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墻面裝飾技術領域,涉及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包括后掛件、前掛件和前插件,L型的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上側設置有懸掛孔、下側卡接有螺栓,前掛件的水平部的下表面靠接在后掛件的水平部的上表面,前掛件水平部的后端向上設置的豎直部上的通孔與所述的螺栓連接,前掛件水平部的中部設置有開口朝上的插接槽、前部的連接部上設置有連接孔,前插件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上,前插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的連接部及連接孔相對應的連接部及連接孔,前掛件上的連接部與前插件上的連接部之間有一定間隙,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定位準確可靠,施工方便,連接牢靠,安裝質量好,適用于建筑內墻或外墻上的鋁板或鋁塑板等薄壁板材的干掛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墻面裝飾
,特指一種裝飾板材懸掛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許多板材幕墻的安裝方法,常用粘貼法和干掛法,粘貼法雖然施工簡單方便,但是其可靠性不好,容易脫落;所謂的干掛法是先在墻面上設置預埋件,再在預埋件上安裝鋼龍骨,最后將飾面材料固定在鋼龍骨上,其不足之處在于:其耗費的鋼材多,生產成本高;而對于薄型的內墻體飾面材料,尤其低于25mm厚度的飾面材料,由于傳統掛貼是完全依靠足夠的厚度來保證其強度,故現行規范限制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位準確可靠、施工方便、安裝質量好,適用于干掛連接的薄壁裝飾板材懸掛組件。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包括后掛件、前掛件和前插件,L型的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上側設置有懸掛孔、下側卡接有螺栓,前掛件的水平部的下表面靠接在后掛件的水平部的上表面,前掛件水平部的后端向上設置的豎直部上的通孔與所述的螺栓連接,前掛件水平部的中部設置有開口朝上的插接槽、前部的連接部上設置有連接孔,前插件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上,前插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的連接部及連接孔相對應的連接部及連接孔,前掛件上的連接部與前插件上的連接部之間有一定間隙。上述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下側卡接有螺栓是在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下側向前設置有凸臺,凸臺上設置有倒置的T型槽,螺栓的頭部卡接在T型槽內。上述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上端設置有向前延伸的頂板,后掛件的豎直部與水平部交接處的外拐角處設置有圓倒角或向內凹的弧形槽。上述前掛件上的插接槽為梯形槽,前插件在梯形槽內的插接部與插接槽相匹配。上述前掛件的插接槽的槽壁向水平部的下表面凸出呈倒梯形的下凸部。上述前插件的插接部上端向上延伸設置的豎直板的上端橫向設置有所述前插件的連接部,前插件的插接部上端向后延伸設置有橫板,橫板的下表面設置有下窄上寬的通槽。上述后掛件、前掛件、前插件均為鋁合金型材制成的一體式結構。上述前掛件的連接部的上表面上連接有開口朝下的下板材夾,前插件的連接部的下表面上連接有開口朝上的上板材夾。上述上板材夾和下板材夾的開口均由間隔設置的內豎直板和外豎直板形成,外豎直板低于內豎直板。上述上板材夾和下板材夾均為鋁合金型材制成的一體式結構。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1、定位準確可靠、施工方便:本技術的前插件和前掛件上的連接部及連接孔上下對應,或者上板材夾與下板材夾的開口上下對應,只要用膨脹螺絲將后掛件固定在墻體上,通過螺栓調整被連接的鋁板或鋁塑板距離墻體的前后距離,使得所有安裝的鋁板或鋁塑板位于同一平面內即可,安裝簡單,施工方便,定位準確可靠。2、本技術的主件均是用鋁合金型材制成的一體式結構,結構的強度高,連接牢靠,安裝質量好。3、本技術適用于建筑內墻或外墻上的鋁板或鋁塑板等薄壁板材的干掛連接。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后掛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前掛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前插件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上板材夾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下板材夾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將鋁質裝飾板材連接在墻體上且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之間具有大縫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將鋁質裝飾板材連接在墻體上且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之間具有小縫