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有關一種燈管組裝結構,主要結構包括燈管外殼、至少一固設于該燈管外殼一端處的罩體、及一可自由的與該罩體進行組裝的端蓋體,其中燈管外殼內具有LED發光模塊,且LED發光模塊包含有連接器,并端蓋體同樣設有一驅動模塊,此驅動模塊包含有可與連接器對插連接的插接端子,更重要的是,端蓋體可依使用者需求與罩體相互分離,讓用戶在維修或更換驅動模塊時皆非常的方便,且不用連同整個燈管外殼一起更換或丟棄,達到環保及更換維修方便等優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為提供一種燈管,尤指一種可自由拆卸單獨更換、維修驅動組件(啟動器)的燈管組裝結構。
技術介紹
按,早期日光燈的燈管的材質大多為玻璃,且日光燈管內部含有少量的水銀,故,在拿取或裝設上需要極為小心,因不小心打破日光燈管的話,其內部的水銀流出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且人體不小心碰觸到或吸附到的話,也會造成中毒現象;且傳統日光燈雖便宜,但其廢棄物有汞污染或易碎,對于環境會造成莫大的傷害。因此,為了改善一般傳統日光燈的缺失,目前的日光燈新一代的改良主要是采用發光二極管(LED)來發光,其結構上也跟早期的日光燈設計是一樣的,予以能適用早期的燈架,讓在升級時不需要整個換掉。然上述LED燈管于使用時,為確實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雖然LED燈管與一般傳統日光燈管相比具有更環保及節能的優勢,但是一般的LED燈管在啟動器的部分通常做在燈管的兩端處,當啟動器損壞時,則必須整個LED燈管丟棄,如此非常浪費資源,更或許其他部位組件尚可使用,而整個更換丟棄實為可惜。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的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技術的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術實現思路
故,本技術的申請人有鑒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慮,并以從事于此行業累積的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可自由拆卸單獨更換、維修驅動組件(啟動器)的燈管組裝結構的技術專利者。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罩體、驅動模塊及端蓋體為可分離設計,讓用戶在更換或維修驅動模塊時更為方便。且無須整個連同燈管外殼一起更換或丟棄,同時達到享應環保的優勢。本技術能夠達成上述目的解決方案為:一種燈管組裝結構,包括:一燈管外殼,乃收容有至少一LED發光模塊,該LED發光模塊包含有至少一連接器;至少一固設于該燈管外殼一端處的罩體,其內側壁面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的延伸方向乃與該連接器位置相對應;一可自由的與該罩體進行組裝的端蓋體,乃設有一驅動模塊,該驅動模塊包含一穿設該端蓋體的導電端子、及一與該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插接端子,該插接端子乃得以與該連接器相互插接導通。進一步,該LED發光模塊包含一供設置該連接器的LED電路基板、及數個設于該LED電路基板上的LED晶粒。進一步,該驅動模塊包含一驅動電路基板,該驅動電路基板一端設有該插接端子,另一端電性連接有該導電端子。進一步,該驅動電路基板包含有一啟動器。進一步,該罩體一側處具有數個卡掣部。進一步,該端蓋體上具有數個可與該卡掣部對卡的對接部。進一步,該罩體一側處具有數個限位部。進一步,該端蓋體上具有數個可與該限位部對位設置的對位部。進一步,該對位部可供固定該驅動電路基板。采用上述結構后,當組裝端蓋體時,可先將插接端子與導引部對位,而后將端蓋體往罩體內部推移,讓插接端子可順利的與連接器相互插設并電性連接,此時LED發光模塊即可導通發亮。借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LED燈管所存在的當啟動器損壞時,則必須整個LED燈管丟棄,如此非常浪費資源,更或許其他部位組件尚可使用,而整個更換丟棄實為可惜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本技術如上述優點的實用進步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罩體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端蓋體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一;圖6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二;圖7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三?!