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4706398 閱讀: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13:01
    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對污水污泥的處理成本較低,對污水和污泥能夠以低能耗完成分離,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節能環保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再利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屬于污水處理

    技術介紹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污泥,污水污泥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會造成很大的污染。污水污泥處理技術發展至今,如何對污水污泥進行環保化處理仍然是技術難點,尤其是要保證處理后的出水水質,同時還能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進行回收利用,并形成有價值的終端產品就顯得非常重要。傳統的污水污泥的處理大多采用單一的生物發酵、干燥或者膜分離技術,對污水污泥的處理效率非常低,處理周期較長,經濟效益不高,難以大規模推廣和運用。現有的污水污泥處理所采用的傳統生物發酵工藝后沼液和沼渣很難有效分離和再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低成本化有效分離依然是一個技術難點,現有的污水污泥處理后往往難以達到排放標準,仍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污水污泥的處理設備處理效率較低,處理成本較高,污水和污泥難以低能耗的完成分離,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不高,并且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節能環保效果不佳的缺陷和不足,現提供一種整體性好,處理成本較低,對污水和污泥能夠以低能耗完成分離,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而且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了排放標準,節能環保效果顯著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包括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污泥處理裝置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污泥沉降筒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污泥沉降筒與各厭氧反應裝置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沼氣排出管上安裝有負壓泵,負壓泵與集氣裝置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導流筒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與犁刀混合機相連接,犁刀混合機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相連接,壓濾裝置與減水成球機相連接,減水成球機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所述污泥處理裝置包括圓筒壁、旋轉軸、轉盤、攪拌桿、弧形板、驅動電機以及噴氣孔,圓筒壁的頂部通過軸承座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上端同軸安裝有驅動電機,旋轉軸同軸固定有轉盤,旋轉軸的外圓周上沿徑向對稱設置有多根攪拌桿。所述攪拌桿的末端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內側面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噴氣孔,噴氣孔朝向旋轉軸的方向,噴氣孔經管路與鼓氣機相連接。所述污泥沉降筒側壁相對的兩側且位于液面上的部位開設有漂浮雜質排出口,污泥沉降筒的內側壁上開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內安裝有液面浮升器,液面浮升器上安裝有液壓泵,液壓泵的活動端安裝有推桿,推桿的外端鉸接有上層過濾柵格,上層過濾柵格底部的1/5-1/4部位浸沒在液面以下,上層過濾柵格對應于漂浮雜質排出口設置。所述上層過濾柵格靠近污泥沉降筒中心的一側安裝有一排液面噴嘴,液面噴嘴朝向另一側的漂浮雜質排出口,液面噴嘴經輸氣管與空氣壓縮機相連接。所述犁刀混合機的外側上端安裝有添加物混合器,添加物混合器的底部出口與犁刀混合機的內腔相連通。所述壓濾裝置的正下方設置有回收槽,回收槽與回收泵組相連接。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環保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首先將收集池內的污水污泥抽入污泥處理裝置內,并利用攪拌充氣裝置對污水污泥進行充分的攪拌曝氣,使得污泥的顆粒變小并混合均勻;b、將均質污泥水通過控制閥排入污泥沉降筒中進行靜置沉降,排出多余的氣體,利用上層過濾柵格裝置清除液面漂浮的雜質,并將沉降后的污泥水放入厭氧反應裝置中,利用微生物對污泥水進行厭氧發酵,所產生的沼氣通過集氣裝置收集利用;c、充分發酵反應后的污泥水通過導流筒排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中,進行初步脫水操作,減小污泥水的流動性;d、脫水后的污泥在螺旋輸送機的作用下輸送到犁刀混合機內進行破碎,同時添加物混合器向粉碎后的污泥顆粒中加入添加物并充分混合;e、污泥顆粒隨后進入到壓濾裝置中進行擠壓濾水,壓濾出的污水通過回收槽回收到厭氧反應裝置中;f、然后將污泥塊輸送到減水成球機中進行除水成球,形成小污泥球,最后將小污泥球投入熱風干燥機中進行烘干,并通過褐煤出口排出,形成褐煤。所述添加物混合器為石灰石、生石灰或酸堿調節劑。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采用了污泥處理裝置對污水污泥進行了充分的攪拌曝氣,污水污泥充分混合并形成了泥漿,有利于后續的厭氧發酵,泥漿在污泥沉降筒的作用下靜置沉降,并利用上層過濾柵格裝置清除了液面漂浮的雜質,處理效率高。2.本專利技術利用反應污泥脫水裝置進行了初步脫水,減小了污泥水的流動性,污泥顆粒在壓濾裝置中進行擠壓濾水,最后在熱風干燥機中進行烘干,實現了多次濾水和脫水,改進了傳統單一的脫水干燥方式,對污水和污泥能夠以低能耗完成分離。3.本專利技術利用污泥漿進行厭氧發酵,所產生的沼氣能夠回收利用,污泥處理干燥后形成了褐煤,實現了污水污泥的環保處理和再利用,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了排放標準,處理成本較低,節能環保效果顯著。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污泥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污泥沉降筒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收集池1,污泥處理裝置2,活動蓋3,鼓氣機4,污泥沉降筒5,厭氧反應裝置6,控制閥7,集氣裝置8,沼氣排出管9,負壓泵10,導流筒11,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螺旋輸送機13,犁刀混合機14,添加物混合器15,壓濾裝置16,回收槽17,回收泵組18,減水成球機19,熱風干燥機20,褐煤出口21,旋轉軸22,轉盤23,攪拌桿24,弧形板25,驅動電機26,噴氣孔27,液面浮升器28,上層過濾柵格29,推桿30,液壓泵31,液面噴嘴32,漂浮雜質排出口33,空氣壓縮機3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3,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3,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4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污泥沉降筒5與各厭氧反應裝置6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6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9,沼氣排出管9上安裝有負壓泵10,負壓泵10與集氣裝置8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6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11,導流筒11的底部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減水成球機19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20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20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21。所述污泥處理裝置2包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3),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4)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污泥沉降筒(5)與各厭氧反應裝置(6)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6)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9),沼氣排出管(9)上安裝有負壓泵(10),負壓泵(10)與集氣裝置(8)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6)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11),導流筒(11)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減水成球機(19)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20)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20)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3),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4)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污泥沉降筒(5)與各厭氧反應裝置(6)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6)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9),沼氣排出管(9)上安裝有負壓泵(10),負壓泵(10)與集氣裝置(8)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6)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11),導流筒(11)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減水成球機(19)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20)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20)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處理裝置(2)包括圓筒壁、旋轉軸(22)、轉盤(23)、攪拌桿(24)、弧形板(25)、驅動電機(26)以及噴氣孔(27),圓筒壁的頂部通過軸承座安裝有旋轉軸(22),旋轉軸(22)的上端同軸安裝有驅動電機(26),旋轉軸(22)同軸固定有轉盤(23),旋轉軸(22)的外圓周上沿徑向對稱設置有多根攪拌桿(2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桿(24)的末端固定有弧形板(25),弧形板(25)的內側面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噴氣孔(27),噴氣孔(27)朝向旋轉軸(22)的方向,噴氣孔(27)經管路與鼓氣機(4)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降筒(5)側壁相對的兩側且位于液面上的部位開設有漂浮雜質排出口(33),污泥沉降筒(5)的內側壁上開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內安裝有液面浮升器(28),液面浮升器(28)上安裝有液壓泵(31),液壓泵(31)的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宏翔吳志鋼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色国产色无码色欧美色在线|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