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將鋁塑裝飾板材連接在墻體上且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之間具有小縫時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將鋁塑裝飾板材連接在墻體上且相鄰兩個鋁塑裝飾板材之間具有大縫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9: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包括后掛件10、前掛件20和前插件30,L型的后掛件10的豎直部13的上側設置有懸掛孔12、下側卡接有螺栓54,前掛件20的水平部26的下表面靠接在后掛件10的水平部18的上表面,前掛件20水平部26的后端向上設置的豎直部24上的通孔25與所述的螺栓54連接,前掛件20水平部26的中部設置有開口朝上的插接槽27、前部的連接部22上設置有連接孔21,前插件30的插接部33插接在插接槽27上,前插件30上設置有與所述的連接部22及連接孔21相對應的連接部32及連接孔31,前掛件20上的連接部22與前插件30上的連接部32之間有一定間隙。上述后掛件10的豎直部13的下側卡接有螺栓54是在后掛件10的豎直部13的下側向前設置有凸臺16,凸臺16上設置有倒置的T型槽17,螺栓54的頭部卡接在T型槽17內。上述后掛件10的豎直部13的上端設置有向前延伸的頂板11,頂板11的前端設置有加強筋15,后掛件10的豎直部13與水平部18交接處的外拐角處設置有圓倒角或向內凹的弧形槽14。上述前掛件20上的插接槽27為梯形槽,前插件30在梯形槽27內的插接部33與插接槽27相匹配。上述前掛件20的插接槽27的槽壁向水平部26的下表面凸出呈倒梯形的下凸部23。上述前插件30的插接部33上端向上延伸設置的豎直板36的上端橫向設置有所述前插件30的連接部32,前插件30的插接部33上端向后延伸設置有橫板34,橫板34的下表面設置有下窄上寬的通槽35。上述后掛件10、前掛件20、前插件30均為鋁合金型材制成的一體式結構。上述前掛件20的連接部22的上表面上連接有開口46朝下的下板材夾41,前插件30的連接部32的下表面上連接有開口46朝上的上板材夾40。上述上板材夾40和下板材夾41的開口46均由間隔設置的內豎直板44和外豎直板45形成,外豎直板44低于內豎直板45,與前掛件20的連接部22、前插件30的連接部32通過上板材夾40和下板材夾41的水平板43上的連接孔42及螺釘52連接。上述上板材夾40和下板材夾41均為鋁合金型材制成的一體式結構。圖6-圖7是本技術將鋁質裝飾板材51連接在墻體55上且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51之間具有大縫61和小縫62時的結構示意圖;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51之間留大縫61時,采用圖3所示帶有豎直板36的前插件與前掛件插接連接;相鄰兩個鋁質裝飾板材51之間留小縫62時,采用圖4所示沒有豎直板36的前插件30與前掛件20插接連接。圖6-圖7所示結構安裝時,用膨脹螺絲53將后掛件10固定在墻體55上,用螺帽將前掛件20螺接在螺栓54及后掛件10上,前掛件20上的連接部22及連接孔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掛件、前掛件和前插件,L型的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上側設置有懸掛孔、下側卡接有螺栓,前掛件的水平部的下表面靠接在后掛件的水平部的上表面,前掛件水平部的后端向上設置的豎直部上的通孔與所述的螺栓連接,前掛件水平部的中部設置有開口朝上的插接槽、前部的連接部上設置有連接孔,前插件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上,前插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的連接部及連接孔相對應的連接部及連接孔,前掛件上的連接部與前插件上的連接部之間有一定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掛件、前掛件和前插件,L型
的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上側設置有懸掛孔、下側卡接有螺栓,前掛件的水平部的
下表面靠接在后掛件的水平部的上表面,前掛件水平部的后端向上設置的豎直
部上的通孔與所述的螺栓連接,前掛件水平部的中部設置有開口朝上的插接槽、
前部的連接部上設置有連接孔,前插件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上,前插件上設
置有與所述的連接部及連接孔相對應的連接部及連接孔,前掛件上的連接部與
前插件上的連接部之間有一定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掛件的
豎直部的下側卡接有螺栓是在后掛件的豎直部的下側向前設置有凸臺,凸臺上
設置有倒置的T型槽,螺栓的頭部卡接在T型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掛件的
豎直部的上端設置有向前延伸的頂板,后掛件的豎直部與水平部交接處的外拐
角處設置有圓倒角或向內凹的弧形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飾板材懸掛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掛件上
的插接槽為梯形槽,前插件在梯形槽內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念標,
申請(專利權)人:鄭念標,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