痉栒f明】燈管外殼1LED發光模塊2LED電路基板21LED晶粒22連接器23罩體3限位部31導引部32卡掣部33端蓋體4對接部41對位部42驅動模塊5驅動電路基板51啟動器511導電端子52插接端子53。具體實施方式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征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請參閱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分解圖、罩體示意圖及端蓋體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技術包括:一燈管外殼1,乃收容有至少一LED發光模塊2,該LED發光模塊2包含一供設置該連接器的LED電路基板21、數個設于該LED電路基板21上的LED晶粒22、及至少一設于LED電路基板21上的連接器23;至少一固設于該燈管外殼1一端處的罩體3,其內側壁面具有數個限位部31及一導引部32,該導引部32的延伸方向乃與該連接器23位置相對應,且罩體3一側處還具有數個卡掣部33;一可自由的與該罩體3進行組裝且具有數個可與該卡掣部33對卡的對接部41的端蓋體4,乃設有一驅動模塊5,該驅動模塊5包含一驅動電路基板51,一穿設該端蓋體4并電性鏈接驅動電路基板51一端處的導電端子52、及一與該導電端子52電性鏈接并設于驅動電路基板51另一端的插接端子53,該插接端子53乃得以與該連接器23相互插接導通,再者,驅動電路基板51還包含有啟動器511,又者,端蓋體4上具有數個可與該限位部31對位設置的對位部42,該對位部42可供固定該驅動電路基板51。請同時配合參閱圖1至圖7所示,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分解圖、罩體示意圖、端蓋體示意圖、組裝示意圖一、組裝示意圖二及組裝示意圖三,由圖中可清楚看出,俾當用戶欲更換或維修驅動模塊5時,可將端蓋體4直接從罩體3上拆開并抽離,而于拆離時,卡掣部33與對接部41分離,連接器23則與插接端子53分離,如此即可順利的將端蓋體4抽出并對驅動模塊5進行維修或更換,而后若欲將端蓋體4組裝回罩體3一端處時,可將插接端子53對應導引部32,以及將對位部42對位限位部31,即可將端蓋體4順著導引部32及限位部31將端蓋體4往罩體3內移動,直到卡掣部33與對接部41相互卡掣后,使插接端子53與連接器23相互插接完成固定。整體來說非常方便,讓使用者可單獨的進行拆換,而無須丟棄原本的燈管外殼1。另外當組裝完成后的導通工作,可借由導電端子52將電流傳導至驅動電路基板51,予以經由插接端子53啟動LED電路基板21上的LED晶粒22,進而完成啟動工作。故,請參閱全部附圖所示,本技術使用時,與習用技術相較,著實存在下列優點:罩體3、驅動模塊5及端蓋體4為可分離設計,讓用戶在更換或維修驅動模塊5時更為方便。且無須整個連同燈管外殼1一起更換或丟棄,同時達到享應環保的優勢。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技術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內,合予陳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燈管組裝結構,包括:一燈管外殼,收容有至少一LED發光模塊,該LED發光模塊包含有至少一連接器;至少一固設于該燈管外殼一端處的罩體,其內側壁面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的延伸方向與該連接器位置相對應;一可自由的與該罩體進行組裝的端蓋體,設有一驅動模塊,該驅動模塊包含一穿設該端蓋體的導電端子、及一與該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插接端子,該插接端子與該連接器相互插接導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燈管組裝結構,包括:一燈管外殼,收容有至少一LED發光模塊,該LED發光模塊包含有至少一連接器;至少一固設于該燈管外殼一端處的罩體,其內側壁面具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的延伸方向與該連接器位置相對應;一可自由的與該罩體進行組裝的端蓋體,設有一驅動模塊,該驅動模塊包含一穿設該端蓋體的導電端子、及一與該導電端子電性連接的插接端子,該插接端子與該連接器相互插接導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管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該LED發光模塊包含一供設置該連接器的LED電路基板、及數個設于該LED電路基板上的LED晶粒。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管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模塊包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英同,
申請(專利權)人:圣誠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