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4700862 閱讀: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17:2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液壓控制閥包括工作聯,工作聯具有進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排油口,工作聯包括進油控制閥、主控制閥和壓力補償閥,進油控制閥通過所述壓力補償閥向主控制閥輸送油液,壓力補償閥控制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液壓控制閥能夠控制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因此進油控制閥的輸出流量不會受到工作聯的進油口的壓力的影響,從而提高輸出流量的穩定性,提升主機的作業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
    技術介紹
    在工程機械領域,通常由發動機帶動液壓泵給多路閥輸送液壓油,再由多路閥將液壓油集中傳遞至液壓缸或液壓馬達,實現主機各個作業功能。多路閥作為液壓系統的核心控制元件,其性能的好壞對主機節能性、穩定性及作業精度的影響至關重要。現有技術中的多路閥將液壓泵的泵出口直接通過換向閥與液壓執行元件連接,在進油壓力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換向閥的進油流量不穩定,影響作業精度。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多路閥無法實現進口流量與回油壓力的單獨調節,耗能較大。且現有技術中的多路閥的結構復雜,需要針對不同的執行元件進行定制化設計,通用性差,因此加工難度大且適應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以提高進油流量的穩定性。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液壓控制閥,包括工作聯,所述工作聯具有進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排油口,所述工作聯包括:進油控制閥,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口連接,所述進油控制閥控制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之間的通斷;主控制閥,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連接,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接,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三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接,所述第四油口與所述排油口連接,所述主控制閥具有其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連通而其第三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狀態和其第一油口與第三油口連通而其第二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作狀態;壓力補償閥,連接于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和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所述進油控制閥通過所述壓力補償閥向所述主控制閥輸送油液,所述壓力補償閥控制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進一步地,所述壓力補償閥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與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連接,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控制端以及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彼此連接且所述第二控制端還包括向所述第二控制端持續施加壓力的壓力施加部件,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連接,當所述第一控制端的壓力大于所述第二控制端的壓力時,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二油口斷開;當所述第二控制端的壓力大于所述第一控制端的壓力時,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二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設于所述進油控制閥與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且控制油液從進油控制閥流向所述主控制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單向閥設置于所述壓力補償閥與所述主控制閥之間且控制油液從所述壓力補償閥流向所述主控制閥。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回油壓力控制裝置,所述回油壓力控制裝置設于所述主控制閥的第四油口與所述排油口之間以控制回油壓力。進一步地,所述回油壓力控制裝置包括回油壓力控制閥和回油壓力傳感器,所述回油壓力傳感器與所述回油壓力控制閥耦合設置,所述回油壓力傳感器檢測所述主控制閥的第四油口的油壓,所述回油壓力控制閥根據所述回油壓力傳感器檢測的油壓對回油壓力進行控制。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第一溢流閥,所述第一溢流閥設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與所述排油口之間;和/或,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第二溢流閥,所述第二溢流閥設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與所述排油口之間。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溢流閥并聯設置的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的進口與所述排油口連通,所述第二單向閥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和/或,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與所述第二溢流閥并聯設置的第三單向閥,所述第三單向閥的進口與所述排油口連通,所述第三單向閥的出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聯還具有負載反饋口,所述負載反饋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或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接以輸出所述第一工作油口或所述第二工作油口的壓力。進一步地,所述負載反饋口與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連接以輸出所述第一工作油口或所述第二工作油口的壓力。進一步地,所述負載反饋口與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設置有第四單向閥,所述第四單向閥控制油液從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流向所述負載反饋口。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控制閥為多路閥,所述多路閥包括并聯設置的至少兩個所述工作聯。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液壓系統,包括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提供的液壓控制閥。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液壓泵,所述液壓泵的泵出口與所述液壓控制閥的進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泵為負載敏感泵,所述負載敏感泵根據所述第一工作油口或所述第二工作油口的壓力來調節泵出口的油液流量。