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再利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屬于污水處理
技術介紹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污泥,污水污泥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會造成很大的污染。污水污泥處理技術發展至今,如何對污水污泥進行環保化處理仍然是技術難點,尤其是要保證處理后的出水水質,同時還能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進行回收利用,并形成有價值的終端產品就顯得非常重要。傳統的污水污泥的處理大多采用單一的生物發酵、干燥或者膜分離技術,對污水污泥的處理效率非常低,處理周期較長,經濟效益不高,難以大規模推廣和運用。現有的污水污泥處理所采用的傳統生物發酵工藝后沼液和沼渣很難有效分離和再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低成本化有效分離依然是一個技術難點,現有的污水污泥處理后往往難以達到排放標準,仍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污水污泥的處理設備處理效率較低,處理成本較高,污水和污泥難以低能耗的完成分離,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不高,并且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節能環保效果不佳的缺陷和不足,現提供一種整體性好,處理成本較低,對污水和污泥能夠以低能耗完成分離,對污水污泥中的能源回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而且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了排放標準,節能環保效果顯著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及其環保再利用方法,包括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污泥處理裝置的底部通過管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3),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4)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污泥沉降筒(5)與各厭氧反應裝置(6)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6)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9),沼氣排出管(9)上安裝有負壓泵(10),負壓泵(10)與集氣裝置(8)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6)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11),導流筒(11)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減水成球機(19)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20)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20)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底部與污泥處理裝置(2)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活動蓋(3),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通過管路與外界的鼓氣機(4)相連接,污泥處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上安裝有控制閥(7),排出口的正下方安裝有污泥沉降筒(5),污泥沉降筒(5)的外側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厭氧反應裝置(6),污泥沉降筒(5)與各厭氧反應裝置(6)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厭氧反應裝置(6)的上端設置有圓錐形頂蓋,圓錐形頂蓋的頂部開設有沼氣排出管(9),沼氣排出管(9)上安裝有負壓泵(10),負壓泵(10)與集氣裝置(8)相連接,厭氧反應裝置(6)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導流筒(11),導流筒(11)的底部通過管道與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相連接,反應污泥脫水裝置(12)的出口通過螺旋輸送機(13)與犁刀混合機(14)相連接,犁刀混合機(14)的底部出口與壓濾裝置(16)相連接,壓濾裝置(16)與減水成球機(19)相連接,減水成球機(19)的出口端與熱風干燥機(20)的入口端相連接,熱風干燥機(20)的外側出口為褐煤出口(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處理裝置(2)包括圓筒壁、旋轉軸(22)、轉盤(23)、攪拌桿(24)、弧形板(25)、驅動電機(26)以及噴氣孔(27),圓筒壁的頂部通過軸承座安裝有旋轉軸(22),旋轉軸(22)的上端同軸安裝有驅動電機(26),旋轉軸(22)同軸固定有轉盤(23),旋轉軸(22)的外圓周上沿徑向對稱設置有多根攪拌桿(2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桿(24)的末端固定有弧形板(25),弧形板(25)的內側面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噴氣孔(27),噴氣孔(27)朝向旋轉軸(22)的方向,噴氣孔(27)經管路與鼓氣機(4)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污泥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降筒(5)側壁相對的兩側且位于液面上的部位開設有漂浮雜質排出口(33),污泥沉降筒(5)的內側壁上開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內安裝有液面浮升器(28),液面浮升器(28)上安裝有液壓泵(31),液壓泵(31)的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宏翔,吳志鋼,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