·法魯克,邁克·詹姆斯·懷滕斯,穆罕默德·奧瑪·法魯克,
申請(專利權)人: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