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混打后,加入抗靜電劑、水以及增強劑,悶倉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牽伸7.5-8.5倍,進行多次并條,得到熟條;將所述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5-7.0倍,出條4-4.5g/5m,得到粗紗;將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所述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一般生產中的下腳料精短毛和蓋板花為原料,實現了生產中的廢物再利用。紡制出的紗線效果較好,將紡制出的紗線做出織物,織物的布片較為平整,紋路清晰,手感柔軟,不易起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紗線混紡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精短毛和蓋板花一般就作為廢物扔掉了,增加環境的負擔,不利于環保。有些技術人員也試過將下腳料廢物再利用,但是紡制出的紗線一般不合格,容易斷線。有鑒于此,一種采用精短毛和蓋板花為原料,紡制出不容易斷線的紗線的工藝的出現就很有必要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精短毛和蓋板花的浪費問題,以及紡紗易斷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混打后,加入抗靜電劑、水以及增強劑,悶倉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牽伸7.5-8.5倍,進行多次并條,得到熟條;將所述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5-7.0倍,出條4-4.5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牽伸倍數為36-38倍;將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所述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并條為三次:一并:6根合并,牽伸7.5-8倍,出條17.5-18g/5m;二并:8根合并,牽伸8.3-8.5倍,出條17-18g/5m;三并:8根合并,牽伸8.0-8.3倍,出條17-17.5g/5m。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長絲為兩根。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長絲為尼龍長絲。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采用一般生產中的下腳料精短毛和蓋板花為原料,經過和毛、梳棉、并條以及粗紗,利用包芯紗的紡制原理將長絲包裹須條紡出紗線,實現了生產中的廢物再利用,降低了環境污染,并且節省了成本。(2)本專利技術運用包芯紗的紡制原理,將長絲包裹短絲,尤其是2根長絲包裹短絲,紡制出的紗線效果較好,將紡制出的紗線做出織物,織物的布片較為平整,紋路清晰,手感柔軟,不易起球。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利用和毛機混打一遍后,加入0.5%抗靜電劑、10%左右的水以及1%增強劑,悶倉12小時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其中錫林轉速為53r/min,道夫轉速為16r/min,出條15g/5m。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得到熟條;選擇三并,具體為:一并:6根合并,牽伸8倍,隔距5*16,出條18g/5m;二并:8根合并,牽伸8.4倍,隔距5*16,出條17.4g/5m;三并:8根合并,牽伸8.1倍,隔距5*16,出條17g/5m。將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8倍,出條4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常規支數48支,牽伸倍數38倍左右。將兩根20D尼龍長絲為芯線,采用包芯紗的原理,用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該實施例的工藝,在紡紗的過程中不容易斷紗,紡制出的紗線效果較好。利用該紡制出的紗線做成織物,該織物的布片較為平整,紋路清晰,手感柔軟,不容易起球。實施例2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利用和毛機混打一遍后,加入0.5%DK抗靜電劑、10%左右的水以及1%增強劑,悶倉12小時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其中錫林轉速為55r/min,道夫轉速為18r/min,出條15g/5m。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得到熟條;選擇三并,具體為:一并:6根合并,牽伸7.5倍,隔距5*16,出條17.5g/5m;二并:8根合并,牽伸8倍,隔距5*16,出條17g/5m;三并:8根合并,牽伸8倍,隔距5*16,出條17g/5m。將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7.0倍,出條4.5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常規支數48支,牽伸倍數36倍左右。將一根20D尼龍長絲為芯線,采用包芯紗的原理,用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須條纏繞在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實施例3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利用和毛機混打一遍后,加入0.5%抗靜電劑、10%左右的水以及1%增強劑,悶倉12小時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其中錫林轉速為53r/min,道夫轉速為16r/min,出條15g/5m。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得到熟條;選擇三并,具體為:一并:6根合并,牽伸8倍,隔距5*16,出條18g/5m;二并:8根合并,牽伸8.5倍,隔距5*16,出條18g/5m;三并:8根合并,牽伸8.3倍,隔距5*16,出條17.5g/5m。將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5倍,出條4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常規支數48支,牽伸倍數38倍左右。將三根20D尼龍長絲為芯線,采用包芯紗的原理,用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混打后,加入抗靜電劑、水以及增強劑,悶倉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牽伸7.5?8.5倍,進行多次并條,得到熟條;將所述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5?7.0倍,出條4?4.5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牽伸倍數為36?38倍;將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所述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精短毛與蓋板花原料混紡成紗線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和毛:將精短毛和蓋板花混打后,加入抗靜電劑、水以及增強劑,悶倉后混打裝包;梳棉;將上述和毛后的精短毛和蓋板花經過梳理制成棉條;并條:選取6-8根棉條合并,牽伸7.5-8.5倍,進行多次并條,得到熟條;將所述熟條單根喂入粗紗機,牽伸6.5-7.0倍,出條4-4.5g/5m,得到粗紗;粗紗經過牽伸得到細紗須條;牽伸倍數為36-38倍;將長絲包裹細紗須條,經加捻使所述須條纏繞在所述長絲上,在經過并線和加捻得到紗線。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占昌,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康賽妮紡織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