基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液壓控制閥包括工作聯,工作聯具有進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排油口,工作聯包括:進油控制閥,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進油口連接,進油控制閥控制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之間的通斷;主控制閥,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連接,主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第一工作油口連接,主控制閥的第三油口與第二工作油口連接,第四油口與排油口連接,主控制閥具有其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連通而其第三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狀態和其第一油口與第三油口連通而其第二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作狀態;壓力補償閥,連接于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和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進油控制閥通過壓力補償閥向主控制閥輸送油液,壓力補償閥控制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本專利技術的液壓控制閥通過在進油控制閥與主控制閥之間設置壓力補償閥,壓力補償閥能夠控制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與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以使得進油控制閥的輸出流量不受第一油口的壓力的影響,也就是不受工作聯的進油口的壓力的影響,從而提高輸出流量的穩定性,提升主機的作業精度。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壓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液壓控制閥的工作聯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液壓控制閥的首聯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液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各附圖標記分別代表:1-工作聯;11-進油控制閥;12-第四單向閥;13-壓力補償閥;14-第一單向閥;15-主控制閥;16-第一溢流閥;17-回油壓力控制閥;18-回油壓力傳感器;19-第二溢流閥;2-首聯;3-液壓泵;4-泵口壓力傳感器;5-第一比例減壓閥;6-第二比例減壓閥;7-第一手柄;8-第二手柄;9-控制器;10-液壓缸;30-液壓馬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液壓控制閥和液壓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聯(1),所述工作聯具有進油口(I)、第一工作油口(A)、第二工作油口(B)和排油口(T),所述工作聯(1)包括:進油控制閥(11),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口(I)連接,所述進油控制閥(11)控制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之間的通斷;主控制閥(15),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三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連接,所述第四油口與所述排油口(T)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具有其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連通而其第三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狀態和其第一油口與第三油口連通而其第二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作狀態;壓力補償閥(13),連接于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和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一油口之間,所述進油控制閥(11)通過所述壓力補償閥(13)向所述主控制閥(15)輸送油液,所述壓力補償閥(13)控制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聯(1),所述工作聯具有進油口(I)、第一工作油口(A)、第二工作油口(B)和排油口(T),所述工作聯(1)包括:進油控制閥(11),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口(I)連接,所述進油控制閥(11)控制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之間的通斷;主控制閥(15),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一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二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三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連接,所述第四油口與所述排油口(T)連接,所述主控制閥(15)具有其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連通而其第三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作狀態和其第一油口與第三油口連通而其第二油口與第四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作狀態;壓力補償閥(13),連接于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和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一油口之間,所述進油控制閥(11)通過所述壓力補償閥(13)向所述主控制閥(15)輸送油液,所述壓力補償閥(13)控制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二油口與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一油口之間的壓差為設定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補償閥(13)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與所述進油控制閥(11)的第一油口連接,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控制端以及所述進油控制閥的第二油口彼此連接且所述第二控制端還包括向所述第二控制端持續施加壓力的壓力施加部件,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二油口與所述主控制閥的第一油口連接,當所述第一控制端的壓力大于所述第二控制端的壓力時,所述壓力補償閥(13)的第一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閥(13)的第二油口斷開;當所述第二控制端的壓力大于所述第一控制端的壓力時,所述壓力補償閥(13)的第一油口與所述壓力補償閥的第二油口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第一單向閥(14),所述第一單向閥(14)設于所述進油控制閥(11)與所述主控制閥(15)的第一油口之間且控制油液從進油控制閥(11)流向所述主控制閥(1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向閥(14)設置于所述壓力補償閥(13)與所述主控制閥(15)之間且控制油液從所述壓力補償閥(13)流向所述主控制閥(15)。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液壓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閥還包括回油壓力控制裝置,所述回油壓力控制裝置設于所述主控制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燕韓家威劉凱磊
    申請(專利權)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国产乱人伦中文无无码视频试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无码狠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